訊 8月29日,陜西新一期食品抽檢結果出爐,抽檢的飲料、食用農產品、酒類、糕點、乳制品、肉制品、糧食加工品7大類食品605批次樣品中,有15批次檢出不合格。
5批次食品檢出微生物污染問題
不合格食品中,有 5批次食品檢出微生物污染問題。其中,有2批次飲用水檢出銅綠假單胞菌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分別為:標稱延長清泉純凈水有限公司生產的1批次飲用純凈水;標稱陜西省水務集團富縣供水有限公司生產的1批次鄜純純凈水。
銅綠假單胞菌是一種條件致病菌,廣泛分布于水、空氣、正常人的皮膚、呼吸道和腸道等,易在潮濕的環境存活,對消毒劑、紫外線等具有較強的抵抗力,對于抵抗力較弱的人群存在健康風險。《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包裝飲用水》(GB 19298-2014)規定銅綠假單胞菌標準值為n=5,c=0,m=0,單位為CFU/250mL。桶裝飲用水中銅綠假單胞菌超標原因可能是水源水防護不當,水體受到污染;部分企業對環境衛生監管不到位,操作不夠規范,生產過程中交叉污染;流通環節中,存放時間長,水桶多次循環使用增加了二次污染風險。
還有,3批次不合格食品為:西咸新區灃西新城天嗑香炒貨店銷售的標稱陜西蒲城黨定食品有限責任公司生產的1批次子諾食品牌香酥小麻花檢出菌落總數、霉菌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武功縣好又多連鎖超市商貿有限公司銷售的標稱西安家士樂食品廠生產的1批次綠豆糕檢出霉菌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商洛市永家樂商貿有限公司商洛分公司銷售的標稱咸陽鴻升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1批次鴻味源牌烤牛饃檢出菌落總數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
菌落總數是指示性微生物指標,并非致病菌指標,主要用來評價食品清潔度。《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糕點、面包》(GB 7099-2015)中規定菌落總數標準值為n=5,c=2,m=104,M=105CFU/g。超標的原因可能是個別企業所使用的原輔料初始菌數較高,又未按要求嚴格控制生產加工過程的衛生條件,或者包裝材料清洗消毒不到位,還有可能與產品包裝密封不嚴、儲運和經營條件控制不當等有關。
霉菌是常見的真菌,在自然界中廣泛存在。食品受霉菌污染后會腐敗變質,失去其食用價值。《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糕點、面包》(GB 7099-2015)中規定,糕點中規定霉菌的最大限量值為150CFU/g。糕點中霉菌超標的原因,可能是原料或包裝材料受到霉菌污染;也可能是產品在生產加工過程中環境或生產設備衛生狀況不佳;還可能與產品儲運條件控制不當有關。
2批次食品檢出農獸藥殘留問題
不合格食品中,有2批次食品檢出農獸藥殘留問題,分別為:韓城市天惠商城有限責任公司銷售的1批次芹菜檢出毒死蜱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華陰市鑫達水產站銷售的1批次草魚檢出呋喃唑酮代謝物不符合農業農村部公告第250號規定。
毒死蜱是一種具有觸殺、胃毒和熏蒸作用的有機磷殺蟲劑。《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農藥最大殘留限量》(GB 2763-2021)中規定,毒死蜱在芹菜中的最大殘留限量為0.05mg/kg。
呋喃唑酮是硝基呋喃類抗菌藥,具有抗菌譜廣等特點,對革蘭陽性及陰性菌均有一定抗菌作用。《食品動物中禁止使用的藥品及其他化合物清單》(農業農村部公告 第250號)中規定呋喃唑酮在食用動物中禁止使用。
2批次食品檢出食品添加劑使用問題
不合格食品中,有2批次食品檢出食品添加劑使用問題,分別為:旬邑縣惠德購物廣場銷售的標稱秦漢新城閆未賀食品加工坊生產的1批次東牛村牌香酥餅(伍仁味)檢出脫氫乙酸及其鈉鹽(以脫氫乙酸計)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勉縣百信樂超市江南店銷售的標稱陜西省漢中市略陽雄花酒廠生產的1批次優質黃酒檢出山梨酸及其鉀鹽(以山梨酸計)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
