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露地甘藍
(一)施肥原則
1.合理增施有機肥、減少化肥用量,有機肥與化肥配合施用。
2.肥料分配上以基、追結合為主;追肥以氮肥為主,氮磷鉀合理配合。
3.注意在蓮座期至結球后期適當補充鈣、硼等中微量元素,防止“干燒心”等病害發生。
4.施肥與高產栽培結合,推廣節水灌溉特別是滴灌技術,提高水肥利用效率。
5.土壤酸化嚴重時適量施用石灰、鈣鎂磷肥等具有改良酸性土壤功效的肥料或土壤調理劑。
(二)施肥建議
1.基肥一次施用優質農家肥1.5—2方/畝或商品有機肥(含生物有機肥)200—300 公斤/畝。
2.產量水平4500—5500公斤/畝,氮肥(N)12—15公斤/畝,磷肥(P2O5)4—6公斤/畝,鉀肥(K2O)6—8公斤/畝;產量水平5500—6500公斤/畝,氮肥(N)15—18公斤/畝,磷肥(P2O5)6—10公斤/畝,鉀肥(K2O)8—10公斤/畝;產量水平6500公斤/畝以上,氮肥(N)18—20公斤/畝,磷肥(P2O5)10—12公斤/畝,鉀肥(K2O)10—12公斤/畝。氮鉀肥30%—40%基施,60%—70%在蓮座期和結球初期分兩次追施,雨水豐富或土壤肥力水平較低的地塊,在蓮座期前封行時分配10%—15%的用量。磷肥可全部作基肥條施或穴施,也可將30%磷肥在蓮座期作為追肥施用。
3.對往年“干燒心”發生較嚴重的地塊,注意控氮補鈣,可于蓮座期至結球后期葉面噴施0.3%—0.5%的氯化鈣溶液或硝酸鈣溶液2—3次;南方地區菜園土壤pH<5時,宜在整地前施用生石灰100—150公斤/畝;土壤pH<4.5時,施用生石灰150—200公斤/畝。缺硼的地塊基施硼砂0.5—1公斤/畝,或葉面噴施0.2%—0.3%的硼砂溶液2—3次。可結合噴藥噴施2—3次0.5%的磷酸二氫鉀溶液,提高甘藍的凈菜率和商品率。
二、露地辣椒 (一)施肥原則 1.合理增施有機肥、減少化肥用量,有機肥與化肥配合施用。 2.辣椒移栽后到開花期前,促控結合,薄肥勤澆。 3.開花期控制施肥,從始花到分枝坐果,除植株嚴重缺肥可略施速效肥外,都應控制施肥,防止落花、落葉、落果。 4.幼果期和采收期要及時施用速效肥,以促進幼果迅速膨大。 5.忌用高濃度肥料,忌在中午高溫時追肥,忌過于集中追肥。 6.提倡應用滴灌水肥一體化技術,做到控水控肥、提質增產、提高水肥利用效率。 (二)施肥建議 1.基肥施用充分腐熟的農家肥2—3方/畝或商品有機肥(含生物有機肥)300—400公斤/畝。 2.產量水平4000公斤/畝以上,氮肥(N)16—20公斤/畝,磷肥(P2O5)4—5公斤/畝,鉀肥(K2O)12—16公斤/畝;產量水平2000—4000公斤/畝,氮肥(N)12—16公斤/畝,磷肥(P2O5)3—4公斤/畝,鉀肥(K2O)10—12公斤/畝;產量水平2000公斤/畝以下,氮肥(N)10—12公斤/畝,磷肥(P2O5)2—3公斤/畝,鉀肥(K2O)8—10公斤/畝。 3.一般情況下氮肥總量的20%—30%作基肥,70%—80%作追肥,氣溫高、濕度大時應減少氮肥基施量,甚至不施;磷肥可60%作基肥,40%在結果期追施;鉀肥總量的30%—40%作基肥,60%—70%作追肥,追肥期為門椒期、對椒期、盛果期。盛果期根據收獲情況,每收獲2次追肥一次,共3次。 4.在辣椒生長中期注意分別噴施適宜的硼肥和鈣肥,防治辣椒臍腐病。 三、設施番茄 (一)施肥原則 1.