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俄羅斯對中國海鮮出口的大幅增加,非洲和拉丁美洲也成為俄羅斯所關注的焦點。而且俄羅斯計劃在未來三到四年內將每年對印度的白魚出口量增加到16萬噸。
“印度是白魚的潛在重要市場,”最近在圣彼得堡舉行的第十七屆國際民用造船展覽會和會議上,全俄羅斯?jié)O業(yè)協(xié)會 (VARPE) 主席杰曼·茲韋列夫 (German Zverev) 表示。
“根據我們的估計,在三到四年內,俄羅斯對這個國家的海鮮出口量將有可能增加到每年約15萬至16萬噸,”他說。
拉丁美洲和非洲是俄羅斯行業(yè)觀察人士密切關注的其他市場。“拉丁美洲主要是白鮭魚片市場,”茲維列夫說。“未來三到四年內,俄羅斯的海鮮出口量可能會達到70,000到75,000噸。此外,我們還可以將非洲的海鮮供應量增加至 20 萬噸。”
據俄羅斯聯(lián)邦統(tǒng)計局Rosstat稱,目前,俄羅斯每年向非洲出口的海鮮總量約為40,000至45,000噸。
去年俄烏戰(zhàn)爭后,許多主要西方市場禁止其出口,因此俄羅斯正在努力將其海鮮銷售擴大到新市場。然而,就目前而言,中國似乎成為該國漁業(yè)的主力,以抵消俄羅斯捕獲的海鮮全球市場萎縮的影響。
據俄羅斯?jié)O業(yè)機構Rosrybolovstvo稱,截至9月18日,俄羅斯對中國的海鮮供應量比去年同期增加了86%,達到77.1萬噸,價值14.9億美元(13.9億歐元)。
與此同時,俄羅斯從中國的海鮮進口量增長了 18%,達到 41,000 噸,價值 2.26 億美元(2.12 億歐元)。
Rosrybolovstvo 表示,截至 8 月份,該國海鮮出口總量同比增長 4%,達到 140 萬噸。
截至9月18日,俄羅斯海鮮捕撈總量突破400萬噸,同比增長11.5%。VARPE 表示,俄羅斯目前鱈魚捕撈量位居世界第一,占全球鱈魚捕撈量的 34%。
俄羅斯還是世界上最大的野生鮭魚和狹鱈生產國,鮭魚和狹鱈捕撈量分別占全球約 55% 和 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