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準確把握今年小麥秋冬種生產形勢,全力推進秋冬種生產,為明年夏糧豐收打好基礎,9月5日,農業農村部種植業管理司聯合全國農技中心召開2022年全國小麥秋冬種生產形勢會商會,就今年小麥秋冬種氣象條件進行專題分析預測,圍繞秋冬種期間土壤墑情、茬口銜接、病蟲害發生、農資價格等方面存在的有利條件和不利因素開展交流會商,全國農技中心總農藝師王積軍、部種植業司相關處室負責人、農業農村部小麥專家指導組成員和有關專家參加會議。
會商認為,今年小麥商品糧價格高,夏糧小麥種子質量好,主產區大部秋糧茬口銜接好、土壤底墑足,秋冬種生產形勢總體有利;但今年華西秋雨發生范圍廣強度大,降水空間不均,氣象條件仍存在不確定性,秋冬季仍有可能進入“拉尼娜”狀態,加之華東大部、華中南部溫高雨少,部分地區可能出現持續干旱和旱澇急轉,為小麥適期適墑播種、冬前生長發育和苗期安全越冬可能帶來不利影響。
會議強調,各級農技推廣部門要結合生產實際,提前制定技術預案,緊盯關鍵環節,做細做實秋冬種生產指導,確保關鍵技術措施落地見效。一是盡快制定技術意見。系統梳理今年秋冬種形勢,及時制定小麥秋冬種技術方案,因地制宜細化針對性強、操作性高的技術措施。對自7月以來遭受高溫干旱地區,因前茬作物生育期差別大,收獲期不集中,要及時制定相關技術指導意見,做好茬口銜接,做到秋糧收得上來,小麥種得下去。二是及時開展會商交流。建立技術會商機制,緊盯生產形勢,不定期組織農技、氣象、植保等部門開展信息交流和會商分析,制定小麥播種期遭遇持續干旱和澇災等防災減災應急預案和應急指導意見;看墑播種,提高小麥播種質量,確保小麥種足種好。三是分區開展培訓指導。突出藥劑拌種、精細整地、適期適量播種、播后鎮壓等關鍵環節,分區域因時因地逐級開展線上線下秋播技術培訓。重點加強可能遭受持續干旱和旱澇急轉影響地區的技術培訓力度;對可能出現晚播的地區,重點培訓“四補一促”為重點的小麥晚播應變栽培技術,減輕因播期推遲和積溫不足對幼苗生長的不利影響,提高播種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