合理確定有機肥種類與施用數量,重視秸稈類高碳氮比有機肥料的施用;酸性土壤需補充鈣、鎂、硼等中微量元素;推薦施用生物有機肥和促根類功能性水溶肥。 2.調整氮、磷、鉀化肥用量與配比,肥料氮(N)、磷(P2O5)、鉀(K2O)比例保持在1:0.2:1.2左右。磷肥基施為主,氮鉀肥追施為主。生長前期不宜頻繁追肥,重視花后和中后期追肥。 3.推廣滴灌水肥一體化技術,遵循少量多次的灌溉施肥原則,做到控水控肥、提質增產、提高水肥利用效率。在有條件的種植區域推廣智能精準水肥管理技術。 (二)施肥建議 1.基肥施用充分腐熟的優質堆肥2—3方/畝,或者商品有機肥300—400公斤/畝。有條件的園區可采用“以磷定量”的方法確定有機肥用量,以畜禽糞便為有機肥來源時,宜配施1500—2000公斤/畝的稻殼或其他作物秸稈。 2.產量水平8000—10000公斤/畝,氮肥(N)20—25公斤/畝,磷肥(P2O5)4—6公斤/畝,鉀肥(K2O)22—28公斤/畝;產量水平6000—8000公斤/畝,氮肥(N)15—20公斤/畝,磷肥(P2O5)3—4公斤/畝,鉀肥(K2O)17—22公斤/畝; 產量水平4000—6000公斤/畝,氮肥(N)10—15公斤/畝,磷肥(P2O5)2—3公斤/畝,鉀肥(K2O)12—17公斤/畝。 3.基肥重視有機無機配施,70%以上的磷肥作基肥施用,其余追施;70%以上氮肥和鉀肥在花后至果穗膨大期分5—8次隨水追施(每8—15天一次),每次追施氮肥(N)不超過3公斤/畝。在11月—來年2月份,降低灌溉施肥頻率,每15—25天灌溉施肥一次。如采用滴灌水肥一體化技術,在開花坐果期、結果期和盛果期每間隔6—10天追肥一次,每次施氮(N)量可降至2—3公斤/畝,全生育期(110—150天)灌水量控制在240方/畝以下。 4.從開花期開始,宜選用17—5—28(N—P2O5—K2O)或相近配方的低磷高鉀型水溶肥。適當補充鈣、鎂、硼肥。可基施石灰50—75公斤/畝、無水硫酸鎂4—6公斤/畝,葉面噴施2—3次0.1%硼肥水溶液。 四、設施黃瓜 (一)施肥原則 1.合理施用有機肥,選用優質堆肥,提倡優先選用植物源堆肥,老菜棚注意多施高碳氮比外源秸稈或有機肥,少施禽糞肥。 2.根據作物產量、土壤肥力條件,綜合考慮有機肥施用量,適當調整氮磷鉀化肥用量。 3.提倡采用滴灌水肥一體化技術,遵循少量多次的灌溉施肥原則。 4.氮肥和鉀肥主要作追肥,少量多次施用,避免追施磷含量高的復合肥,苗期不宜頻繁追肥,重視結瓜期追肥。 5.土壤酸化嚴重時適量施用石灰、鈣鎂磷肥等堿性肥料或土壤調理劑。 (二)施肥建議 1.基肥施用充分腐熟的優質農家肥2—3方/畝,或者商品有機肥(含生物有機肥)300—400公斤/畝。 2.產量水平14000—16000公斤/畝,氮肥(N)32—36公斤/畝,磷肥(P2O5)12—14公斤/畝,鉀肥(K2O)32—36公斤/畝;產量水平11000—14000公斤/畝,氮肥(N)27—32公斤/畝,磷肥(P2O5)10—12公斤/畝,鉀肥(K2O)27—32公斤/畝;產量水平7000—11000公斤/畝,氮肥(N)22—27公斤/畝,磷肥(P2O5)9—10公斤/畝,鉀肥(K2O)22—27公斤/畝; 產量水平4000—7000公斤/畝,氮肥(N)17—22公斤/畝,磷肥(P2O5)7—9公斤/畝,鉀肥(K2O)17—22公斤/畝。 3.全部有機肥作基肥施用,60%以上的磷肥、20%—30%氮鉀肥作基肥施用,施肥方式為條施,其余氮磷鉀肥在初花期和結瓜期按養分需求分6—8次追施。