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曲靖市緊緊圍繞“保安全、惠民生、促發展”中心任務,以創建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為契機,嚴格落實“四個最嚴”要求,堅持源頭嚴防、過程嚴管、風險嚴控,全面筑牢“五道防線”,積極有效防范食品安全事故。2022年,全市沒有發生系統性、區域性食品安全風險,沒有發生較大等級以上食品安全事故,守住了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提升治理能力
當好社會共治“助推劑” 建立健全四個體系,嚴格落實食品安全“兩個責任”??椑?ldquo;責任網”。制定黨政領導干部食品安全責任清單,全市8948名干部包保76172個食品生產經營主體,100%簽訂食品安全責任與任務承諾書,形成層層抓落實的責任體系??椉?ldquo;保障網”。強化部門協作配合,明確“三張清單+一項承諾書”,縣、鄉兩級組建了1326人的村、社區食品安全協管員隊伍,充分發揮基層食品安全“一專三員”作用,織密基層網格化防線。織密“應急網”。建立由市場監管、公安、教育、衛健等多部門組成的食品安全應急體系,聚焦實戰處置,全面提升應急處置能力。2022年全省食品安全事故應急演練在曲靖高質量舉辦,演練首次以“實兵、實裝、實情”方式驗證云南市場監管“應急指揮平臺”的指揮調度功能,為全省智慧化調度處置提供了示范案例。
強化安全監管
當好行業規范“催化劑” 堅持以示范創建為引領,突出監管重點、難點,壓實企業主體責任。強基礎提升監管能力。為9個縣(市、區)、108個監管所配備食品快速檢測車和標準執法裝備。建成市級和宣威、羅平3個檢測中心,食品抽檢量從2016年的3415批增至2022年的26426批,每千人達到4.8批,居全省第一。沾益、陸良、富源三地建成專業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中心,檢疫檢驗不合格產品全部實現無害化處理。中心城區310余戶大型餐飲單位納入智慧監管平臺,對餐廚垃圾實行全過程監管,嚴防“地溝油”回流餐桌。壓責任助企提質增效。嚴格落實網格化監管、“雙隨機、一公開”等監管措施,實行“紅黑”名單管理、守信聯合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倒逼企業落實主體責任。全市已有6.17萬戶企業接入食品網格化監管系統,169戶企業納入“云智溯”監管平臺,430家規?;G色食品生產經營企業納入國家追溯平臺。截至目前,已認定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生產基地9個,創建“綠色食品牌”產業基地267個,位列全省第一。全市規模以上食品加工企業達35家,實現營業收入26億元,全市規模以上農副食品加工企業達74家,實現營業收入67.5億元。抓重點推動全程監管。深入開展“凈餐館”“管集市”、民生領域案件查辦“鐵拳行動”等專項行動。已有1.68萬戶餐飲單位實現“凈餐館”達標,1.77萬戶餐飲單位完成“明廚亮灶”建設。建成四星級以上農貿市場59個,城鄉居民食品安全滿意度從創建前的43分提升至84.69分,食品安全工作連續多年被省級考核評定為A級等次,有力提升了監管的針對性、有效性。 把控問題導向
當好責任落實“強化劑” 深化農產品治理安全示范市創建工作成果,推動食品安全工作再上新臺階。深入推進“兩個責任”落地落實。深入開展“鐵拳”“春蕾”“利劍”“四個最嚴”等專項行動,2021年以來,查辦食品行政違法案件3542件,破獲食品刑事案件166起,辦理公益訴訟案件284起,嚴厲打擊了食品安全違法犯罪行為。持續推進“綜合治理”抓牢抓實。在“食安心”“守、查、保”“昆侖2022”等專項行動中,查辦食品行政案件1332件、刑事案件8起,完成食品抽檢26426批次,形成食品安全共治共享工作格局。鞏固推進“宣傳網絡”抓緊抓細。通過融媒體中心、報刊、快手公眾號、鄉村大喇叭等平臺,廣泛發布食品安全信息,推動食品安全宣傳“廣覆蓋、多形式、重實效”。累計走訪入戶宣傳92萬余戶次,發布公告84期、音(視)頻信息83萬條,發布消費提醒48263條,發放宣傳圖冊、海報154萬份,開展“問政食安”訪談16期,持續提升群眾食品安全知曉率和滿意度。
