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網絡信息辦公室、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市監察局聯合發布了《關于加強普通高等學校在線開放課程教學管理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要求在線開放課程實現在線和離線課程的管理和同樣的要求。同時,《意見》明確了在線開放課程教學管理的主要責任,建議高校不得將在線開放課程考試完全移交給在線課程平臺等第三方。
《意見》明確,高校是在線開放課程教學管理的責任主體,制定在線開放課程教學管理措施,規范課程選擇、教學、評價、監督和學分管理體系,將在線開放課程納入日常教學管理,實現在線和離線課程管理,同樣的要求。擇的在線開放課程應配備課程責任教師,并全面負責課程教學服務和管理。
對于教師管理,《意見》要求高校在線開放課程講師和教學團隊按照教學大綱要求開展完整的教學活動,及時更新課程內容,做好在線服務,確保在線課程質量。
根據《意見》,高校應加強課程選擇管理,實施嚴格的意識形態審查、內容審查和質量監督,不得選擇內容陳舊、服務質量差的在線開放課程。未經高校審查正式推薦的課程不予受理,不符合基本規范要求的課程不得在線。
根據本意見,高校不得將在線開放課程考試完全移交給在線課程平臺等第三方。嚴格評價管理,通過人臉識別、雙位置等技術手段加強考試監督。同時,提供學分課程的平臺必須嚴格執行網絡安全等級保護制度,履行安全保護義務,平臺安全保護等級不得低于第三級。
對于學生,《意見》強調,嚴禁向他人貸款個人學習賬戶,嚴禁通過非法軟件或委托第三方提供的人工或技術服務獲取學習記錄和考試成績的刷課、替課、刷考、替課,嚴禁以任何形式傳播課程考試內容和答案。
《意見》還提到,將建立課程平臺黑白名單制度。國務院教育行政部門每年對提供學分課程的平臺進行備案審核,監管規范、課程質量高、管理服務好的平臺進入白名單,并在國務院教育行政部門政府網站上公布。刷課問題頻發,課程質量差,管理服務落后的平臺被列入黑名單。高校必須從列入白名單的平臺上選擇學分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