訊 2022年12月30日,山西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公布了2022年第40期食品抽檢信息,抽檢的保健食品、餅干、餐飲食品、茶葉及相關制品、炒貨食品及堅果制品、蛋制品、淀粉及淀粉制品、調味品等25大類食品738批次樣品中,有13批次檢出不合格。
近半數不合格食品檢出農獸藥殘留問題 不合格食品中,有6批次食品檢出農獸藥殘留問題,約占所有不合格樣品的一半。其中,甜椒、韭菜、香蕉等檢出農藥殘留超標,分別為:平定縣集敏蔬菜經營部銷售的甜椒檢出噻蟲胺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太原市萬柏林區大凱食品經銷部銷售的韭菜(韭菜)檢出腐霉利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沁源縣華都購物廣場有限公司融匯商廈店銷售的韭菜檢出乙酰甲胺磷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平陸縣圣人澗鎮鑫樂福商店銷售的香蕉檢出吡蟲啉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 根據《GB 2763-2021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農藥最大殘留限量》規定,噻蟲胺在茄果類蔬菜(番茄除外)中的最大殘留限量為0.05mg/kg;韭菜中腐霉利的最大殘留限量為0.2mg/kg,乙酰甲胺磷的最大殘留限量為0.02mg/kg;香蕉中吡蟲啉的最大殘留限量為0.05mg/kg。 還有,沁縣秀全肉食店銷售的羊肉檢出氯霉素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 氯霉素是一種殺菌劑,也是高效廣譜的抗生素。《食品動物中禁止使用的藥品及其他化合物清單》(農業農村部公告第250號)中規定,氯霉素為食品動物中禁止使用的藥品(食品動物中不得檢出)。 另外,沁源縣沁河鎮倫寬鮮肉店銷售的雞塊檢出五氯酚酸鈉(以五氯酚計)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 五氯酚及其鈉鹽既是高效的抗菌劑和木材防腐劑,也是良好的除草劑、殺菌劑。《食品動物中禁止使用的藥品及其他化合物清單》(農業農村部公告第 250 號)中規定,五氯酚酸鈉為食品動物中禁止使用的藥品(動物性食品中不得檢出)。 2批次食品檢出食品添加劑使用問題 不合格食品中,有2批次食品檢出食品添加劑使用問題,分別為:左權縣好又多超市有限公司銷售的、標稱左權縣薯天下食品加工廠生產的土豆粉(濕粉條)檢出山梨酸及其鉀鹽(以山梨酸計)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原平市果端早點小吃銷售的油條檢出鋁的殘留量(干樣品,以Al計)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 苯甲酸及其鈉鹽是食品工業中常用的一種防腐劑,對霉菌、酵母和細菌有較好的抑制作用。《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GB 2760-2014) 規定,苯甲酸及其鈉鹽(以苯甲酸計)在粉絲粉條食品中不得使用。 硫酸鋁鉀(又名鉀明礬)、硫酸鋁銨(又名銨明磯)是食品加工中常用的膨松劑和穩定劑,使用后會產生鋁殘留。《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GB 2760-2014)中規定,硫酸鋁鉀(鉀明礬)、硫酸鋁氨(銨明礬)在油炸面制品中鋁的殘留量(干樣品,以 Al 計)最大限量值為 100 mg/kg。 2批次食醋檢出總酸、不揮發酸不合格 不合格食品中,有2批次食醋檢出總酸、不揮發酸不合格,分別為:嵐縣億鑫昌商貿有限公司銷售的、標稱來孝義市寓祥釀造廠生產的山西陳醋(食醋),其中總酸(以乙酸計)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隰縣永順食品醋業有限公司生產的老陳醋(釀造食醋),其中不揮發酸(以乳酸計)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 總酸是食醋的品質指標,是反映產品特色的重要特征性指標之一。對釀造食醋來說,酸度越高說明發酵程度越高,食醋的酸味也就越濃,質量也就越好。《釀造食醋》(GB/T 18187-2000)中規定,釀造食醋中總酸應不低于3.50g/100mL。 不揮發酸是食醋中總酸的一種,以乳酸為主,可以使食醋的酸味綿長,柔軟可口。《釀造食醋》(GB/T 18187-2000)中規定,固態發酵食醋中的不揮發酸(以乳酸計)應不少于0.50g/100mL。不揮發酸含量不足,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食醋的口感和風味。造成不會發酸不合格的原因,可能是生產加工過程中發酵工藝控制不當。 除上述產品外,還有3批次不合格食品為:隰縣康源天然水有限公司生產的康源天然純凈水,其中電導率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山西和諧百貨有限公司銷售的、標稱山西家家利物流配送有限公司生產的黃豆腐竹、黑豆腐竹(分裝),其中蛋白質均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 針對抽檢中發現的不合格產品,山西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已督導市級市場監管部門按照相關法律法規依法處理。消費者如果在市場上發現被通報的不合格食品,可撥打12315投訴舉報。 山西省市場監督管理局2022年第40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信息通告不合格樣品信息
食品監督抽檢不合格產品信息.xls
相關報道:山西省市場監督管理局2022年第40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信息通告
本文由資訊中心編輯,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如需轉載,請聯系取得授權后轉載,請聯系網站客服。