如果采用滴灌水肥一體化技術,可減少約20%的化肥施用量,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則,灌溉施肥次數15—20次。 五、設施茄子 (一)施肥原則 1.合理施用有機肥料,調整氮磷鉀化肥用量。土壤退化的老棚需施用高碳氮比的有機肥,少施禽糞肥。 2.根據作物產量、土壤肥力合理分配化肥,大部分磷肥基施,氮鉀肥追施;生長前期不宜頻繁追肥,重視花后和中后期追肥。 3.提倡采用滴灌水肥一體化技術,遵循少量多次的灌溉施肥原則。 4.土壤酸化嚴重時適量施用石灰、鈣鎂磷肥等堿性肥料或土壤調理劑。 (二)施肥建議 1.基肥施用充分腐熟的優質農家肥2—3方/畝,或者商品有機肥300—400公斤/畝。 2.產量水平5000—7000公斤/畝,氮肥(N)25—30公斤/畝,磷肥(P2O5)12—15公斤/畝,鉀肥(K2O)24—28公斤/畝;產量水平4000—5000公斤/畝,氮肥(N)20—25公斤/畝,磷肥(P2O5)10—12公斤/畝,鉀肥(K2O)19—24公斤/畝;產量水平2000—4000公斤/畝,氮肥(N)15—20公斤/畝,磷肥(P2O5)8—10公斤/畝,鉀肥(K2O)14—19公斤/畝。 3.基肥重視有機無機配施,60%的磷肥作基肥,其余追施,20%—30%氮鉀肥基施,70%—80%在花后至果實膨大期每13—20天追施一次,每次追施氮肥(N)不超過4公斤/畝。如采用滴灌水肥一體化技術,在開花坐果期、結果期和盛果期每隔7—10天追肥一次,每次施氮(N)量不超過3公斤/畝。在茄子生長中期注意葉面噴施適宜的硼肥和鈣肥,防治臍腐病。 六、設施西瓜 (一)施肥原則 1.合理施用有機肥料,調整氮磷鉀化肥用量。土壤退化的老棚需施用高碳氮比的有機肥,少施禽糞肥。 2.根據不同生育期養分需求,協調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基肥和追肥相結合,減少化肥基施比例,重視果實膨大期施肥,追肥以氮、鉀為主,氮磷鉀合理搭配。 3.推廣滴灌水肥一體化技術,遵循少量多次的灌溉施肥原則,提高水肥利用效率,減少裂瓜。 4.酸性土壤及質地較粗的砂質土壤需適當補充鈣、鎂等中微量元素。 (二)施肥建議 1.基肥施用經充分腐熟的農家肥2—3方/畝,或商品有機肥(含生物有機肥)300—400公斤/畝。 2.產量水平4500—6000公斤/畝,氮肥(N)12—15公斤/畝,磷肥(P2O5)6—8公斤/畝,鉀肥(K2O)11—14公斤/畝;產量水平3000—4500公斤/畝,氮肥(N)9—12公斤/畝,磷肥(P2O5)4—6公斤/畝,鉀肥(K2O)8—11公斤/畝;產量水平低于3000公斤/畝,氮肥(N)6—9公斤/畝,磷肥(P2O5)3—4公斤/畝,鉀肥(K2O)6—8公斤/畝。 3.氮鉀肥20%—30%基施,20%—30%在伸蔓期追施,40%—60%分兩次在果實膨大期追施,膨果期重視鉀肥施用。磷肥40%—50%作基肥條施,其余作追肥。在酸性土壤及質地較粗的砂質土壤基施生石灰80—100公斤/畝或鈣鎂磷肥,施鎂肥(MgO)2—3公斤/畝。 七、設施甜瓜 (一)施肥原則 1.合理施用完全腐熟的有機肥,有機無機肥配合施用。 2.施肥與高產栽培結合,協調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基肥和追肥相結合;重視果實膨大期施肥,追肥以氮、鉀為主,不同生育期氮、磷、鉀合理搭配。 