厄瓜多爾業內人士表示,隨著厄養蝦技術的升級,2022年總產量或增長至135萬噸,2025年可能超過200萬噸。
首屆“全球蝦論壇”(Global Shrimp Forum)9月7日在荷蘭烏得勒支市舉辦,400-500名養蝦戶代表、飼料公司、技術供應商、服務提供商、加工商、出口商、進口商、批發商、零售商和其他行業利益相關者應邀參會。
厄瓜多爾水產公司GLuna Shrimp總經理Gabriel Luna稱,2021年厄蝦產量首次突破100萬噸,出口量達到84.1萬噸;從最近幾年發展增速來看,2022年產量將增至135萬噸,出口量105萬噸。
種質選育、品質化飼料、自動化投喂和增氧機等條件為養蝦業創造了良好的增長環境,同時降低了生產成本,厄蝦產量大幅增長的趨勢將能夠維持下去。Luna認為,在中長期來看,印度和其他東南亞國家養殖業增速因成本上升而放緩,相比之下厄瓜多爾優勢明顯。
厄瓜多爾增長勢頭能持續多久?Luna回答:“沒有永久的趨勢,十年后我們可能無法再維持兩位數的增長。厄瓜多爾養蝦面積約22萬公頃,但僅有25%實現了‘技術化’,這意味著增長空間還很大。”
Luna說,在厄瓜多爾,平均每公頃養殖面積每年產量大約4.5噸,一些擁有先進設備的養殖場三個月就能實現這一產量數字。“我們正在從傳統模式向技術化方向發展,越來越多養殖場變得更好、更高效,自動喂料設備廠商以及全球主要的水產飼料供應商在厄瓜多爾開店,對養殖業產生了很大影響。”
疫情前后厄瓜多爾產量不斷提升,歐洲和美國進口了更多厄瓜多爾去頭和增值蝦產品,2021年對北美的出口增長了56%,歐洲增長了30%,厄企增加了附加值產品線的投資。
2022年上半年,中國和亞洲其他地區對厄瓜多爾帶頭帶殼蝦和去頭再加工蝦產品需求上升,銷量同比增長63%。同時期,歐洲和北美銷量增速放緩,二者分別同比增長7%和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