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国产成人精品视频_91国视频在线_97av免费视频_韩国日本一级片

二維碼
云推搜

掃一掃關注

當前位置: 首頁 » 產業資訊 » 食品 » 正文

全球油籽市場:全球大宗商品定價權正在朝著金磚集團轉移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23-09-26 03:51:37    來源:云推B2B網    瀏覽次數:49    評論:0
導讀

外媒9月24日消息:截至2023年9月22日當周,全球油籽價格繼續下跌,其中芝加哥大豆跌至一個月來的新低,主要反映出美國大豆收割季節開始,季節性收獲壓力顯現;南美新豆播種季節開始,產量前景樂觀;美國大豆出口繼續受到巴西供應龐大的壓制;美聯儲鷹派貨幣政策立場提振美元走強,大宗商品市場將在更長時間里面臨高利率和強美元的雙重制約,削弱投資者對大宗商品的風險偏好。

  外媒9月24日消息:截至2023年9月22日當周,全球油籽價格繼續下跌,其中芝加哥大豆跌至一個月來的新低,主要反映出美國大豆收割季節開始,季節性收獲壓力顯現;南美新豆播種季節開始,產量前景樂觀;美國大豆出口繼續受到巴西供應龐大的壓制;美聯儲鷹派貨幣政策立場提振美元走強,大宗商品市場將在更長時間里面臨高利率和強美元的雙重制約,削弱投資者對大宗商品的風險偏好。   周五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的2023年11月大豆期約報收12..9625美元/蒲,比一周前下跌3.28%。美灣10月船期1號黃大豆現貨平均報價為每蒲13.7325美元,下跌3.75%。CBOT的12月豆粕報收每短噸385.80美元,下跌1.61%;12月豆油期貨報收每磅59.62美分,上漲3.93%。泛歐交易所11月油菜籽期約報收441.25歐元/噸,下跌0.8%;洲際交易所11月油菜籽報收722.00加元/噸,下跌5.49%;阿根廷上河大豆FOB現貨報價為每噸521美元(含33%出口稅),下跌8.60%。周五ICE美元指數報收105.6點,比一周前上漲約0.3%,也是連續第十周上漲,創下近十年來的最長漲勢。   金磚國家正在逐步成為全球大宗商品新的定價中心   我們在過去兩期一周展望報告里分別提出兩個判斷。在兩周前的展望報告里提出的第一個判斷是,全球大宗商品供需預測的可能面臨范式遷移。過去十多年來,只要談及大宗商品,必然提到中國這個首要驅動引擎,理由是中國人口增長/城市化/飲食習慣帶動對肉類以及蛋白食品的需求增長,進而推動大豆等商品進口需求激增;基礎設施建設推動對能源/金屬等商品的需求;全球化背景下的國家競爭優勢導致中國成為全球工廠。但是隨著中國經濟進入綠水青山新常態,全球地緣政治沖突加劇,圍繞大宗商品市場的諸多基本面假設正在動搖或者改變。   在一周前報告里提出的第二個判斷是,美國大豆價格反彈空間將受到南美供應前景的制約。盡管未來幾個月里美國大豆產量仍有可能下調,但是2023/24年度南美新豆產量將同比增長3000萬噸,足以封堵美國大豆上行空間。南美目前正在開始播種大豆,巴西、阿根廷和巴拉圭這三國在明年初收獲的大豆產量合計將達到2.21億噸,幾乎是美國大豆產量的兩倍,比上年(1.9005億噸)提高3095萬噸或16.3%。2023/24年度南美三國大豆出口預計達到1.076億噸(其中巴西大豆占到9成份額),是美國大豆出口預期的2.2倍,比上年高出2.7%。未來全球大豆定價權將越來越多受到巴西(以及阿根廷)供應以及中國需求面的主導。今年剩下時間里,美國大豆的收獲后反彈空間將受到南美新豆產量前景制約,除非播種季節天氣以及單產預期發生重大變化。   在本期展望里,我們試圖提出第三個判斷或者思考,那就是全球大宗商品定價權正在逐步朝著金磚集團轉移。從供應面來看,大豆和玉米市場日益受到頭號生產國巴西供應前景的左右;全球小麥市場一直被頭號小麥出口國俄羅斯的影響力所籠罩;全球糖市則受到巴西和印度產量和出口前景的左右;全球原油市場更受到沙特和俄羅斯這兩大原油生產國和出口國的供應策略的主宰。從需求面看,中國作為農產品、工業金屬以及能源的主要或頭號進口國,擁有全球領先的大豆壓榨產能、金屬冶煉產能以及不斷增長的煉油產能。與此相比,傳統上擁有眾多商品定價權的歐美國家在過去三年里關閉了大量煉油產能,導致目前產能無法滿足燃料需求;俄烏沖突后的能源危機導致電力成本激增,歐洲制造業遭受重創。