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新要求,澳大利亞各地的餐館、咖啡館和外賣店將很快不得不在菜單上貼上海鮮來源的標簽,以幫助消費者做出正確的購買決定。
澳大利亞自2018年以來,就要求海產品必須貼上原產國的標簽。最新指令將這一要求擴展到食品服務部門。
澳大利亞海鮮工業首席執行官Veronica Papacosta說:“我們希望看到的是菜單上識別的澳大利亞海鮮,就這么簡單。”
她說,對于進口海鮮,只需一個簡單的“i”來表示它是進口的,但菜單上有一個腳注,表示“I”表示進口。
“絕大多數情況下,我們聽到消費者在外出就餐時很難支持行業,因為他們根本分辨不出哪種海鮮是澳大利亞的。澳大利亞有66%的海鮮消費依靠進口,因此在食品服務方面向消費者清楚地提供此類信息對于讓他們保持供應鏈的透明度和選擇至關重要,”她說。
周一,澳大利亞政府撥款160萬澳元(100萬美元),用于2022-23年期間的標簽指令。
該國僅生產全球養殖大西洋鮭魚收成的2%。其產量的約70%,即約4.12億美元,在當地消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