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京財經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陸穎健教授團隊與韓國國立交通大學Yuk Hyun-Gyun副教授聯合在國際權威學術頂級期刊《Comprehensive Reviews in Food Science and Food Safety》(IF=12.81)在線發表了題為“Combating biofilms of foodborne pathogens with bacteriocins bylactic acid bacteria in food industry”的綜述論文。該論文以南京財經大學為第一單位,龐心怡博士為第一作者。
大多數食源性致病菌在生長過程均可產生生物膜。食品接觸表面生物膜的生長可導致食品的反復交叉污染,帶來嚴重的安全危害和經濟損失。由于生物膜細胞對傳統消毒劑具有極強的抗性,致病菌通常具有較強的生存能力。因此,開發抑制生物膜的形成、清除預先形成的生物膜的天然替代品成為近年來抗致病菌的研究熱點。乳酸菌(LAB)產生的細菌素是核糖體合成的抗菌肽,是天然抗菌劑的重要來源,具有綠色、安全的優點。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研究發現細菌素擁有對常見致病菌(單核細胞增生李斯特菌、金黃色葡萄球菌、沙門氏菌和大腸桿菌等)生物膜的抗性。本綜述系統地概述和評估了 LAB 細菌素在控制食品接觸表面食源性致病菌的抗生物膜特性,具體討論了產生細菌素的LAB 菌屬/菌種、活性范圍、測試方式(抑制和清除)和表面材料的影響,并探討了細菌素抗生物膜的機制。研究結果表明,具有生物膜抗性的細菌素主要是由乳球菌、乳桿菌、腸球菌和片球菌產生。細菌素以劑量依賴性方式有效抑制生物膜的形成,但難以破壞預先形成的生物膜。細菌素對生物膜的抗性可能是抗菌、對細胞表面疏水性的干擾以及調控生物膜和群體感應相關基因共同作用的結果。通過與其他抗菌劑的協同組合、構建納米復合物和生物工程的手段有助于增強細菌素的抗生物膜活性。本綜述概述了食品加工環境中LAB 細菌素在抑制細菌生物膜方面的潛力和應用,有助于開發和廣泛使用細菌素作為一種有前途的抗生物膜制劑。
原文鏈接:http://doi.org/10.1111/1541-4337.12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