當好社會共治“助推劑” 建立健全四個體系,嚴格落實食品安全“兩個責任”??椑?ldquo;責任網”。制定黨政領導干部食品安全責任清單,全市8948名干部包保76172個食品生產經營主體,100%簽訂食品安全責任與任務承諾書,形成層層抓落實的責任體系??椉?ldquo;保障網”。強化部門協作配合,明確“三張清單+一項承諾書”,縣、鄉兩級組建了1326人的村、社區食品安全協管員隊伍,充分發揮基層食品安全“一專三員”作用,織密基層網格化防線。織密“應急網”。建立由市場監管、公安、教育、衛健等多部門組成的食品安全應急體系,聚焦實戰處置,全面提升應急處置能力。2022年全省食品安全事故應急演練在曲靖高質量舉辦,演練首次以“實兵、實裝、實情”方式驗證云南市場監管“應急指揮平臺”的指揮調度功能,為全省智慧化調度處置提供了示范案例。
強化安全監管
當好行業規范“催化劑” 堅持以示范創建為引領,突出監管重點、難點,壓實企業主體責任。強基礎提升監管能力。為9個縣(市、區)、108個監管所配備食品快速檢測車和標準執法裝備。建成市級和宣威、羅平3個檢測中心,食品抽檢量從2016年的3415批增至2022年的26426批,每千人達到4.8批,居全省第一。沾益、陸良、富源三地建成專業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中心,檢疫檢驗不合格產品全部實現無害化處理。中心城區310余戶大型餐飲單位納入智慧監管平臺,對餐廚垃圾實行全過程監管,嚴防“地溝油”回流餐桌。壓責任助企提質增效。嚴格落實網格化監管、“雙隨機、一公開”等監管措施,實行“紅黑”名單管理、守信聯合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倒逼企業落實主體責任。全市已有6.17萬戶企業接入食品網格化監管系統,169戶企業納入“云智溯”監管平臺,430家規?;G色食品生產經營企業納入國家追溯平臺。截至目前,已認定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生產基地9個,創建“綠色食品牌”產業基地267個,位列全省第一。全市規模以上食品加工企業達35家,實現營業收入26億元,全市規模以上農副食品加工企業達74家,實現營業收入67.5億元。抓重點推動全程監管。深入開展“凈餐館”“管集市”、民生領域案件查辦“鐵拳行動”等專項行動。已有1.68萬戶餐飲單位實現“凈餐館”達標,1.77萬戶餐飲單位完成“明廚亮灶”建設。建成四星級以上農貿市場59個,城鄉居民食品安全滿意度從創建前的43分提升至84.69分,食品安全工作連續多年被省級考核評定為A級等次,有力提升了監管的針對性、有效性。 把控問題導向
當好責任落實“強化劑” 深化農產品治理安全示范市創建工作成果,推動食品安全工作再上新臺階。深入推進“兩個責任”落地落實。深入開展“鐵拳”“春蕾”“利劍”“四個最嚴”等專項行動,2021年以來,查辦食品行政違法案件3542件,破獲食品刑事案件166起,辦理公益訴訟案件284起,嚴厲打擊了食品安全違法犯罪行為。持續推進“綜合治理”抓牢抓實。在“食安心”“守、查、保”“昆侖2022”等專項行動中,查辦食品行政案件1332件、刑事案件8起,完成食品抽檢26426批次,形成食品安全共治共享工作格局。鞏固推進“宣傳網絡”抓緊抓細。通過融媒體中心、報刊、快手公眾號、鄉村大喇叭等平臺,廣泛發布食品安全信息,推動食品安全宣傳“廣覆蓋、多形式、重實效”。累計走訪入戶宣傳92萬余戶次,發布公告84期、音(視)頻信息83萬條,發布消費提醒48263條,發放宣傳圖冊、海報154萬份,開展“問政食安”訪談16期,持續提升群眾食品安全知曉率和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