為貫徹落實全省蛙類水產品質量安全專項治理方案要求,進一步提升蛙類水產品質量安全保障水平,4月16日以來,湖州長興縣市場監管局聚力開展蛙類水產品專項整治行動,推進蛙類水產品“全鏈智控”。截至目前,共計出動執法人員310人次,檢查經營主體和養殖基地155家次,監督抽檢23批次,立案5起,共計罰款1.6萬元。
一是全覆蓋排摸宣傳,做好“濃厚氛圍”前菜。對蛙類養殖基地和經營主體開展全覆蓋動態摸排,調查進貨來源產地、進貨憑證、銷售情況等。針對經營主體和市場方展開培訓,簽訂《食品安全法定責任行政告知書》,統一激活使用浙食鏈,組建技術指導微信群。經排查,全縣共有牛蛙養殖戶12家,黑班蛙養殖戶4家,蛙類水產品經營主體45家。截至目前,已簽訂《告知書》68份,舉辦培訓5次,發放宣傳冊500余份,在權威媒體發布科普宣傳15條。
二是全鏈條數字監管,做好“精密智控”主菜。依托“浙食鏈”系統,加強產地準出和市場準入銜接,擴展養殖、流通、銷售和餐飲等環節生產經營主體“浙食鏈”應用覆蓋面。實時比對浙農碼與浙食鏈數據,確保應上盡上、應改盡改。依托數據基礎,開展即時報告制監督抽檢,對不合格產品進行無害化或銷毀處理。針對2個月內連續2批次或以上同一源頭及品種不合格的商戶,要求其暫停上鏈交易并鏈上公示兩周。5月1日以來,全縣累計進貨15噸,流轉310批次,上傳進貨票據300余張,檢測報告180余張,立案5起,共計罰款1.6萬元。
三是全流程檢測服務,做好“助企惠民”甜點。聯合農業部門設立5個快檢點,為養殖戶提供快檢服務。壓實市場方主體責任,開展檢測培訓,提升市場方檢測能力。協同縣食品藥品檢測中心,為餐飲單位提供免費檢測服務。鼓勵經營主體自檢或委托第三方送檢,實現流通銷售環節全流程全領域檢測。截至目前,累計發放快檢試劑盒150盒,完成23批次蛙類水產品快速檢測,發現2批次存在獸藥殘留超標問題已進行無害化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