訊 10月26日,河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公布新一期食品抽檢情況,抽檢的餐飲食品、方便食品、蜂產品、糕點、罐頭、酒類、冷凍飲品、糧食加工品、肉制品、食品添加劑、食用農產品、水產制品、糖果制品、飲料14大類食品1592批次樣品中,有42批次檢出不合格。
9批次果蔬檢出農藥殘留超標
不合格食品中,有9批次果蔬檢出農藥殘留超標,分別為:許昌市河南群愛商貿有限公司銷售的1批次精品蛇果和1批次小香梨、漯河市召陵區全美家超市銷售的1批次富士蘋果、開封市示范區家禾生鮮超市銷售的1批次離核水蜜桃檢出敵敵畏項目不合格;寶豐縣鬧店鎮心連心生活廣場銷售的1批次生姜檢出氯氟氰菊酯和高效氯氟氰菊酯項目不合格;桐柏縣果唯一水果店銷售的1批次海南香蕉、永輝超市河南有限公司濟源文昌路分公司銷售的1批次香蕉檢出吡蟲啉項目不合格;周口市開發區陳奎青菜店銷售的1批次小白菜檢出啶蟲脒項目不合格;獲嘉縣大昌生活超市有限公司銷售的1批次豇豆檢出水胺硫磷項目不合格。
根據《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農藥最大殘留限量》(GB 2763-2021)規定,敵敵畏在仁果類水果(蘋果除外)中的最大殘留限量值為0.2mg/kg,在蘋果、桃中的最大殘留限量值為0.1mg/kg;氯氟氰菊酯和高效氯氟氰菊酯在根莖類和薯芋類蔬菜(馬鈴薯除外)中的最大殘留限量值為0.01mg/kg;香蕉中吡蟲啉的最大殘留限量值為0.05mg/kg;啶蟲脒在普通白菜中的最大殘留限量值為1mg/kg;水胺硫磷在豆類蔬菜中的最大殘留限量值為0.05mg/kg。
22批次餐飲具檢出不合格
不合格食品中,有22批次餐飲具抽檢不合格。其中,有7批次餐飲具檢出陰離子合成洗滌劑(以十二烷基苯磺酸鈉計)不合格,分別為:鄭州市河南蓉亭餐飲管理有限公司使用的1批次圓盤、1批次小碗、1批次長盤、1批次大碗;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馮記熗鍋面飯店使用的1批次燴面碗;鄭州市二七區井濤東北食屋使用的1批次水杯;鄭州市鄭東新區白沙鎮瑞風路信陽人家飯店使用的1批次碟子。
陰離子合成洗滌劑,即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用到的洗潔精、洗衣粉、洗衣液等洗滌劑的主要成分,因其使用方便、易溶解、穩定性好、成本低等優點,在消毒企業中廣泛使用。按照國家標準《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消毒餐(飲)具》(GB 14934-2016),采用化學消毒法的餐(飲)具陰離子合成洗滌劑應不得檢出。不合格的原因可能是餐(飲)具消毒單位使用的洗滌劑使用量過大或清洗消毒流程控制不當,造成洗滌劑在餐具上的殘留。
還有,7批次餐飲具檢出大腸菌群不合格,分別為:鄭州市二七區井濤東北食屋使用的1批次方盤;新鄉市紅旗區九鍋一堂酸菜魚寶龍店使用的1批次小盤、1批次大盤;鄭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李佳佳手搟面店使用的1批次勺子、1批次小碗、1批次盤子;封丘縣萍聚餐飲飯店使用的1批次小碟。
大腸菌群是國內外通用的食品污染常用指示菌之一。《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消毒餐(飲)具》(GB 14934—2016)中規定,餐(飲)具中不得檢出大腸菌群。餐(飲)具中檢出大腸菌群的原因,可能是餐具清洗不徹底、消毒滅菌不徹底,也可能是操作人員或周圍環境不清潔,造成餐飲具二次污染。
另外,還有8批次餐飲具檢出陰離子合成洗滌劑(以十二烷基苯磺酸鈉計)和大腸菌群兩項不合格,分別為: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馮記熗鍋面飯店使用的1批次方盤、1批次小碗;新鄉市紅旗區九鍋一堂酸菜魚寶龍店使用的1批次大白盤;鄭州市鄭東新區白沙鎮瑞風路信陽人家飯店使用的1批次大煲盤、1批次小煲盤、1批次白盤、1批次青盤;封丘縣萍聚餐飲飯店使用的1批次小勺。
雪糕、藕粉羹、煎烤腸等檢出微生物污染問題
不合格食品中,有6批次檢出微生物污染問題。其中,3批次方便食品檢出霉菌項目不合格,分別為:平頂山市金籃子貿易有限公司雙豐店銷售的標稱山東多麥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1批次枸杞紅棗銀耳羹;平頂山市河南德信泉商貿有限公司德信泉生活廣場馨苑店銷售的標稱河南省方城縣樂惠食品有限公司委托山東歐麥多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1批次堅果藕粉羹;平頂山市河南德信泉商貿有限公司德信泉生活廣場馨苑店銷售的標稱河南省方城縣樂惠食品有限公司委托山東歐麥多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1批次桂花堅果藕粉羹。
