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1月27日消息:截至2022年11月25日的一周,全球小麥價格下跌,主要因為近期俄羅斯小麥憑借低價優勢在出口市場攻城略地,迫使競爭對手價格也降低報價。不過美國和阿根廷小麥產區的嚴重干旱威脅作物單產潛力,澳大利亞洪澇威脅小麥產量和質量,制約小麥價格跌幅。
周五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3月軟紅冬小麥期約報收7.97美元/蒲,比一周前下跌3.04%。堪薩斯城期貨交易所(KCBT)的3月硬紅冬小麥期約報收9.12美元/蒲,比一周前下跌1.3%。明尼阿波利斯谷物交易所(MGEX)的3月硬紅春小麥期約報收9.5875美元/蒲,比一周前下跌1%。Euronext的2023年3月期約報收318.50歐元/噸,比一周前下跌0.8%;阿根廷小麥現貨報價為414美元/噸,比一周前下跌0.5%。周五ICE美元指數報收105.917點,比一周前下跌0.85%。
俄羅斯小麥價格最有競爭力,出口增長
今年俄羅斯小麥產量超過1億噸,出口供應龐大,促使俄羅斯出口商降價促銷,相對國際市場的折扣超過30美元/噸,提振出口前景改善。咨詢機構IKAR本周將2022/23年度俄羅斯小麥出口預測提高200萬噸,達到4400萬噸。美國農業部目前預計俄羅斯2022/23年度小麥產量為9100萬噸,比上年的7516萬噸提高21.1%。2022/23年度俄羅斯小麥出口量預計達到創紀錄的4,200萬噸,比上年的3300萬噸提高27.3%。
俄羅斯谷物聯盟(RGU)分析師主任艾琳娜·秋里娜更為樂觀,預計2022/23年度俄羅斯可能出口5000萬噸小麥。11月份俄羅斯可能出口約550萬噸小麥,比去年11月份提高112.8%。2022/23年度的頭5個月,俄羅斯將出口2290萬噸小麥,高于去年同期2170萬噸。秋里娜表示目前俄羅斯小麥是進口商的優先選擇,出口關稅下降也支持出口增長。盡管存在西方的隱形制裁,但是俄羅斯出口商已經適應在這種情況下出口。
美國冬小麥評級依然處于歷史同期最差水平
美國農業部作物進展周報顯示,截至11月20日,美國冬小麥出苗率為87%,去年同期85%,五年均值86%。冬小麥優良率為32%,和一周前持平,遠低于去年同期的445,也是1986年有記錄以來的同期最低值。11月20日,表層土壤墑情短缺到非常短缺比例從北達科他州的63%到內布拉斯加州的87%不等。冬小麥評級差劣率超過40%的小麥主產州包括科羅拉多州(52%)、堪薩斯州(40%)和內布拉斯加州(40%)。美國國家氣象局發布的6到10天展望顯示,11月28日至12月2日期間,北部平原和西部大部分地區的氣溫可能低于正常水平,澳洲制粉小麥供應將會減少
澳大利亞東部的洪水正在損害小麥質量,意味著全球制粉小麥供應短缺狀況可能進一步惡化。雖然澳麥收成可能龐大,但是暴雨和洪水可能導致數量龐大的小麥降為飼料等級,能夠用于制粉的小麥收成減少。澳洲東部的制粉小麥相對飼料小麥的溢價不斷擴大,并在本月創下歷史新高,這表明市場對小麥質量已經感到擔憂。澳大利亞作物預測公司(ACF)的官員詹姆斯·麥克斯韋表示,今年整個東海岸缺乏制粉質量的小麥。目前很難估計洪水對澳大利亞東部地區小麥質量的影響,因為天氣導致農民無法下田開始收割小麥。氣象機構Maxar稱,下周新南威爾士州各地的天氣將繼續多雨。此外,西澳州部分地區的降雨也放慢了收獲步伐。當地行業協會預測今年小麥將會豐收。美國農業部表示,本年度澳洲小麥出量仍可達到2600萬噸,幾乎是2019/20年度的三倍,當時干旱導致出口供應降低。
加拿大小麥豐產,質量理想,政府調高小麥出口預期今年加拿大小麥豐收,質量理想,有助于緩解澳麥受災的擔憂。加拿大谷物協會和加拿大谷物理事會聯合發布的2022年作物質量報告顯示,2022年的小麥收成中很大一部分被評為一等和二等,而且所有小麥品種的蛋白含量都很高。超過90%的西紅春小麥評為一等和二等,蛋白含量高于平均水平。80%的杜倫麥評為一等和二等,蛋白含量高于平均水平。99%的軟紅冬小麥評為一等和二等,降落值較高,質量理想。
加拿大農業部(AAFC)的11月份供需報告將小麥出口預期調高20萬噸,從10月份預測的2330萬噸調高到2350萬噸,庫存相應從620萬噸調低到600萬噸。產量維持不變,仍為3470萬噸,高于上年的2230萬噸。加拿大統計局將在下周五(12月2日)發布供需報告。
阿根廷小麥減產,促使巴西轉向其他供應國
今年阿根廷小麥產量受到嚴重干旱以及多場霜凍的損害,近期羅薩里奧谷物交易所將2022/23年度小麥產量預估下調至1180萬噸,小麥出口預估下調到650萬噸,低于之前預測的700萬噸,遠低于平均水平1170萬噸。布宜諾斯艾利斯谷物交易所將阿根廷小麥產量調低到1240萬噸,作為對比,本年度初期估計產量為2050萬噸,2021/22年度的小麥產量為2250萬噸。由于小麥預期大幅降低,阿根廷政府已經允許出口商將履行合同時間最長推遲365天,以確保國內供應充足。這已經導致鄰國巴西轉向其他供應國,該國東北部地區的面粉加工廠已經開始采購俄羅斯小麥,未來幾個月將有7船俄羅斯小麥抵達巴西。
中國積極采購法國小麥
上周初有消息稱中國進口商訂購了兩船法國小麥,隨后又有新的交易,使得中國訂購的法國小麥數量達到幾十萬噸。有消息稱中國買入7到8船巴拿馬型貨輪裝運的法國小麥,數量約為40萬到50萬噸,也有交易商稱中國可能預定多達10船小麥,相當于60萬到70萬噸,大部分將在12月份裝運。這可能反映出中國買家想要在2022年底用完進口配額,而澳大利亞小麥近期供應受到多雨天氣的損害,雨水減緩了澳麥收獲,并引起了對澳麥質量的擔憂。中國國內小麥價格高企,也有助于推動進口需求增長。
中國海關總署的數據顯示,10月份中國小麥進口量為124萬噸,高于9月份的53萬噸,比去年10月提高157.4%。1至10月小麥進口量為787萬噸,同比減少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