3.推廣滴灌水肥一體化技術,遵循少量多次的灌溉施肥原則,提高水肥利用效率。 4.酸性土壤及質地較粗的砂質土壤適當補充鈣、鎂等中微量元素。 (二)施肥建議 1.基肥施用經過充分腐熟的農家肥2—3方/畝,或商品有機肥(含生物有機肥)300—400公斤/畝。 2.產量水平3500—5000公斤/畝,氮肥(N)11—14公斤/畝,磷肥(P2O5)5—7公斤/畝,鉀肥(K2O)11—13公斤/畝;產量水平2000—3500公斤/畝,氮肥(N)8—11公斤/畝,磷肥(P2O5)4—5公斤/畝,鉀肥(K2O)9—11公斤/畝;產量水平低于2000公斤/畝,氮肥(N)6—8公斤/畝,磷肥(P2O5)3—4公斤/畝,鉀肥(K2O)7—9公斤/畝。 3.氮鉀肥25%—30%基施,25%—30%在伸蔓期追施,40%—50%分兩次在果實膨大期追施,磷肥60%—70%作基肥條施,其余作追肥。在酸性土壤及質地較粗的砂質土壤基施生石灰80—100公斤/畝或鈣鎂磷肥,施鎂肥(MgO)2—3公斤/畝。 八、設施芹菜 (一)施肥原則 1.施用充足的底肥滿足前期生長對養分的要求,同時防止生長后期脫肥。 2.芹菜對氮肥需求量最大,鈣、鉀肥次之,磷、鎂肥相對較少。 3.芹菜需硼較多,應補施硼肥或葉面噴施多元微肥,避免出現莖折病。 4.保持土壤水分充足,芹菜是淺根作物,根系不發達,要求土壤相對濕度在90%以上。 5.芹菜不宜強光直射,尤其是苗期,但充足的陽光有利于生長,減少病蟲害發生。 (二)施肥建議 1.基肥施用充分腐熟的農家肥2—3方/畝,或商品有機肥300—400公斤/畝。 2.產量水平8000—10000公斤/畝,氮肥(N)20—25公斤/畝,磷肥(P2O5)10—13公斤/畝,鉀肥(K2O)18—23公斤/畝;產量水平6000—8000公斤/畝,氮肥(N)15—20公斤/畝,磷肥(P2O5)8—10公斤/畝,鉀肥(K2O)13—18公斤/畝;產量水平4000—6000公斤/畝,氮肥(N)10—15公斤/畝,磷肥(P2O5)5—8公斤/畝,鉀肥(K2O)8—13公斤/畝。 3.芹菜全生育期需要追肥3—4次,其中20%氮、20%鉀和100%的磷肥作基施,在5—6葉時開始第一次追肥,結合灌溉施入。每次追肥間隔15—20天,追肥之間可根據土壤墑情進行一次灌溉,以保持土壤含水量。 4.芹菜生長前期應注重氮肥施用,后期應注重鉀肥施用。如缺鈣發生心腐病,可用0.3%—0.5%的硝酸鈣或者氯化鈣溶液進行葉面噴施。芹菜生育期葉面噴施0.2%硼砂溶液,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莖裂的發生。
二、露地辣椒 (一)施肥原則 1.合理增施有機肥、減少化肥用量,有機肥與化肥配合施用。 2.辣椒移栽后到開花期前,促控結合,薄肥勤澆。 3.開花期控制施肥,從始花到分枝坐果,除植株嚴重缺肥可略施速效肥外,都應控制施肥,防止落花、落葉、落果。 4.幼果期和采收期要及時施用速效肥,以促進幼果迅速膨大。 5.忌用高濃度肥料,忌在中午高溫時追肥,忌過于集中追肥。 6.提倡應用滴灌水肥一體化技術,做到控水控肥、提質增產、提高水肥利用效率。 (二)施肥建議 1.基肥施用充分腐熟的農家肥2—3方/畝或商品有機肥(含生物有機肥)300—400公斤/畝。 2.