雖然說美西方依然可以憑借美元霸權和資源優勢(歐美是世界主要的農產品生產國和出口國,并通過跨國巨頭在全球控制著主要礦產和能源資源以及農業資源)在全球大宗商品定價權上占據優勢地位,但是毋庸置疑,金磚國家,尤其是在擴容之后,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對全球定價權構成更為嚴肅的挑戰。未來大宗商品市場的走勢,至少是階段性走勢,越來越多將受到金磚國家供需形勢的指引。   美國大豆收獲進度高于預期,   美國農業部在周一的作物進展周報首次發布了今年美國大豆收獲數據,截至9月17日,大豆收獲完成5%,去年同期3%,五年均值4%,分析師預期為4%。今年夏季中西部天氣炎熱干燥,有助于大豆成熟加快。下周一的作物進展報告可能顯示大豆收獲10%以上,領先于去年同期的8%。大豆優良率為52%,與一周前持平,低于上年同期的55%,也是連續第三周低于上年同期。美國干旱監測報告顯示,截至9月19日,美國大豆位于干旱地區的比例為53%,比一周前提高5%,去年同期為29%。   從未來幾天的收獲天氣來看,美國全國海洋大氣管理局(NOAA)周日發布的72小時降雨預報顯示,從周一到周三(9月25日到27日),除了衣阿華西部和密蘇里大部分地區外,中西部其他地區普遍有雨,其中威斯康星、伊利諾伊東北部、印第安納大部分地區、俄亥俄以及肯塔基的降雨可能可能達到1英寸。隨著大豆成熟,降雨對大豆作物的提振已經消失,更多會阻撓大豆收獲。   NOAA發布的未來6到10天氣象展望顯示,9月30日到10月4日期間,中西部天氣炎熱,除了明尼蘇達和衣阿華西北部的降雨可能偏高外,其他地區降雨可能正常或低于正常。這種溫暖干燥的天氣有助于作物成熟和收獲。   美國2023/24年度大豆銷售依然落后于上年同期   往年隨著美國新豆收獲上市,大豆出口銷售通常進入季節性高峰期,但是今年情況有所不同。美國農業部出口銷售周報顯示,截至9月14日當周,美國大豆凈銷售量約為43萬噸,低于一周前的70萬噸,也低于市場預期。2023/24年度迄今美豆銷量為1708萬噸,同比降低33.6%;美國農業部的年度出口目標為4872萬噸,同比減少10.0%。這主要反映出來自巴西的出口競爭激烈,密西西比河水位偏低,導致前往美灣的駁船運輸放緩,加上中國需求乏善可陳,制約了美國大豆出口步伐。   本周媒體報道稱,過去兩周中國買家已從巴西和阿根廷訂購了至少20船大豆,在10月、11月和12月期間運往中國。國內一家大型油廠的采購經理表示,目前不急于購買美國大豆,如果巴西大豆價格更劃算,就會繼續采購巴西大豆。巴西大豆出口強勁,得益于本年度大豆產量創紀錄。巴西農戶手中仍有近3000萬噸大豆,使得巴西能夠繼續以低于競爭對手的價格向海外銷售大豆,延長了巴西大豆的出口窗口,相應擠占了美國大豆出口窗口。美國對中國的大豆出口高峰期通常是10月至次年2月,也就是巴西下一年度大豆收獲上市之前。但是由于今年中國采購步伐遲緩,目前美國對華銷售量遠低于去年同期。截至9月14日,2023/24年度美國對華大豆銷售總量(包括已裝船和未裝船的銷售量)為668萬噸,同比減少48.4%。   從出口價格來看,目前美國大豆的吸引力依然不大。9月20日,美灣大豆報價為522美元,比一周前下跌3.2%;巴西大豆在帕拉納瓜港報價為509美元/噸,下跌2.5%。阿根廷大豆上河報價為522美元/噸,下跌4.2%。   阿根廷大豆優惠匯率項目即將結束,已經銷售超過300萬噸大豆   阿根廷政府9月5日發布了第四輪大豆優惠匯率的細則,允許本月出口商使用25%的外匯收入來補充大豆庫存,而無需將這些美元兌換成比索。這意味著大豆匯率約為455比索兌1美元,而官方匯率為350比索。目前距優惠匯率項目結束只剩下一周時間。   在該計劃實施的頭10個工作日,大豆銷售數量為264.4萬噸,比8月份全月的銷售量增加了88%,比第三輪優惠匯率項目(4月到6月初)期間的銷售量高出50%。其中191.5萬噸為新合同,72.9萬噸是對之前合同進行定價。   周六(23日)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該優惠匯率項目實施三周后,大豆銷售量已經超過了310萬噸。目前距離該項目到期只剩下五個工作日。羅薩里奧谷物交易所的一份報告指出,目前的大豆成交量不僅超過8月份全月的交易量,而且相當于7月和8月的總和,是5月份以來的最高水平。私人機構估計,基于大豆銷售的情況,未來五天會有3.5億到4.4億美元外匯凈增長。   干旱導致密西西比河水位下降,限制駁船運輸   今年夏季的長期高溫干旱天氣導致密西西比河河水過低,正當中西部農民準備收割玉米和大豆并將收成順流而下運往墨西哥灣時,駁船公司卻不得不減少裝載量。