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關山長相望,天下何處不中秋”。在中秋佳節到來之際,來自66個國家的74名外國媒體記者與虹橋論壇秘書處工作人員共慶佳節,感受中國傳統文化魅力,共話開放熱點,凝聚開放共識。
第六屆虹橋論壇外國媒體交流會28日下午在京舉辦。會上,中國國際進口博覽局、虹橋論壇秘書處宋尚哲介紹了第六屆進博會和虹橋論壇籌備情況,誠摯邀請各國媒體記者11月赴上海參會,持續關注和報道第六屆進博會及虹橋論壇。本次活動由新華網客戶端和中國國際新聞交流中心大力支持。新華網董事、副總裁劉加文,外交部新聞司參贊寧波,中國國際新聞交流中心主任俞雷,新華網客戶端常務副總編輯邱小敏參會。
中秋節是一個幸福團圓的節日,月亮圓滿,象征團圓,有“花好月圓人團聚”之謂。中秋節是一個憧憬美好的節日,是暢談未來、擔當使命、勇敢前行、創新超越的日子,共同暢想明日更美的藍圖。團圓,是中秋的永恒主題;團圓,才有合作,合作才有未來。進博會以“新時代,共享未來”為主題,在共享中國大市場、促進全球開放合作、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上承擔著重大使命和責任。
進博會連續五屆成功舉辦,已經成為中國構建新發展格局的窗口、推動高水平開放的平臺、全球共享的國際公共產品,“開放”“共享”都是題中應有之義。國家展“朋友圈”不斷擴大,多位國家元首、政府首腦和國際組織負責人出席;企業展綜合效應突出,累計意向成交額近3500億美元,既有高精尖的先進數控機床、再生紙技術、會飛的汽車、透明電視等,也有共享中國大市場的“進博故事”,包括阿富汗松子、秘魯羊駝制品、東帝汶貓屎咖啡等;虹橋論壇影響力不斷提升,聚焦開放核心主題,不斷為全球經濟治理貢獻“虹橋智慧”。
虹橋論壇秘書處在宣介中,主要圍繞“什么是進博會”以及“進博會和虹橋論壇為廣大發展中國家帶來什么”進行了重點說明,闡釋了進博會和虹橋論壇的開放理念和發展成效,也分享了“小而美”的進博故事,展現了進博會的綜合溢出效應。
虹橋論壇秘書處表示,虹橋論壇圍繞“全球開放”核心主題和“國際公共產品”功能定位,持續提升發展中國家議題關注度,在多邊框架內凝聚開放共識。第六屆虹橋論壇緊扣開放熱點,云集重量級嘉賓,不斷豐富完善成果設計,服務保障更加精細周到。誠摯邀請外國媒體記者屆時赴現場,深入感受開放熱情的“進博氛圍”。
有的記者談到,進博會是全球共享的國際公共產品,是各國優質產品和服務進入中國市場的重要平臺。“小展位打開中國大市場”,進博會為最不發達國家提供的免費展位,是中國承擔大國責任、展現大國擔當的實際舉措。
有的記者表示,虹橋論壇主題議題緊扣開放熱點,持續打造政商學研界高端對話平臺,共商共議全球經濟治理,進一步促進全球開放合作,推動共建開放型世界經濟。
會后,現場記者品嘗中國傳統佳節特色美食,感受中國傳統文化和中華美食魅力。各國記者與虹橋論壇秘書處工作人員熱烈交流討論,紛紛表示,十分高興能夠在京參加虹橋論壇媒體交流會,感受中國傳統的中秋佳節氛圍,交流開放合作的美好未來,并希望能夠在金秋時節相聚上海“四葉草”,親身參與到第六屆進博會和虹橋論壇的采訪工作中,見證報道這一全球經貿盛會。
肯尼亞《星報》、尼日利亞《領導者報》等多家外國主流媒體報道交流會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