訊 6月5日-6月11日食品行業輿情信息有:
江西高校食堂“鼠頭鴨脖”事件
近一周,江西一高校食堂“鼠頭鴨脖”事件,引發網絡熱議,事件持續發酵。
6月1日下午,一則“江西一高校飯菜中疑吃出老鼠頭”的視頻在網絡傳播,引發廣泛關注。視頻畫面的飯菜中,疑似有異物出現,男子告知食堂工作人員吃出來老鼠頭,工作人員表示是鴨肉。
6月2日,學校餐飲公司南昌市菁禾餐飲工作人員表示,已經看到視頻了,會去調查核實處理。
6月3日晚,江西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官方微博發布情況通報回應稱,經調查,視頻拍攝地點確實在該校食堂。當事學生在事發當時即邀請同學比對“異物”,確認為鴨脖,為正常食物。該學生已現場作出書面說明對視頻內容進行澄清。
6月4日,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工作人員表示,高新區市場監管局相關人員通過查看當事人拍攝的圖片進行比對,初步判定系鴨脖。同時,并對該校菜品的留樣進行檢測,將于3—5天專業比對后并公布結果。南昌市場監管局介入調查。
雖然官方回復稱經多方確認,此為鴨脖而非老鼠頭,但是,依舊有不少網友對此表示質疑。江西“高校食堂吃出疑似老鼠頭”事件持續發酵。
6月6日,菁禾餐飲發聲明稱,經調查該事件涉及的是江西工業職業技術學院(瑤湖校區),該校區餐飲公司是中快餐廳,與該公司無關,公司所承包的是江西工業職業技術學院(青山湖校區)。7日,該公司再次發文辟謠。
6月7日上午,江西省教育廳回應稱,相關處室已經介入該事件。
6月7日,江西工業職業技術學院一個食堂的承包商稱,其他食堂的承包商受到牽連。從多名江西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在讀學生處了解到,上述事件發生后,學校食堂及涉事窗口依舊正常營業,但是涉事窗口幾乎沒人去吃,這幾天去食堂的人也少了。之外,有學生透露,事發后,該校輔導員也曾開會提醒過在校學生禁止在網上發布任何關于上述事件的相關言論。
6月10日,“江西工職院‘6·1’食品安全事件”聯合調查組發布情況通報,針對江西工業職業技術學院“6·1”食品安全事件,江西省已成立由省教育廳、省公安廳、省國資委、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等部門組成的聯合調查組,進行調查。下一步,聯合調查組將及時向社會公布有關調查處理情況。
官方通報一桌飯菜重復收費3次
6月10日,有網友發文稱,劉女士在青島一家酒店就餐時,一桌飯菜重復收取三次餐費,多收餐費6000多元。
6月11日晚,嶗山發布官方微博發布情況通報表示,嶗山區市場監管局調查核實,“多收取6000元餐費”的情況不屬實,錯收的3400元餐費已于事發當晚當場全額退還。對于該酒店錯收餐費一事,市場監管局責令酒店停業整頓,加強內部管理和培訓,對有關工作人員作出嚴肅處理。
據悉,經查,6月9日晚,劉女士與周先生、肖先生等朋友在該酒店“戶外1桌”聚餐,其同事在“大廳7桌”就餐。在客人就餐過程中,周先生付賬結算了“戶外1桌”的賬單,隨后肖先生又來結賬時,酒店工作人員以為是“戶外5桌”的客人,導致賬單出錯并結付了該賬單。之后,肖先生和劉女士在結算“戶外1桌”和“大廳7桌”的賬單時,與酒店梳理賬單時發現結賬有誤。工作人員將錯收的“戶外5桌”的費用3400元當場退還,當時周先生因酒后情緒激動動手打了店長耳光。期間,110接到報警后第一時間到達現場,全面了解情況后進行了現場調解,店長對周先生動手打人一事當場表示不予追究,雙方達成和解。
“多家飯店因在涼皮內放黃瓜絲被罰”引關注
6月8日,“多家飯店因在涼皮內放黃瓜絲被罰”的話題引關注。據悉,近日,上海某餐飲管理有限公司金橋分公司因未經許可從事食品生產經營或食品添加劑生產活動,被上海市浦東新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罰款5千元。具體違法事由為,當事人經營項目為“餐飲服務經營者:熱食類食品制售”,在未取得冷食類食品制售許可的情況下,于店內加工切配黃瓜絲作為涼皮配菜,在店內及外賣平臺經營含有配菜黃瓜絲的涼皮。當事人違反了食品安全法相關規定,被罰款5千并沒收119元。
