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市現有校外供餐單位18家,日供餐量約14萬份。因消費群體特殊、餐次產量大、周轉環節多等原因,食品安全風險較高。日前,蚌埠市市場監管局利用信息公開、家長參與、公開評比等方法,促進校外供餐單位切實落實主體責任,保障供餐安全。
一、智慧監管,全程信息公開
進一步優化“互聯網+明廚亮灶”功能,將校外供餐單位的企業資質、員工管理、當日食材、制作過程、食品留樣、成品展示等信息上傳,學校及家長只需掃描“蚌埠食安”二維碼,即可隨時查看企業食品加工制作全過程信息,通過信息公開,提升消費者滿意度。
二、內部監督,提升責任意識
鼓勵企業優先錄用供餐學校學生家長。全市校外供餐單位從業人員中學生家長占比為總人數的30%左右,家長的參與,增強了從業人員的食品安全責任意識,同時對企業食品安全制度執行情況起到有效監督,進一步提升了企業食品安全管控水平。
三、校企聯動,提高配餐質量
將各配餐學校配餐單位主要信息在學校顯著位置進行公示,主動接受家長監督,并積極組織在校師生及家長代表隨機查看企業配餐過程,對學生就餐意見、家長陪餐意見及抽查發現的問題及時向配餐單位進行反饋,配餐公司對反饋的問題認真研究并及時整改,全面提高供餐質量。
四、公開評比,強化社會監督
聯合市教育局開展校外供餐單位食品安全評比及滿意度調查活動,組建校園食品安全評審專家,定期開展隨機抽查,查看企業食品安全管理情況,餐食營養狀況評估,以及學生及家長的滿意度,并將調查評比結果公開發布,倒逼企業加強食品安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