近半數不合格食品檢出農獸藥殘留問題 不合格食品中,有6批次食品檢出農獸藥殘留問題,約占所有不合格樣品的一半。其中,甜椒、韭菜、香蕉等檢出農藥殘留超標,分別為:平定縣集敏蔬菜經營部銷售的甜椒檢出噻蟲胺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太原市萬柏林區大凱食品經銷部銷售的韭菜(韭菜)檢出腐霉利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沁源縣華都購物廣場有限公司融匯商廈店銷售的韭菜檢出乙酰甲胺磷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平陸縣圣人澗鎮鑫樂福商店銷售的香蕉檢出吡蟲啉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 根據《GB 2763-2021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農藥最大殘留限量》規定,噻蟲胺在茄果類蔬菜(番茄除外)中的最大殘留限量為0.05mg/kg;韭菜中腐霉利的最大殘留限量為0.2mg/kg,乙酰甲胺磷的最大殘留限量為0.02mg/kg;香蕉中吡蟲啉的最大殘留限量為0.05mg/kg。 還有,沁縣秀全肉食店銷售的羊肉檢出氯霉素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 氯霉素是一種殺菌劑,也是高效廣譜的抗生素。《食品動物中禁止使用的藥品及其他化合物清單》(農業農村部公告第250號)中規定,氯霉素為食品動物中禁止使用的藥品(食品動物中不得檢出)。 另外,沁源縣沁河鎮倫寬鮮肉店銷售的雞塊檢出五氯酚酸鈉(以五氯酚計)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 五氯酚及其鈉鹽既是高效的抗菌劑和木材防腐劑,也是良好的除草劑、殺菌劑。《食品動物中禁止使用的藥品及其他化合物清單》(農業農村部公告第 250 號)中規定,五氯酚酸鈉為食品動物中禁止使用的藥品(動物性食品中不得檢出)。 2批次食品檢出食品添加劑使用問題 不合格食品中,有2批次食品檢出食品添加劑使用問題,分別為:左權縣好又多超市有限公司銷售的、標稱左權縣薯天下食品加工廠生產的土豆粉(濕粉條)檢出山梨酸及其鉀鹽(以山梨酸計)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原平市果端早點小吃銷售的油條檢出鋁的殘留量(干樣品,以Al計)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 苯甲酸及其鈉鹽是食品工業中常用的一種防腐劑,對霉菌、酵母和細菌有較好的抑制作用。《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GB 2760-2014) 規定,苯甲酸及其鈉鹽(以苯甲酸計)在粉絲粉條食品中不得使用。 硫酸鋁鉀(又名鉀明礬)、硫酸鋁銨(又名銨明磯)是食品加工中常用的膨松劑和穩定劑,使用后會產生鋁殘留。《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GB 2760-2014)中規定,硫酸鋁鉀(鉀明礬)、硫酸鋁氨(銨明礬)在油炸面制品中鋁的殘留量(干樣品,以 Al 計)最大限量值為 100 mg/kg。 2批次食醋檢出總酸、不揮發酸不合格 不合格食品中,有2批次食醋檢出總酸、不揮發酸不合格,分別為:嵐縣億鑫昌商貿有限公司銷售的、標稱來孝義市寓祥釀造廠生產的山西陳醋(食醋),其中總酸(以乙酸計)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隰縣永順食品醋業有限公司生產的老陳醋(釀造食醋),其中不揮發酸(以乳酸計)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 總酸是食醋的品質指標,是反映產品特色的重要特征性指標之一。對釀造食醋來說,酸度越高說明發酵程度越高,食醋的酸味也就越濃,質量也就越好。《釀造食醋》(GB/T 18187-2000)中規定,釀造食醋中總酸應不低于3.50g/100mL。 不揮發酸是食醋中總酸的一種,以乳酸為主,可以使食醋的酸味綿長,柔軟可口。《釀造食醋》(GB/T 18187-2000)中規定,固態發酵食醋中的不揮發酸(以乳酸計)應不少于0.50g/100mL。不揮發酸含量不足,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食醋的口感和風味。造成不會發酸不合格的原因,可能是生產加工過程中發酵工藝控制不當。 除上述產品外,還有3批次不合格食品為:隰縣康源天然水有限公司生產的康源天然純凈水,其中電導率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山西和諧百貨有限公司銷售的、標稱山西家家利物流配送有限公司生產的黃豆腐竹、黑豆腐竹(分裝),其中蛋白質均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 針對抽檢中發現的不合格產品,山西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已督導市級市場監管部門按照相關法律法規依法處理。消費者如果在市場上發現被通報的不合格食品,可撥打12315投訴舉報。 山西省市場監督管理局2022年第40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信息通告不合格樣品信息
相關報道:山西省市場監督管理局2022年第40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信息通告
本文由資訊中心編輯,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如需轉載,請聯系取得授權后轉載,請聯系網站客服。
(文/云推小編)
打賞
免責聲明
- ?
- 本文為云推小編原創作品,作者: 云推小編。歡迎轉載,轉載請注明原文出處:http://www.lfxiangjie.com/news/show-18760.html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未對其內容進行核實,請讀者僅做參考,如若文中涉及有違公德、觸犯法律的內容,一經發現,立即刪除,作者需自行承擔相應責任。涉及到版權或其他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
0 條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