脫氫乙酸及其鈉鹽作為一種廣譜食品防腐劑,毒性較低,對霉菌、酵母和細菌有較好的抑制作用。《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GB 2760—2014)中規定,糕點中脫氫乙酸及其鈉鹽(以脫氫乙酸計)最大使用量為0.5g/kg。造成脫氫乙酸超標的原因,可能是個別企業為防止食品腐敗變質,超量使用該添加劑,或者其使用的復配添加劑中該添加劑含量較高;也可能是在添加過程中未計量或計量不準確。
6批次食品檢出質量指標問題
不合格食品中,有6批次食品檢出質量指標問題。其中,有3批次食品檢出酸價(以脂肪計)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分別為:紫陽縣家佳福商貿有限公司銷售的1批次黑芝麻;淳化官莊常盛購物廣場銷售的1批次黑芝麻;陜西華潤萬家生活超市有限公司西安太乙路分公司銷售的標稱商南縣陽城食品有限責任公司生產的1批次黃桂柿子餅。
酸價主要反映食品中油脂的酸敗程度,油脂酸敗產生的醛、酮類化合物長期攝入會對健康有一定影響。一般情況下,酸價超標的食品,消費者在食用過程中能明顯辨別出哈喇等異味,需避免食用。《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堅果與籽類食品》(GB 19300-2014)中規定,生干籽類中酸價最大限量值為3mg/g;《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糕點、面包》(GB 7099-2015)中規定,糕點中酸價最大限量值為5mg/g。造成酸價不合格的原因,可能是產品儲藏條件不當,特別是存貯溫度較高時易導致食品中的脂肪氧化酸敗。
還有,2批次產品檢出酒精度不符合產品標簽明示值要求,分別為:商洛市商州區萬家福供銷超市銷售的標稱丹鳳縣商山紅葡萄酒有限公司生產的(運營商:丹鳳縣昌隆商貿有限責任公司)1批次昌隆達+字母圖形牌丹鳳傳統紅葡萄酒(優釀);漢中家家樂商貿有限責任公司西鄉分公司銷售的標稱陜西茶花釀酒業有限公司生產的1批次漢上臻品牌茶酒(蒸餾酒)。
酒精度又稱酒度,是指在20℃時,100毫升酒中含有乙醇(酒精)的毫升數,即體積(容量)的百分數。酒精度是酒的一個理化指標,酒精度含量應符合其標簽明示值±1.0%vol。造成不合格的原因,可能是部分生產企業質量控制不當,包裝不嚴密造成酒精揮發;或者企業檢驗能力不足造成檢驗結果偏差;還有可能生產企業為了盈利,低度酒冒充高度酒售賣。
另外,還有1批次不合格食品為:榆林市榆陽區泉之源礦泉水銷售店銷售的標稱陜西省佳縣武溝山泉有限責任公司生產的1批次武溝山泉牌桶裝礦泉水檢出界限指標-鍶、界限指標-溶解性總固體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
對抽檢中發現的不合格產品,陜西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已責成生產經營者所在地的市場監督管理部門立即組織開展處置工作,查清產品流向,采取下架召回不合格產品等措施控制風險;對違法違規行為,依法處理。
陜西省市場監督管理局關于15批次食品不合格情況的通告(2022年第28期)不合格樣品信息
(來源:陜西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食品監督抽檢不合格產品信息 相關報道:陜西省市場監督管理局關于15批次食品不合格情況的通告(2022年第28期)
本文由資訊中心編輯,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如需轉載,請聯系取得授權后轉載,請聯系網站客服。
食品監督抽檢不合格產品信息 相關報道:陜西省市場監督管理局關于15批次食品不合格情況的通告(2022年第28期)
本文由資訊中心編輯,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如需轉載,請聯系取得授權后轉載,請聯系網站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