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廣西市場監管部門圍繞更好滿足企業和群眾辦事需求,持續加大食品經營領域“放管服”改革力度,在“寬進”上創新驅動,在“嚴管”中同向發力,在保障食品安全的前提下充分激發市場活力,實現食品流通經營主體快速增長。截至目前,全區實有食品流通經營主體(含持證照及備案)達到43.99萬戶,較去年增長7.69%。全區流通環節未發生食品安全事故和重大食品安全輿情事件。
推行許可審批全程電子化模式,實現審批辦理“一次不跑”
全區食品經營許可電子證書申請、備案受理、審核、發證全流程均可在廣西數字政務一體化平臺(桂通辦)上電子化操作,減少紙質審批的繁瑣流程,提升許可工作便利化、智能化水平,降低市場主體辦事成本,實現食品經營者辦證“足不出戶”“一次不跑”。推行食品經營許可電子證書以來,全區累計發放電子許可證25.71萬戶,審批時限從7個工作日壓縮至最快當天辦結。目前,全區各地已逐步實現食品經營“電子證照”(營業執照、食品經營許可證等)在政務服務場景、電商平臺等商業活動場景的亮照亮證應用。
加大簡政放權力度,推行市場主體“一照準營”
實行審批改備案,2021年7月,在全國率先啟動僅銷售預包裝食品許可改備案工作,明確經營者同步辦理市場主體登記和僅銷售預包裝食品備案,采集信息完成備案手續,依法獲得營業執照后合法經營。同時,依法將備案權限下放廣西自貿試驗區南寧、欽州、崇左三個片區實施,實現“片區事片區辦”。截至2022年11月底,全區現有僅銷售預包裝食品備案16.82萬戶,備案數較去年增長145.55%。
加大放權力度,釋放改革紅利,參與出臺《廣西食品安全條例》,牽頭制定并印發配套文件《廣西壯族自治區小食雜店認定標準及登記管理辦法(試行)》。截至目前,全區已有1.46萬戶小食雜店經營者實現“持照”合法經營。
實施包容審慎監管,試行食品經營新業態“一市一證”
對自動售貨機等食品經營新業態、新模式實施包容審慎監管,在全國率先試行自動售貨設備“一市一證”便民政策,同一經營主體在同一設區市跨區域經營的多臺自動售貨機只需辦理一張食品經營許可證,破除“準入不準營”門檻。出臺《加強食品自動售貨經營監管》等指導性工作文件,從市場準入、過程管理、事中事后監管三個方面規范新業態食品經營行為,預防違法違規風險,助力食品經營新業態健康有序發展。
提升事中事后監管效能,實行風險分級“靶向監管”
依托大數據、信息化技術推進食品銷售風險評估、風險分類和風險管理,按照市場巡查情況及潛在的食品安全風險科學確定經營者風險等級,合理分配抽查頻次,讓監管對違法失信者“無處不在”,對誠信守法者“無事不擾”,強化屬地監管責任,有效提升監管靶向性,充分釋放市場活力。全區在食品安全“守底線、查隱患、保安全”專項行動中全面排查食品流通經營主體,發現并處置問題隱患1.3萬個,完成風險分級評定率99%,調高風險等級169戶,開展責任約談105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