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 國家智慧教育平臺正式推出,今天在教育部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教育部職業教育和成人教育部主任陳子季介紹,國家職業教育智慧教育平臺分三階段建設,已推出專業課程服務中心,6月底完成其他中心開發推出,12月底完成平臺規劃功能開發推出。
據了解,國家職業教育智能教育平臺由四個部分組成:第一部分是專業課程服務中心,為學習者提供高質量、方便的職業教育數字資源,提高職業教育數字資源的使用效率。第二部分是教科書資源中心,為職業教育教科書的開發、選擇、監督和評價提供服務。第三部分是虛擬模擬培訓中心,服務于職業教育培訓教學、技能評估和競賽考試的應用需求。第四部分是教師服務中心
陳子季介紹,在線專業和課程服務中心包括:專業資源數據庫、在線質量課程、視頻開放課程三個模塊。其中,專業資源數據庫模塊以專業為單位,為各類學習者和教師提供完整系統的專業課程資源和學習包,包括標準化、示范課程和各種擴展資源,教師也可以根據需要選擇和編輯課程資源,形成個性化課程;在線質量課程模塊涵蓋所有行業類別,收集職業教育領域的高質量MOOC課程,供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視頻開放課程模塊國家職業教育獎項目的課程資源,為職業院校提供可選、可觀察的課程。
這四個部分,通過一站式搜索模塊和監控運行分析模塊,不僅滿足了教師系統教學、學生系統學習數字資源的需要,而且服務于職業院校的專業建設和教學改革。總之,有三個特點,陳說,首先,平臺資源主要由優質職業學院和優秀企業開發標準化課程、示范課程和各種擴展資源,充分反映了職業教育產業教育一體化、校企合作的特點,如每個國家專業教學資源數據庫平均有17.5所優質職業學院16家龍頭企業參與發展,促進教育鏈、創新鏈、產業鏈、人才鏈深度融合。
其次,基于顆粒開發和供應,教師可以直接使用標準化課程,編輯課程內容和擴展資源,形成適合學生學習的個性化課程,促進因材施教,確保教學效果。到目前為止,該平臺已經建立了17.8萬多門教師自己的課程,為大規模個性化培養技術技能型人才提供了可能。
第三,在提供豐富多樣的教學資源的同時,所有資源都同時設計了實踐、復習、課堂測試等,學生可以通過平臺進行自學和學習測試。平臺自動記錄學生的在線學習、課堂互動和課后復習數據,計算學生的知識掌握率、課堂互動率、教師響應率、在線活動率等,為教師提高教學效果提供依據。資源利用數據和教學反饋也可以為教育行政部門提供多維數據分析服務,使現代高質量的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成為可能。
下一步,我們將加快數字化進程,落實任務,圍繞建設‘高質量職業教育資源共享平臺、學生學習交流平臺、教師教育教學和課程準備交流平臺’,先后推出虛擬模擬培訓中心、教師能力提升中心、教材資源中心。陳子吉表示,建立更完善的國家、省、學校互補優質專業和課程資源共享體系,建立基于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的數字學習資源搜索引擎和智能資源推送服務,促進跨平臺、跨學校、跨區域應用,建立專業和課程資源完善監控機制,科學指導資源開發、更新和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