風險信息顯示,上海還有多家餐飲企業也因未取得冷食類食品制售許可而銷售含有黃瓜絲的涼皮被罰。
幼兒園在小便池清洗餐具?官方通報
近日,有學生家長反映九江一幼兒園疑似在小便池內清洗孩子們的餐具。
6月8日,“九江發布”微信公眾號發布情況通報:6月7日,反映“九江某幼兒園在小便池清洗餐具”的短視頻在網上傳播。九江市立即成立由市教育局和市場監督管理局組成的聯合調查組。經調查核實,涉事幼兒園系柴桑區陽光幼兒園,視頻反映情況屬實。目前,市聯合調查組已責令該園停業整頓,對其負責人及涉事人員進行調查。下一步,聯合調查組將依法依規嚴肅處理。
知名米線門店回應后廚將雞肉扔地上解凍
6月4日,網曝蒙自源廣州一門店后廚,有店員將冰凍的雞肉放在地上解凍,雞爪散落一地。
6月4日下午,涉事門店店長對此回應稱,已調取監控,員工本意是想盡快將冷凍的食材解凍,但是這種行為是不允許的,會對其進行處罰。因為這個是新員工,可能是沒培訓到位。目前公司會對門店作出整改,對店鋪進行罰款。
知名超市椰青被曝底部發霉 福州市消委會:超市依法應賠
6月1日,福州市民林先生稱,他在大潤發(王莊店)買了個椰青,回家喝下椰子水后身體不適,剝開椰子的塑料包裝,才發現底部布滿了大量霉菌。隨后,林先生找到商家進行協調,要求按照食品安全法賠償最低下限1000元,遭到商家拒絕。超市工作人員表示“水果屬于初級農產品,不符合賠償標準”。
6月2日,福建省福州市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發文稱,食用農產品也是食品,椰青發霉是超市管理不善所致,超市不能免責,應按《食品安全法》予以賠償。最終,經了解,超市已與消費者理賠協商達成一致,并對超市內椰子進行了處置。
沈陽市監局通報海鮮商“以死蟹當活蟹售賣”
6月4日,網曝沈陽雨潤海鮮市場有商販用死蟹當活蟹賣,蒙騙消費者,引發關注。
6月5日,沈北新區市場監督管理局通報此事稱,涉事商家按死蟹價格賣出,在價格上不存在欺詐行為。但在銷售期間,商家通過語言、動作等誤導消費者,此情況基本屬實。目前,市場主辦方已對涉事商家做清退市場處理。
進口日本核輻射食品 佛山一百貨公司被罰
近期,佛山市順德區樂從鎮人民政府收到投訴稱佛山市順德區某百貨有限公司涉嫌銷售產自日本輻射區的食品。
經查,涉案百貨公司于2023年初從廣州市越秀區某食品經營商采購了產自日本長野縣的“不二家白桃飲料”(即福吉屋桃子味飲料)8瓶,產自日本群馬縣的“ORIHIRO蒟蒻果凍”1箱(每箱24包),產自日本新瀉縣的“布爾本豆乳威化餅干”10包,上述三種食品產自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明令禁止進口食品的日本核輻射縣區。
另查明,涉案百貨公司經營至2023年3月7日止,已將上述大部分日本核輻射產區食品售賣,且未建立并執行進貨查驗記錄制度。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相關規定,佛山市順德區匯洋行百貨有限公司被罰款1萬元。
“顧客點10斤小龍蝦稱重僅5斤多”引關注
近日,“顧客點10斤小龍蝦稱重僅5斤多”的話題引關注。
視頻顯示,6月4日,黑龍江哈爾濱,一男子在平臺團購小龍蝦套餐,套餐標明內含10斤小龍蝦,到店點餐稱重后,發現小龍蝦只有5.26斤。
對此,門店工作人員表示,當時是新員工稱錯秤,把鐵盤的重量一起算上了,正常一斤龍蝦煮熟后可以出7兩,正常10斤龍蝦可能也就7斤不到。
當事顧客表示,會向監管部門舉報,自己絕對不會私了,要堅決維護自己權益。
轄區市場監管部門工作人員表示,他們已介入處理此事。
“人均千元餐廳拒絕12歲以下兒童”引熱議
近日,有網友稱新榮記某門店不允許12歲以下小朋友就餐,引發熱議。
6月6日,有記者以消費者身份詢問了該門店,工作人員稱大廳開放式的設計不太適合12歲以下的小朋友,這是公司在今年4月底做出的調整,因為“有客人反饋”,具體原因不太清楚。其他門店還是可以攜帶12歲以下小朋友就餐的。如果確實需要帶小朋友,可以去環境相對獨立安全的包間就餐,需要按照人均2000元的標準消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