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8月21日消息:截至2022年8月19日的一周,全球油籽價格大多下跌,未能延續上周的漲勢。全球宏觀經濟擔憂揮之不去,美元匯率創下五周新高,引發投機資金大舉拋售;本周北美降雨有助于關鍵生長期的油籽作物生長;烏克蘭逐步恢復黑海出口,國際原油期貨走低,也給市場帶來壓力。但是巴西大豆出口旺季不旺,美國大豆出口淡季不淡,限制了芝加哥大豆期貨的下跌空間。
周五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的2022年11月大豆期約報收14.04美元/蒲,比一周前下跌3.5%。8月船期的美灣1號黃大豆現貨價格為每蒲15.69美元(每噸576.5美元),比一周前下跌10.74%。Euronext交易所11月油菜籽期約報收601.50歐元/噸,比一周前下跌8.3%。芝加哥12月豆油期貨報每磅65.70美分,比一周前下跌3.3%;洲際交易所(ICE)的11月油菜籽報收818.40加元/噸,比一周前下跌5.2%;阿根廷上河大豆FOB現貨報價為597美元(含33%出口稅),比一周前下跌2.45%。周五大連商品交易所2022年9月大豆期約報收6,045元/噸,比一周前下跌3.4%。
本周國際原油期貨下跌,因為美元大幅走強以及經濟放緩可能削弱原油需求。紐約商品期貨交易所(NYMEX)的西德克薩斯中質原油(WTI)9月合約報收90.77美元/桶,比一周前下跌1.5%。全球基準的10月布倫特原油期貨報收96.72美元/桶,比一周前下跌1.5%。周五美元指數報收108.098點,比一周前大幅上漲約2.5%。
經濟衰退擔憂疊加央行加息預期,促使投機資金大舉拋售
本周初包括農產品在內的全球大宗商品市場遭遇投機資金的狂轟濫炸,主要因為世界主要經濟體的經濟數據放慢。周一美國數據顯示,美聯儲積極加息導致經濟活動放緩。8月份美國獨棟住宅建筑商的信心以及紐約州的工廠活動均下降到接近2020年疫情初期的最低點。盡管近期美國通脹指標有所放慢,而美國經濟面臨放慢威脅,但是美聯儲多位官員繼續重申央行需要繼續提高借貸成本,以遏制位于幾十年高位的通脹。投資者將關注美聯儲主席鮑威爾8月26日在懷俄明州杰克遜霍爾舉行的年度全球央行會議上的講話,以便從中獲取加息路徑的指引。美聯儲自3月以來已將其基準隔夜利率提高了225個基點,預計將在9月20-21日的下一次會議上將政策利率再提高50或75個基點,因為它試圖對抗40年來的高通脹。
在中國,1961年以來最為嚴重的熱浪繼續對國內經濟以及農業生產造成挑戰。高盛將今年GDP增幅從3.3%降至3.0%,野村證券將也將增長預期從3.3%調低到2.8%,反映需求疲軟、能源緊缺以及疫情不確定性的影響。經濟學家們預測下周一中國央行可能將基準利率調低10個基點,以進一步提振經濟增長。
在美聯儲加息預期以及中國經濟增長放慢的影響下,美元匯率在過去一周里強勁上漲,創下7月15日以來的最高值。美元走強也令投資者風險偏好受到遏制,美元定價的大宗商品普遍承壓。
美國大豆優良率下滑1%,但是過去一周中西部天氣總體改善
美國農業部作物進展周報顯示,截至8月14日,美國大豆優良率為58%,比一周前下滑1%,上年同期57%。美國大豆揚花率93%,結莢率為74%。上周末中西部一些干旱地區迎來降雨,本周又出現更多降雨,有助于改善作物單產潛力。8月16日的美國干旱監測報告顯示,美國24%的大豆產區處于干旱之中。美國全國海洋大氣管理局(NOAA)8月19日發布的氣象預報顯示,8月20日到23日玉米種植帶東部將出現分散性陣雨,雨量可能高達1英寸;8月26日至9月1日期間玉米種植帶大部分地區可能出現季節性多雨天氣,有助于大豆以及晚熟玉米作物的生長。
美國新豆出口需求提高
美國農業部周度出口銷售報告顯示,截至8月11日當周,美國大豆(包括陳豆和新豆)凈銷售量為140萬噸,高于市場預期范圍的高端;其中對中國銷售86萬噸大豆,前一周為13萬噸。當周美國陳豆凈銷售量約為10萬噸,一周前約為負7萬噸;新豆凈銷售量為130萬噸,一周前約為48萬噸。2021/22年度迄今美國大豆銷售總量(包括已裝船和未裝船銷售量)為5956萬噸,同比減少4.1%;實際出口量5548萬噸,同比降低7.1%,相當于政府出口目標5880萬噸的94.4%。要實現這一出口目標,本年度剩下時間里每周出口至少100萬噸大豆,而在截至8月11日的五周里,平均每周出口量為60萬噸。本年度迄今2022/23年度美國大豆銷售量為1705萬噸,同比提高23%。新豆出口銷售強勁和巴西大豆出口步伐放慢有關。由于巴西大豆供應緊張,出口放慢,中國等買家更多轉向美國來滿足9月以及后續月份的需求。
7月份大豆壓榨量同比增長近10%
美國全國油籽加工商協會(NOPA)的壓榨月報顯示,7月份會員企業壓榨1.7022億蒲大豆,比6月份創下的九個月低位1.64677億蒲提高3.4%,比2021年7月份的1.55105億蒲提高9.7%,不過低于分析師平均預測的1.7125億蒲。在美國大豆即將收獲之前,一些大豆加工廠進行季節性停工檢修。
下一年度南美大豆供應前景良好
國際谷物理事會(IGC)周四將2022/23年度全球大豆產量預期調高了300萬噸,達到3.89億噸,比2021/22年度的3.51億噸提高10.8%。全球大豆貿易量預計為1.66億噸,高于7月份預測的1.65億噸,比2021/22年度的1.54億噸提高7.8%。全球大豆期末庫存預計為5200噸,比上月預期調低200萬噸,但是仍然比2021/22年度的4300萬噸提高20.9%。
德國漢堡的油世界預計2022/23年度全球7種主要油籽的期末庫存將會大幅提高,因為主要供應國的產量提高,特別是南半球大豆產量增長,油菜籽供應也將強勁增長。2022/23年度全球7種主要油籽的產量預計為6.10億噸,比該機構7月份的預期高出210萬噸,比2021/22年度提高3340萬噸。2023年9月底全球7種主要油籽的期末庫存預計為1.157億噸,同比增長1130萬噸,創下四年來的最高庫存。2022/23年度南半球的大豆產量將會同比提高2800萬噸,其中巴西和巴拉圭的大豆產量預計比2021/22年度分別提高1940萬噸和590萬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