產量水平4000公斤/畝以上,氮肥(N)16—20公斤/畝,磷肥(P2O5)4—5公斤/畝,鉀肥(K2O)12—16公斤/畝;產量水平2000—4000公斤/畝,氮肥(N)12—16公斤/畝,磷肥(P2O5)3—4公斤/畝,鉀肥(K2O)10—12公斤/畝;產量水平2000公斤/畝以下,氮肥(N)10—12公斤/畝,磷肥(P2O5)2—3公斤/畝,鉀肥(K2O)8—10公斤/畝。 3.一般情況下氮肥總量的20%—30%作基肥,70%—80%作追肥,氣溫高、濕度大時應減少氮肥基施量,甚至不施;磷肥可60%作基肥,40%在結果期追施;鉀肥總量的30%—40%作基肥,60%—70%作追肥,追肥期為門椒期、對椒期、盛果期。盛果期根據收獲情況,每收獲2次追肥一次,共3次。 4.在辣椒生長中期注意分別噴施適宜的硼肥和鈣肥,防治辣椒臍腐病。 三、設施番茄 (一)施肥原則 1.合理確定有機肥種類與施用數量,重視秸稈類高碳氮比有機肥料的施用;酸性土壤需補充鈣、鎂、硼等中微量元素;推薦施用生物有機肥和促根類功能性水溶肥。 2.調整氮、磷、鉀化肥用量與配比,肥料氮(N)、磷(P2O5)、鉀(K2O)比例保持在1:0.2:1.2左右。磷肥基施為主,氮鉀肥追施為主。生長前期不宜頻繁追肥,重視花后和中后期追肥。 3.推廣滴灌水肥一體化技術,遵循少量多次的灌溉施肥原則,做到控水控肥、提質增產、提高水肥利用效率。在有條件的種植區域推廣智能精準水肥管理技術。 (二)施肥建議 1.基肥施用充分腐熟的優質堆肥2—3方/畝,或者商品有機肥300—400公斤/畝。有條件的園區可采用“以磷定量”的方法確定有機肥用量,以畜禽糞便為有機肥來源時,宜配施1500—2000公斤/畝的稻殼或其他作物秸稈。 2.產量水平8000—10000公斤/畝,氮肥(N)20—25公斤/畝,磷肥(P2O5)4—6公斤/畝,鉀肥(K2O)22—28公斤/畝;產量水平6000—8000公斤/畝,氮肥(N)15—20公斤/畝,磷肥(P2O5)3—4公斤/畝,鉀肥(K2O)17—22公斤/畝; 產量水平4000—6000公斤/畝,氮肥(N)10—15公斤/畝,磷肥(P2O5)2—3公斤/畝,鉀肥(K2O)12—17公斤/畝。 3.基肥重視有機無機配施,70%以上的磷肥作基肥施用,其余追施;70%以上氮肥和鉀肥在花后至果穗膨大期分5—8次隨水追施(每8—15天一次),每次追施氮肥(N)不超過3公斤/畝。在11月—來年2月份,降低灌溉施肥頻率,每15—25天灌溉施肥一次。如采用滴灌水肥一體化技術,在開花坐果期、結果期和盛果期每間隔6—10天追肥一次,每次施氮(N)量可降至2—3公斤/畝,全生育期(110—150天)灌水量控制在240方/畝以下。 4.從開花期開始,宜選用17—5—28(N—P2O5—K2O)或相近配方的低磷高鉀型水溶肥。適當補充鈣、鎂、硼肥。可基施石灰50—75公斤/畝、無水硫酸鎂4—6公斤/畝,葉面噴施2—3次0.1%硼肥水溶液。 四、設施黃瓜 (一)施肥原則 1.合理施用有機肥,選用優質堆肥,提倡優先選用植物源堆肥,老菜棚注意多施高碳氮比外源秸稈或有機肥,少施禽糞肥。 2.根據作物產量、土壤肥力條件,綜合考慮有機肥施用量,適當調整氮磷鉀化肥用量。 3.提倡采用滴灌水肥一體化技術,遵循少量多次的灌溉施肥原則。 4.氮肥和鉀肥主要作追肥,少量多次施用,避免追施磷含量高的復合肥,苗期不宜頻繁追肥,重視結瓜期追肥。 5.土壤酸化嚴重時適量施用石灰、鈣鎂磷肥等堿性肥料或土壤調理劑。 (二)施肥建議 1.基肥施用充分腐熟的優質農家肥2—3方/畝,或者商品有機肥(含生物有機肥)300—400公斤/畝。 2.