訊 2023年第一季度,中國港澳臺地區、美國、韓國、歐盟、日本、澳大利亞、加拿大對中國大陸出口食品預警376批次。利用自主研發的食品安全抽檢查詢分析系統,對2023年第一季度預警抽檢情況進行匯總,并分別對通報預警產品數量較多的美國、韓國、歐盟、日本四個國家、組織以及港澳臺地區的產品進行分析,以供行業參考。
1. 數據概況
通過統計可以看出,2023年1月至3月,美國通報對華預警產品數量最多,其次是韓國,詳細產品數量見圖1。
圖1 2023年第一季度各國家、組織及地區預警產品通報數量及占比統計圖 2. 美國對華預警 2023年第一季度,美國通報對華預警產品共計200批次。主要涉及蔬菜及其制品、飲料、水產及其制品、糖果和巧克力制品品類。美國對華預警產品品類占比見圖2。
圖2 美國對華預警產品占比 美國對華預警產品主要不合格原因是標簽標識不規范和產品腐爛等,詳細不合格原因見圖3。
圖3 美國對華預警產品不合格原因占比 3. 韓國對華預警 2023年第一季度,韓國通報對華預警產品共計80批次。主要為食品相關產品、蔬菜及其制品、調味品。韓國對華預警產品品類占比見圖4。
圖4 韓國對華預警產品占比 韓國對華預警產品主要不合格原因是違規使用脫氫乙酸及其鈉鹽和總溶出量不合格等,詳細不合格原因見圖5。(由于具體不合格原因數量較多,排名30之外的均歸為其他)
圖5 韓國對華預警產品不合格原因數量及占比 4. 日本對華預警 2023年第一季度,日本通報對華預警產品共計36批次。主要為食品相關產品、糧食及其制品、調味品。日本對華預警產品品類占比見圖6。
圖6 日本對華預警產品占比 日本對華預警產品不合格原因主要是蒸發殘渣不合格、黃曲霉毒素超標等,詳細不合格原因見圖7。
圖7 日本對華預警產品原因數量及占比 5. 歐盟對華預警 2023年第一季度,歐盟通報對華預警產品共計32批次。其中,食品相關產品占較大比重。歐盟對華預警產品品類占比見圖8。
圖8 歐盟對華預警產品占比 歐盟對華預警產品不合格原因主要是產品含有未經授權的成分,詳細不合格原因見圖9。
圖9 歐盟對華預警產品不合格原因數量及占比 6. 港澳臺地區預警 港澳臺地區對大陸預警產品共計186批次,共11類產品。預警數量最多的是食品相關產品,為70批次,占總品類的37.63%。各品類占比詳見圖10。
圖10 港澳臺地區預警產品分類占比 港澳臺地區預警產品主要不合格原因是蒸發殘渣不合格,詳細不合格原因見圖11。
圖11 港澳臺地區預警產品原因數量及占比 7. 澳大利亞對華預警 2023年第一季度,澳大利亞通報對華預警產品共計4批次。均為蔬菜及其制品。 澳大利亞對華預警產品不合格原因是農藥殘留超標,詳細不合格原因見圖12。
圖12 澳大利亞對華預警產品原因數量及占比 8.總結 從我國主要出口貿易國家、組織和地區的預警通報來看,被預警的主要產品品類為食品相關產品、蔬菜及其制品和糧食及其制品等,通報原因包括質量指標不合格、農藥殘留超標、違規使用食品添加劑、微生物超標和產品資料不全等。建議出口企業研究掌握所出口國家、組織和地區的食品相關政策法規,關注動態變化,尤其是各類危害物限量要求,做好出口檢驗,以確保各項指標符合其要求。.xgxw p a{color:#0000FF;}
.xgxw{padding-left:40px;}
.xgxw h1{font-size:16px;margin:5px 0px;}
圖1 2023年第一季度各國家、組織及地區預警產品通報數量及占比統計圖 2. 美國對華預警 2023年第一季度,美國通報對華預警產品共計200批次。主要涉及蔬菜及其制品、飲料、水產及其制品、糖果和巧克力制品品類。美國對華預警產品品類占比見圖2。
圖2 美國對華預警產品占比 美國對華預警產品主要不合格原因是標簽標識不規范和產品腐爛等,詳細不合格原因見圖3。
圖3 美國對華預警產品不合格原因占比 3. 韓國對華預警 2023年第一季度,韓國通報對華預警產品共計80批次。主要為食品相關產品、蔬菜及其制品、調味品。韓國對華預警產品品類占比見圖4。
圖4 韓國對華預警產品占比 韓國對華預警產品主要不合格原因是違規使用脫氫乙酸及其鈉鹽和總溶出量不合格等,詳細不合格原因見圖5。(由于具體不合格原因數量較多,排名30之外的均歸為其他)
圖5 韓國對華預警產品不合格原因數量及占比 4. 日本對華預警 2023年第一季度,日本通報對華預警產品共計36批次。主要為食品相關產品、糧食及其制品、調味品。日本對華預警產品品類占比見圖6。
圖6 日本對華預警產品占比 日本對華預警產品不合格原因主要是蒸發殘渣不合格、黃曲霉毒素超標等,詳細不合格原因見圖7。
圖7 日本對華預警產品原因數量及占比 5. 歐盟對華預警 2023年第一季度,歐盟通報對華預警產品共計32批次。其中,食品相關產品占較大比重。歐盟對華預警產品品類占比見圖8。
圖8 歐盟對華預警產品占比 歐盟對華預警產品不合格原因主要是產品含有未經授權的成分,詳細不合格原因見圖9。
圖9 歐盟對華預警產品不合格原因數量及占比 6. 港澳臺地區預警 港澳臺地區對大陸預警產品共計186批次,共11類產品。預警數量最多的是食品相關產品,為70批次,占總品類的37.63%。各品類占比詳見圖10。
圖10 港澳臺地區預警產品分類占比 港澳臺地區預警產品主要不合格原因是蒸發殘渣不合格,詳細不合格原因見圖11。
圖11 港澳臺地區預警產品原因數量及占比 7. 澳大利亞對華預警 2023年第一季度,澳大利亞通報對華預警產品共計4批次。均為蔬菜及其制品。 澳大利亞對華預警產品不合格原因是農藥殘留超標,詳細不合格原因見圖12。
圖12 澳大利亞對華預警產品原因數量及占比 8.總結 從我國主要出口貿易國家、組織和地區的預警通報來看,被預警的主要產品品類為食品相關產品、蔬菜及其制品和糧食及其制品等,通報原因包括質量指標不合格、農藥殘留超標、違規使用食品添加劑、微生物超標和產品資料不全等。建議出口企業研究掌握所出口國家、組織和地區的食品相關政策法規,關注動態變化,尤其是各類危害物限量要求,做好出口檢驗,以確保各項指標符合其要求。
相關報道
歐盟食品快速預警系統知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