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壽螺,這個名字聽起來富有美好寓意,但它帶來的不是福壽,而是“螺災”。由于具有超強的繁殖能力和環境適應能力,福壽螺能夠造成嚴重的農業與生態危害。
什么是福壽螺
福壽螺(學名:Pomacea canaliculata)是瓶螺科、瓶螺屬軟體動物,貝殼外觀與田螺相似。原產中美洲的熱帶和亞熱帶地區,廣泛分布于北美、亞洲、非洲等十多個國家,已成為世界性的外來入侵生物。2003年,原國家環保總局將其列入首批入侵我國的16種外來物種之一。
福壽螺的生活史
福壽螺生活史分為卵、幼螺、中螺、成螺4個時期,各個時期有著不同的生活習性和特征。
卵:雌螺受精后1~5天即在夜間產卵,每個卵群有3~5層,約200~1000粒。
幼螺:幼螺經30天左右的生長,口徑達5厘米左右,進入中螺期。
中螺:中螺經幾個月的發育即進入成螺期,成為性成熟的福壽螺。
成螺:成螺爬行體長3.5~6 厘米,殼近似圓盤形,一般具有5~6個螺層。 福壽螺與田螺的區別
成螺:成螺爬行體長3.5~6 厘米,殼近似圓盤形,一般具有5~6個螺層。 福壽螺與田螺的區別
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