產量水平14000—16000公斤/畝,氮肥(N)32—36公斤/畝,磷肥(P2O5)12—14公斤/畝,鉀肥(K2O)32—36公斤/畝;產量水平11000—14000公斤/畝,氮肥(N)27—32公斤/畝,磷肥(P2O5)10—12公斤/畝,鉀肥(K2O)27—32公斤/畝;產量水平7000—11000公斤/畝,氮肥(N)22—27公斤/畝,磷肥(P2O5)9—10公斤/畝,鉀肥(K2O)22—27公斤/畝; 產量水平4000—7000公斤/畝,氮肥(N)17—22公斤/畝,磷肥(P2O5)7—9公斤/畝,鉀肥(K2O)17—22公斤/畝。 3.全部有機肥作基肥施用,60%以上的磷肥、20%—30%氮鉀肥作基肥施用,施肥方式為條施,其余氮磷鉀肥在初花期和結瓜期按養分需求分6—8次追施。如果采用滴灌水肥一體化技術,可減少約20%的化肥施用量,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則,灌溉施肥次數15—20次。 五、設施茄子 (一)施肥原則 1.合理施用有機肥料,調整氮磷鉀化肥用量。土壤退化的老棚需施用高碳氮比的有機肥,少施禽糞肥。 2.根據作物產量、土壤肥力合理分配化肥,大部分磷肥基施,氮鉀肥追施;生長前期不宜頻繁追肥,重視花后和中后期追肥。 3.提倡采用滴灌水肥一體化技術,遵循少量多次的灌溉施肥原則。 4.土壤酸化嚴重時適量施用石灰、鈣鎂磷肥等堿性肥料或土壤調理劑。 (二)施肥建議 1.基肥施用充分腐熟的優質農家肥2—3方/畝,或者商品有機肥300—400公斤/畝。 2.產量水平5000—7000公斤/畝,氮肥(N)25—30公斤/畝,磷肥(P2O5)12—15公斤/畝,鉀肥(K2O)24—28公斤/畝;產量水平4000—5000公斤/畝,氮肥(N)20—25公斤/畝,磷肥(P2O5)10—12公斤/畝,鉀肥(K2O)19—24公斤/畝;產量水平2000—4000公斤/畝,氮肥(N)15—20公斤/畝,磷肥(P2O5)8—10公斤/畝,鉀肥(K2O)14—19公斤/畝。 3.基肥重視有機無機配施,60%的磷肥作基肥,其余追施,20%—30%氮鉀肥基施,70%—80%在花后至果實膨大期每13—20天追施一次,每次追施氮肥(N)不超過4公斤/畝。如采用滴灌水肥一體化技術,在開花坐果期、結果期和盛果期每隔7—10天追肥一次,每次施氮(N)量不超過3公斤/畝。在茄子生長中期注意葉面噴施適宜的硼肥和鈣肥,防治臍腐病。 六、設施西瓜 (一)施肥原則 1.合理施用有機肥料,調整氮磷鉀化肥用量。土壤退化的老棚需施用高碳氮比的有機肥,少施禽糞肥。 2.根據不同生育期養分需求,協調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基肥和追肥相結合,減少化肥基施比例,重視果實膨大期施肥,追肥以氮、鉀為主,氮磷鉀合理搭配。 3.推廣滴灌水肥一體化技術,遵循少量多次的灌溉施肥原則,提高水肥利用效率,減少裂瓜。 4.酸性土壤及質地較粗的砂質土壤需適當補充鈣、鎂等中微量元素。 (二)施肥建議 1.基肥施用經充分腐熟的農家肥2—3方/畝,或商品有機肥(含生物有機肥)300—400公斤/畝。 2.產量水平4500—6000公斤/畝,氮肥(N)12—15公斤/畝,磷肥(P2O5)6—8公斤/畝,鉀肥(K2O)11—14公斤/畝;產量水平3000—4500公斤/畝,氮肥(N)9—12公斤/畝,磷肥(P2O5)4—6公斤/畝,鉀肥(K2O)8—11公斤/畝;產量水平低于3000公斤/畝,氮肥(N)6—9公斤/畝,磷肥(P2O5)3—4公斤/畝,鉀肥(K2O)6—8公斤/畝。 