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5月20日“世界蜜蜂日”,哥斯達黎加環保組織“Bloque Verde”呼吁加強對蜜蜂的保護,禁止使用氟蟲腈和新煙堿類農藥,這些農藥已造成大量蜜蜂中毒和死亡,對生物多樣性造成不可逆轉的損害,并污染了生態系統。
哥斯達黎加《國家報》報道,哥斯達黎加全國養蜂業促進會的數據顯示,2010年至2020年期間,因蜜蜂數量減少,僅在洛斯桑托斯地區(Los Santos)就有2200個蜂箱被閑置;2020年,大約有30起大規模的蜜蜂中毒事件和大約1億只蜜蜂死亡的記錄。如果2020年的蜜蜂死亡率繼續保持下去,2035年,哥斯達黎加境內可能將無蜜蜂。
據悉,自2019年起,哥斯達黎加最高法院憲法法庭命令農業和畜牧業部(MAG)就含有新煙堿等成分的農藥對健康、環境和蜜蜂的影響進行科學研究。2022年,衛生部(Salud)、MAG、環境與能源部(MINAE)發布了一項技術建議,建議禁止使用氟蟲腈。目前,氟蟲腈已在全球30多個國家被禁用,被認為對蜜蜂等昆蟲和農業生態系統具有高度危害。
然而,在2022年11月,政府發布了第43767-S-MINAE號行政法令,只禁止了氟蟲腈在工業等方面的用途,并未限制其農業用途,也就意味著法律無法起到保護蜜蜂的作用。
蜜蜂對于生態系統十分重要,根據聯合國的資料,世界上80%的開花植物由昆蟲授粉,最重要的糧食作物中有87種也需要授粉,蜜蜂則是最重要的授粉者。在全球107種作物中,約有90%由蜜蜂授粉。
哥斯達黎加國立大學熱帶昆蟲研究中心(CINAT)的數據顯示,哥斯達黎加有650多種蜜蜂,其中58種是本地無刺蜂,它們是保護熱帶生態系統多樣性的關鍵,也保障著糧食安全和生產。此外,全國有1500個家庭直接或間接依靠養蜂為生。哥斯達黎加國會2020年通過了一項法律,宣布養蜂為“公共利益”,并設立了“國家蜜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