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熱科院品資所南藥與健康研究中心團隊聯合深圳市仙湖植物園在牛大力不同栽培年限次生代謝產物動態變化規律與品質評價方面取得重要進展,為牛大力的真偽鑒別、品質評價、標準制定、以及創新產品研發奠定了科學基礎,為牛大力產業的發展提供了技術支撐。
牛大力(Millettia speciosa champ.)為著名的藥食同源植物,具有地方傳統食用習慣,是華南地區盛行的煲湯食材,具有補脾腎、強腰膝、舒筋活絡等多種功效。團隊研究發現了牛大力黃酮類成分及其降脂降糖、保肝護肝的作用,并成功構建了牛大力6個栽培年限藥材(1年、3年、5年、10年、15年和20年)指紋圖譜,鑒定出牛大力中三萜皂苷、黃酮、酚酸等110個特征成分;發現牛大力次生代謝之間與栽培年限之間有著明顯的變化規律:1年、3年和5年生的牛大力特征成分差異明顯,以三萜和黃酮類物質為主,5年時達到頂點值。隨著栽培年限的增加,10年、15年和20年生的牛大力特征成分比較接近,并以多糖類物質為主,黃酮類物質含量逐漸降低。采用高脂動物模型評價了牛大力提取物對肥胖引起的脂肪肝以及炎癥因子的調節作用,發現牛大力可以降低肥胖相關指標,保護因為過度脂肪攝入而引起的肝炎,尤其以 5 年生和 20 年生牛大力根表現出顯著的降脂效果,而 5 年生牛大力表現出更好的保肝護肝作用。綜合化學物質和降脂功效評價,推測栽培5年的牛大力藥效和經濟價值最高,為最佳采收期。
相關研究結果以題為《metabolomic profiling of M. speciosa champ at different growth stages》在線發表于中科院JCR一區期刊《Food Chemistry》。中國熱科院品資所王茂媛副研究員為論文第一作者,中國熱科院品資所王祝年研究員、深圳市仙湖植物園馮世秀博士為共同通訊作者。該項研究工作得到了海南省自然科學基金高層次人才項目、中央級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業務費等項目的支持。
論文全文鏈接: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3088146210294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