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華南農業大學食品學院、廣東省功能食品活性物重點實驗室、廣東省珠江人才計劃引進創新創業團隊項目子課題負責人呂慕雯副教授以第一作者和通訊作者身份就香辛料活性物的健康效應機制在Trends in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影響因子16.002)發表了重要研究性論文“Health benefits of bioactive components in pungent spices mediated via the involvement of TRPV1 channel ”(https://doi.org/10.1016/j.tifs.2022.10.002)。
常見香辛料,如辣椒、胡椒、姜等,因具有特征性風味而在世界各地被廣泛使用。從常見香料中提取的多種天然生物活性成分,如辣椒素、胡椒堿、大蒜素和姜提取物(包括6-姜酚和6-姜烯酚),已被發現具有多種生物學功能,如減肥、抗炎、抗癌、抗氧化等。TRPV1是一種位于傷害性神經元上的陽離子通道,可以被天然香辛料中的許多刺激性化合物激活,在調節機體生物活性中發揮著關鍵作用。作者對上述化合物通過TRPV1通道調控的生物學效應分子機制進行總結,為充分了解其健康益處提供科學依據。
TRPV1通道是人體器官炎癥狀態、脂肪組織生熱、腫瘤發生和晝夜節律時鐘基因振蕩的重要調節劑。香辛料中的刺激性植物化學物質通過激活TRPV1通道,有助于預防和治療多種疾病(如癌癥、肥胖、代謝異常與心腦血管疾病、生物鐘紊亂等),具有顯著的健康促進作用,作為天然低毒性的食源性化合物在食品行業具有巨大發展潛力。
香辛料生物活性成分可以通過抑制促炎介質(如PGE2、NO、TNF-α、iNOS、COX-2、IL-1β)的表達以及下調p38 MAPK和NF-κB信號通路來抑制炎癥損傷。香辛料活性物能夠通過與多個靶點相互作用,影響改變的炎癥反應途徑以及與慢性疾病相關的介質,可以作為新型安全的抗慢性功能障礙的靶向物質。
本課題組前期研究發現,香料中的生物活性成分辣椒素和胡椒堿可以在調節體溫、代謝穩態、氧化應激、炎癥反應和腫瘤發生過程中直接對肝臟核心時鐘基因的表達也具有一定調控作用。通過對生物鐘反饋環路的過程研究,充分發掘香辛料活性物預防和治療代謝紊亂、氧化還原失衡、腸道菌群紊亂、炎癥和癌癥作用的分子機制。
通過總結香辛料中功能食品成分的健康效應,能夠為其作為膳食補充劑發揮預防炎癥、氧化、肥胖相關代謝紊亂、腸道菌群紊亂、晝夜節律紊亂和癌癥的功能提供科學依據。建議未來研究應針對香辛料活性物進一步對人類受試者進行可控的觀察和干預研究,以探索食源性化合物對生物體所發揮的功效之間的明確聯系,以及人與動物之間復雜的行為關系。此外,相關研究也需要開發出針對上述活性成分的的高穩定性和生物利用度的新型藥物遞送系統,以便在食品與藥品行業中發揮更加廣泛的應用。以上研究成果的支撐平臺為:廣東省功能食品活性物重點實驗室、廣東省功能食品穩態增效遞送技術創新研究團隊。
這是呂慕雯副教授繼發表在Critical Reviews in Food Science and Nutrition (IF 11.208)(https://doi.org/10.1080/10408398.2021.1991883)和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 (封面文章, IF 5.895)https://pubs.acs.org/doi/full/10.1021/acs.jafc.1c06437)之后,進一步從被廣泛關注的受體TRPV1通道和生物鐘調控的角度對食品級天然香辛料中主要化合物質的生物功效進行的分子機制總結,將為功能食品活性物調控機體代謝健康和營養干預提供新的策略。
呂慕雯副教授為本文的第一作者和通訊作者,該研究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和廣東省珠江人才團隊項目的資助。
文圖/食品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