霉菌是常見的真菌,在自然界中廣泛存在。受霉菌污染后會使產品腐敗變質,破壞產品的色、香、味,降低其食用價值。《GB 19640-2016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沖調谷物制品》規定,沖調谷物制品中霉菌應符合n=5,c=2,m=50,M=100CFU/g的要求。霉菌超標的原因,可能是原料或包裝材料受到霉菌污染,產品在生產加工過程中衛生條件控制不到位;還有可能與生產工器具等設備設施清洗消毒不到位或產品儲運條件不當等有關。
還有,周口市開發區鑫匯水產批發商行銷售的標稱河南雙潤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1批次雙潤煎烤腸檢出菌落總數不合格。
菌落總數是指示性微生物指標,用以反映食品的衛生狀況。根據《GB 2726-2016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熟肉制品》規定,熟肉制品(發酵肉制品類除外)中菌落總數應符合n=5,c=2,m=104,M=105CFU/g的要求。菌落總數超標原因可能是生產企業所使用的原輔料初始菌落數較高;也可能是生產加工過程中衛生條件控制不嚴格;還可能與產品包裝密封不嚴、儲運條件控制不當等有關。
另外,濟源小劉哥冷飲門市部銷售的標稱山東省巨野玉冰源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1批次網紅椰子灰(雪糕)檢出大腸菌群項目不合格;中牟縣九佰綜合超市銷售的標稱焦作市京焦食品飲料廠生產的1批次鐵鋅+鈣菊花晶(固體飲料)檢出菌落總數、霉菌兩項不合格。
除上述產品外,還有5批不合格食品為:濮陽市勝利市場素榮白條雞鋪銷售的1批次整雞檢出五氯酚酸鈉(以五氯酚計)不合格,經基層局調查,該產品涉嫌假冒;三門峽大友商貿有限公司銷售的標稱開封市卡麥迪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1批次唇香小麻花(咸香芝麻味)檢出過氧化值(以脂肪計)項目不合格;淇縣廟口鎮金太陽生活購物廣場銷售的1批次黑芝麻檢出酸價(以脂肪計)項目不合格;淇縣廟口鎮金太陽生活購物廣場銷售的標稱湯陰縣家園食品廠生產的1批次家園面包檢出防腐劑混合使用時各自用量占其最大使用量的比例之和不合格;鹿邑縣梅園生活賣場銷售的標稱焦作市云臺山礦泉水廠生產的1批次瓶裝飲用山泉水檢出亞硝酸鹽(以NO2-計)項目不合格。
河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針對抽檢發現的問題,對于不合格樣品涉及外省生產單位的,已按規定移送相應省級食品監管部門進行調查處理;對于不合格樣品涉及省內生產經營單位的,已要求鄭州、開封、平頂山、安陽、鶴壁、新鄉、焦作、濮陽、許昌、漯河、三門峽、南陽、周口、駐馬店、濟源等地市場監管部門對涉及單位依法處理,責令查清不合格產品的批次、數量、流向,召回不合格產品,采取下架等措施控制風險,分析原因進行整改,并依法予以查處。
河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關于42批次食品不合格情況的通告(2022年第31期)不合格樣品信息
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不合格產品信息
相關報道:河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關于42批次食品不合格情況的通告(2022年第31期)
本文由資訊中心編輯,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如需轉載,請聯系取得授權后轉載,請聯系網站客服。
相關報道:河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關于42批次食品不合格情況的通告(2022年第31期)
本文由資訊中心編輯,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如需轉載,請聯系取得授權后轉載,請聯系網站客服。
(文/云推小編)
打賞
免責聲明
- ?
- 本文為云推小編原創作品,作者: 云推小編。歡迎轉載,轉載請注明原文出處:http://www.lfxiangjie.com/news/show-14927.html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未對其內容進行核實,請讀者僅做參考,如若文中涉及有違公德、觸犯法律的內容,一經發現,立即刪除,作者需自行承擔相應責任。涉及到版權或其他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
0 條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