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8日,中國科學院上海營養與健康研究所武愛波研究員和胡黔楠研究員合作在國際學術期刊Trends in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在線發表了題為“Elimination of Fusarium mycotoxin deoxynivalenol (DON) via microbial and enzymatic strategies: Current status and future perspectives”的綜述論文。該論文系統性地概述了國際上最近幾年針對真菌毒素脫氧雪腐鐮刀菌烯醇(嘔吐毒素,DON)生物源性安全控制的最新研究成果,對基于計算模擬結合生物資源富集篩選驗證發現新型真菌毒素降解酶的安全控制策略提出展望。
DON毒素是由病原真菌禾谷鐮刀菌產生的一種重要B型單端孢霉烯毒素。禾谷鐮刀菌在田間引起農作物病害,導致糧食產量的慘重經濟損失;更重要的是,在其侵染作物的過程中產生了真菌毒素DON污染,對糧食安全和食品安全造成了極大的威脅。化學殺菌劑能夠控制植物病原菌對農作物的侵染,但是長期使用化學藥劑會破壞生態系統,導致病原菌對化學藥劑產生抗藥性。相對來講,生物源性安全控制策略能有效減少化學殺菌劑的使用,是一種環境友好型的真菌毒素消除方式,也是國際該領域研究的熱點和趨勢,主要包括:在農作物田間生長時期,應用拮抗微生物代替化學殺菌劑,抑制病原真菌鐮刀菌侵染寄主農作物,降低DON毒素的產生;在農作物收獲之后,通過微生物和酶處理被DON毒素污染的谷物籽粒,將DON降解成低毒或無毒產物。該綜述詳盡梳理總結了最近幾年的應用微生物和降解酶控制DON污染發生的研究進展,重點介紹了不同方法消除DON毒素的作用機理和應用前景,以及現階段真菌毒素生物源性安全控制所面臨的挑戰。最后該綜述對基于計算策略(分子對接和機器學習)挖掘新型真菌毒素降解酶的可能性進行了探討,提出了將計算策略與實驗篩選相互結合挖掘DON降解酶的概念框架,為將來數據驅動的真菌毒素降解研究提供了理論基礎,為食品真菌毒素安全控制提供了有價值的參考。
武愛波研究員和胡黔楠研究員為該文通訊作者,博士后田野和博士研究生張大川為共同第一作者。該工作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杰出青年科學基金、上海市農業委員會重點攻關項目及上海市超級博士后基金等項目的支持。
文章鏈接: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abs/pii/S0924224422001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