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以“提振消費信心”為主題的“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到來之際,南昌市市場監管局梳理了消費維權典型案例面向社會予以公布,旨在凝聚經營者共識,發揮行業自律力量,自覺遵守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努力為消費者提供滿意服務,共同營造和諧美好的消費經營環境。食品領域案例如下:
# 案例六 #
虛假宣傳不可取 食品包裝有要求
案情簡介: 2022年12月接到消費者左先生投訴,稱2022年12月3日在南昌某茶文化有限公司的抖音直播間購買了一款名為“如意”的老白茶,消費金額為188元。消費者左先生收到貨后,發現該產品的產品包裝是嶄新的包裝,一點也沒有老包裝的痕跡,也沒有老白茶年份和生產日期,不符合直播廣告說的“老白茶”的承諾,有誤導夸大宣傳的不實言論。與商家溝通,商家解釋稱原料的生產日期就是產品的生產日期。這種說法很容易對消費者產生誤導,故提出退款。 調查經過及結果: 經調查,得知,商家經營的“如意”老白茶外包裝未標注生產日期,消費者左先生收到的商品經過拆包分裝,所以未嚴格遵守食品包裝要求。經調解,達成一致,商家同意向消費者退貨退款并道歉,消費者表示滿意。同時,責令商家此批次整改,下架,并宣讀了有關法律法規。 案例評析: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法》第六十條:預包裝食品的包裝上應當有標簽。標簽應當標明下列事項:(一)名稱、規格、凈含量、生產日期;第六十八條:食品經營者銷售散裝食品,應當在散裝食品的容器、外包裝上標明食品的名稱、生產日期或者生產批號、保質期以及生產經營者名稱、地址、聯系方式等內容。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八條規定:消費者享有知悉其購買、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務的真實情況的權利。消費者有權根據商品或者服務的不同情況,要求經營者提供商品的價格、產地、生產者、用途、性能、規格、等級、主要成份、生產日期、有效期限、檢驗合格證明、使用方法說明書、售后服務,或者服務的內容、規格、費用等有關情況。 稿源 | 消保委秘書處
案情簡介: 2022年12月接到消費者左先生投訴,稱2022年12月3日在南昌某茶文化有限公司的抖音直播間購買了一款名為“如意”的老白茶,消費金額為188元。消費者左先生收到貨后,發現該產品的產品包裝是嶄新的包裝,一點也沒有老包裝的痕跡,也沒有老白茶年份和生產日期,不符合直播廣告說的“老白茶”的承諾,有誤導夸大宣傳的不實言論。與商家溝通,商家解釋稱原料的生產日期就是產品的生產日期。這種說法很容易對消費者產生誤導,故提出退款。 調查經過及結果: 經調查,得知,商家經營的“如意”老白茶外包裝未標注生產日期,消費者左先生收到的商品經過拆包分裝,所以未嚴格遵守食品包裝要求。經調解,達成一致,商家同意向消費者退貨退款并道歉,消費者表示滿意。同時,責令商家此批次整改,下架,并宣讀了有關法律法規。 案例評析: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法》第六十條:預包裝食品的包裝上應當有標簽。標簽應當標明下列事項:(一)名稱、規格、凈含量、生產日期;第六十八條:食品經營者銷售散裝食品,應當在散裝食品的容器、外包裝上標明食品的名稱、生產日期或者生產批號、保質期以及生產經營者名稱、地址、聯系方式等內容。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八條規定:消費者享有知悉其購買、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務的真實情況的權利。消費者有權根據商品或者服務的不同情況,要求經營者提供商品的價格、產地、生產者、用途、性能、規格、等級、主要成份、生產日期、有效期限、檢驗合格證明、使用方法說明書、售后服務,或者服務的內容、規格、費用等有關情況。 稿源 | 消保委秘書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