3.氮鉀肥20%—30%基施,20%—30%在伸蔓期追施,40%—60%分兩次在果實膨大期追施,膨果期重視鉀肥施用。磷肥40%—50%作基肥條施,其余作追肥。在酸性土壤及質地較粗的砂質土壤基施生石灰80—100公斤/畝或鈣鎂磷肥,施鎂肥(MgO)2—3公斤/畝。 七、設施甜瓜 (一)施肥原則 1.合理施用完全腐熟的有機肥,有機無機肥配合施用。 2.施肥與高產栽培結合,協調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基肥和追肥相結合;重視果實膨大期施肥,追肥以氮、鉀為主,不同生育期氮、磷、鉀合理搭配。 3.推廣滴灌水肥一體化技術,遵循少量多次的灌溉施肥原則,提高水肥利用效率。 4.酸性土壤及質地較粗的砂質土壤適當補充鈣、鎂等中微量元素。 (二)施肥建議 1.基肥施用經過充分腐熟的農家肥2—3方/畝,或商品有機肥(含生物有機肥)300—400公斤/畝。 2.產量水平3500—5000公斤/畝,氮肥(N)11—14公斤/畝,磷肥(P2O5)5—7公斤/畝,鉀肥(K2O)11—13公斤/畝;產量水平2000—3500公斤/畝,氮肥(N)8—11公斤/畝,磷肥(P2O5)4—5公斤/畝,鉀肥(K2O)9—11公斤/畝;產量水平低于2000公斤/畝,氮肥(N)6—8公斤/畝,磷肥(P2O5)3—4公斤/畝,鉀肥(K2O)7—9公斤/畝。 3.氮鉀肥25%—30%基施,25%—30%在伸蔓期追施,40%—50%分兩次在果實膨大期追施,磷肥60%—70%作基肥條施,其余作追肥。在酸性土壤及質地較粗的砂質土壤基施生石灰80—100公斤/畝或鈣鎂磷肥,施鎂肥(MgO)2—3公斤/畝。 八、設施芹菜 (一)施肥原則 1.施用充足的底肥滿足前期生長對養分的要求,同時防止生長后期脫肥。 2.芹菜對氮肥需求量最大,鈣、鉀肥次之,磷、鎂肥相對較少。 3.芹菜需硼較多,應補施硼肥或葉面噴施多元微肥,避免出現莖折病。 4.保持土壤水分充足,芹菜是淺根作物,根系不發達,要求土壤相對濕度在90%以上。 5.芹菜不宜強光直射,尤其是苗期,但充足的陽光有利于生長,減少病蟲害發生。 (二)施肥建議 1.基肥施用充分腐熟的農家肥2—3方/畝,或商品有機肥300—400公斤/畝。 2.產量水平8000—10000公斤/畝,氮肥(N)20—25公斤/畝,磷肥(P2O5)10—13公斤/畝,鉀肥(K2O)18—23公斤/畝;產量水平6000—8000公斤/畝,氮肥(N)15—20公斤/畝,磷肥(P2O5)8—10公斤/畝,鉀肥(K2O)13—18公斤/畝;產量水平4000—6000公斤/畝,氮肥(N)10—15公斤/畝,磷肥(P2O5)5—8公斤/畝,鉀肥(K2O)8—13公斤/畝。 3.芹菜全生育期需要追肥3—4次,其中20%氮、20%鉀和100%的磷肥作基施,在5—6葉時開始第一次追肥,結合灌溉施入。每次追肥間隔15—20天,追肥之間可根據土壤墑情進行一次灌溉,以保持土壤含水量。 4.芹菜生長前期應注重氮肥施用,后期應注重鉀肥施用。如缺鈣發生心腐病,可用0.3%—0.5%的硝酸鈣或者氯化鈣溶液進行葉面噴施。芹菜生育期葉面噴施0.2%硼砂溶液,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莖裂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