運輸限制令駁船公司頭疼不已,農戶則面臨更高的運費。據美聯社9月20日的報道稱,美國約60%的出口谷物都是沿著密西西比河一路南下運往新奧爾良港,然后再裝載到遠洋貨輪上出口海外。這通常是一種低成本高效率的運輸方式,因為通常15艘駁船一組的運載數量相當于約1000輛卡車的運輸量。但是隨著河水水位下降,運輸成本飆升。目前從圣路易斯向南運輸的駁船運價比三年均值高出77%,因為圣路易斯以南的河流水位深不足以容納一般的駁船,迫使公司減少每艘船的裝載量,并減少駁船的串聯數量。這也是連續第二年密西西比河水位降至接近歷史最低點。由于天氣預報沒有明顯降雨,水位很可能繼續下降。美國大豆運輸聯盟執行董事邁克·斯坦霍克表示,許多中西部農民有多種運輸選擇,其中包括卡車運輸和火車運輸(主要用來運往附近的加工廠)。但是密西西比河是美國中部將谷物出口海外的主要運輸方式,在美國大豆和玉米出口面臨日益激烈的國際競爭之際,駁船成本上升直接侵蝕了農民的利潤。   南美大豆播種季節開始,農戶依然青睞大豆種植,盡管價格面臨下行壓力   目前巴西2023/24年度的大豆播種工作已經開始。咨詢機構AgRural稱,截至9月14日,巴西2023/24年度大豆播種面積達到預期面積的0.2%,去年同期為0.1%。9月底之前巴西天氣極為炎熱干燥,可能影響到大豆播種進度。目前大豆播種工作集中在位于巴西南方的帕拉納州。不過從下周晚些時候開始,巴西中部地區將會迎來冷空氣前鋒,降雨情況將會改善。   9月19日巴西國家商品供應公司(CONAB)首次預測2023/24年度巴西大豆產量達到創紀錄的1.624億噸,同比增加5%,因為大豆播種面積預期增加2.8%,達到4530萬公頃;大豆單產預期為每公頃3.585噸,同比提高2.2%,作為對比,美國農業部預測2023/24年度巴西大豆產量為1.63億噸,同比增加4.5%。CONAB官員表示,盡管大豆價格面臨下跌壓力,使得種植盈利潛力下降,大豆仍然是有利可圖的現金作物。考慮到2024年全球大豆產量遠遠高于需求,大豆價格將在供應沖擊下呈現下跌趨勢。即便如此,盈利能力仍然相對樂觀,主要是由于生產成本下降,特別是化肥成本下降超過48%。   在鄰國阿根廷,大豆播種工作尚未開始。阿根廷農業部周四(21日)預計2023/24年度大豆種植面積為1600萬公頃,和上年持平。今年出現的厄爾尼諾現象通常有利于阿根廷農業產區的降雨形勢改善,大豆單產也有望從上年因干旱而大幅減產的水平上恢復。布宜諾斯艾利斯谷物交易所預測2023/24年度阿根廷大豆產量將達到5000萬噸,同比提高138%;羅薩里奧谷物交易所預測阿根廷大豆產量達到4780萬噸,同比提高139%。美國農業部預計阿根廷大豆產量將達到4800萬噸,同比提高92%。   國際谷物理事會調低2023/24年度全球大豆產量預估   國際谷物理事會(IGC)周四發布月報,將2023/24年全球大豆產量預估下調200萬噸,為3.96億噸,但是仍然比上年提高7.8%。產量下調的原因在于美國產量下調270萬噸至1.128億噸,超過了加拿大產量上調60萬噸至670萬噸的影響。全球期末庫存下調約230萬噸至6160萬噸,仍比上年增加15.1%。IGC還將2023/24年度中國大豆預估下調50萬噸至9950萬噸,比2022/23年度減少150萬噸或1.5%。   關注下周美國農業部的季度庫存報告   美國農業部將于周五(北京時間周六早上)發布9月1日的季度庫存報告,這也是2022/23年度美國大豆的期末庫存數據。作為參考,美國農業部在9月份供需報告中曾預計2022/23年度美國大豆期末庫存為2.5億蒲,較上月調低1000萬蒲,同比減少8.8%。   美國農業部以往的庫存報告顯示,截至2023年6月1日,美國所有部位的大豆庫存為7.96億蒲,同比下降18%。去年9月1日的大豆庫存為2.74億蒲,同比提高7%。
 
(文/小編)
打賞
免責聲明
本文為小編原創作品,作者: 小編。歡迎轉載,轉載請注明原文出處:http://www.lfxiangjie.com/news/show-31950.html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未對其內容進行核實,請讀者僅做參考,如若文中涉及有違公德、觸犯法律的內容,一經發現,立即刪除,作者需自行承擔相應責任。涉及到版權或其他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
0相關評論
 

??2021 云推網絡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