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馮德進副部長在越南農業(yè)與農村發(fā)展部7月份新聞發(fā)布會上表示,隨著印度、俄羅斯、阿聯酋等多國限制大米出口,越南將迎來高價值、高質量大米出口的良機,這也是越南稻農,特別是九龍江三角洲地區(qū)的稻農增加收入的機會。
馮德進副部長表示,農業(yè)與農村發(fā)展部已提請政府總理頒布關于在當前背景下增加大米出口的指示。該指示中明確規(guī)定各部委、地方和企業(yè)的具體任務。指示頒布后,各部委和地方將抓好各項重點任務落地落實,為企業(yè)和農民抓住大米出口機遇鋪平道路。
據農業(yè)與農村發(fā)展部的統計數據顯示,2023年前7月越南大米出口量達484萬噸,出口額達25.8億美元,同比增長29.6%。預計全年大米產量達4320-4340萬噸,比2022年增長1.8-2%。憑借當前的大米生產情況,國內糧食安全將得到保障,并可出口700-750萬噸大米。
農業(yè)與農村發(fā)展部種植局局長阮如強透露,利用目前大米價格上漲帶來的機會,種植局已將九龍江三角洲的秋冬作物種植面積從65萬公頃增加到70萬公頃,并同有關單位和地方配合,落實好播種計劃,確保高效生產,致力實現大米產量超過4300噸目標。
另一方面,越南還面臨著厄爾尼諾。阮如強局長表示,厄爾尼諾現象將從10月份開始對九龍江三角洲的水稻生產造成嚴重影響。不過,與世界上的水稻種植國家相比,厄爾尼諾現象對越南造成的損害程度會更輕。
此外,養(yǎng)殖局副局長范金燈就印度禁止米糠出口問題表示,越南對米糠的需求量不大,米糠不是飼料生產中的重要成分,因此印度禁止米糠出口并不引起國內的擔憂。(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