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上午,山西省政府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山西省公安機關嚴厲打擊食藥環和知識產權領域犯罪成果有關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
馬學英:
記者朋友們:
大家上午好!歡迎出席省政府新聞辦新聞發布會。食品藥品安全、生態環境治理和知識產權刑事保護是近年來人民群眾高度關心關注的問題。2021年以來,我省公安機關扎實開展打擊食藥環和知識產權領域犯罪“昆侖2021”“昆侖2022”專項行動,狠抓打擊整治,強化源頭治理,取得了顯著成效。為幫助大家更好地了解有關情況,今天我們邀請到:
省公安廳黨委委員、副廳長馬潤生;
省公安廳食品藥品犯罪偵查總隊總隊長劉元平;
省自然資源廳執法局副局長郝建剛;
省生態環境廳綜合行政執法總隊副總隊長趙紅星;
省農業農村廳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局局長曹慶;
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執法稽查處處長許鋒;
省藥品監督管理局稽查與應急管理處一級調研員(兼處長)蔡裕詳。
請他們介紹有關情況并回答各位記者關心關注的問題。首先,請省公安廳副廳長馬潤生介紹我省公安機關嚴厲打擊食藥環、知識產權領域犯罪成果有關情況。
省公安廳黨委委員、副廳長 馬潤生:
各位記者朋友們:
大家上午好!食品藥品安全、生態環境治理和知識產權刑事保護是近年來“兩會”代表委員和人民群眾高度關注的問題。食藥環和知識產權領域犯罪問題嚴重影響公共安全、危害群眾健康、擾亂市場秩序。特別是食品藥品,事關“舌尖”“針尖”上的安全,是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一些不法分子為牟取暴利,在食品中添加違禁品。還有一些“黑作坊”“黑窩點”,冠以丸、散、劑等名稱,以“中藥”“祖傳秘方”為幌子,私制藥品,存在延誤診斷治療、加劇病情發展、損害人體健康等嚴重安全風險。生態環境是我們賴以生存、發展的前提和基礎,破壞生態環境犯罪最直接的后果是導致人們生活環境的質量下降,影響人們的生活質量、身體健康和生產活動。例如非法排放、傾倒危險廢物犯罪,會對土壤和地下水造成不可逆轉的損害,危及生態平衡和生物多樣性,甚至導致農作物受到污染,對人類健康造成嚴重危害。私挖盜采礦產資源等破壞自然資源犯罪不僅破壞了生態環境,還極易引發安全事故,造成人員傷亡,極大損害廣大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2021年以來,山西公安機關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公安部的部署要求,在省公安廳黨委的堅強領導下,牢牢聚焦人民群眾在食藥環領域“急難愁盼”問題和知識產權刑事保護等社會熱點,扎實開展打擊食藥環和知識產權領域犯罪“昆侖2021”“昆侖2022”專項行動,狠抓打擊整治,強化源頭治理,取得了顯著成效。去年以來,全省公安機關共破獲食藥環和知識產權領域刑事案件1399起,抓獲犯罪嫌疑人2599人,涉案金額16.4億余元,18起重大案件列為公安部督辦案件,25起重點案件發起全國線索協查,2起涉假煙犯罪案件列為公安部、國家煙草專賣局聯合督辦案件,4起案件列為公安部典型案例,以強有力的刑事打擊維護了社會大局安全穩定,保障了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和財產安全,服務了平安山西、法治山西、健康山西和美麗山西建設。省公安廳食品藥品犯罪偵查總隊被國務院食安委評為全國食品安全工作先進集體。
一、全省公安機關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從“講政治”的高度全面推動打擊食藥環和知識產權領域違法犯罪工作
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和用藥安全,高度重視生態環境和知識產權保護工作。省公安廳黨委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批示指示精神,始終將嚴厲打擊食藥環和知識產權領域違法犯罪作為一項重要政治任務來部署推進。省公安廳黨委多次召開專題會議,研究解決突出問題。省公安廳成立“昆侖”專項行動領導小組,明確責任分工,強化督導檢查,自上而下統籌全省各方力量和資源,形成嚴密責任鏈條。山西公安機關依托專項行動領導小組,緊盯危害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和切身利益的食品藥品安全、環境治理、知識產權保護等違法犯罪線索,全面研判全省食藥環和知識產權領域犯罪形勢和規律特點,部署開展了“昆侖”專項行動、打擊私挖盜采礦產資源專項行動、打擊制售假藥劣藥專項行動和打擊制售假劣白酒陳醋犯罪專項會戰,精準指導全省公安機關對群眾反映強烈、社會廣泛關注、危害群眾生命健康,特別是針對“老”“幼”“病”等特定群體的相關犯罪發起了凌厲攻勢。各市縣公安局均組建了專門領導機構,70%以上的縣級公安機關組建了專業隊伍,認真落實各項工作部署,密切與行政部門協作配合,充分發揮刑事打擊職能,迅速在全省掀起打擊整治熱潮。
二、回應人民期待,以“打七寸”的精準度集中開展重點領域打擊整治,取得較好成效
2021年以來,山西公安機關結合全省經濟社會發展和自然環境實際,緊緊圍繞食品藥品安全、糧食安全、“兩山七河一流域”生態修復治理、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知識產權刑事保護等重大戰略,緊盯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社會輿論關注的食品、藥品、生態環境和知識產權4個重點領域29類突出違法犯罪,全面發起凌厲攻勢,以實際行動回應了社會關切、增強了群眾的安全感和滿意度。
打擊危害食品安全犯罪方面,聚焦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和我省特色食品,深入開展打擊假劣白酒陳醋專項會戰和打擊制售假劣農資犯罪切實保障春耕生產專項行動,會同省煙草專賣局聯合開展嚴厲打擊涉煙違法犯罪專項行動。共破案618起,抓獲犯罪嫌疑人874人,涉案金額3.7億余元。
打擊危害藥品安全犯罪方面,聚焦人民群眾用藥安全和中醫藥強省戰略部署,緊密結合常態化疫情防控需求,持續推進打擊涉新冠肺炎疫情領域犯罪,深入開展打擊非法醫療美容服務專項整治工作和打擊整治中藥領域違法犯罪專項會戰。共破案100起,抓獲犯罪嫌疑人257人,涉案金額1.1億余元。
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偽劣商品犯罪方面,堅持健康安全、科技創新、文化繁榮、營商環境、源頭治理“五個聚焦”工作思路,持續嚴厲打擊危害人民群眾生命健康、生產生活和侵犯企業商標權、專利權及商業秘密等領域犯罪,深入開展打擊整治非標油專項工作。共破案135起,抓獲犯罪嫌疑人225人,涉案金額9100余萬元。
打擊危害生態環境犯罪方面,聚焦“兩山七河一流域”生態修復治理、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深入開展打擊私挖盜采礦產資源犯罪和打擊“大棚房”問題非法占用農用地犯罪等專項行動。共破案546起,抓獲犯罪嫌疑人1243人,涉案金額10.7億余元。
三、堅持多措并舉,以“零容忍”的態度強力破案攻堅 去年以來,山西公安機關—— 一是堅持靠前一步、主動擔當,忠誠履職、攻堅克難,多措并舉強化攻堅力度,向食藥環和知識產權領域犯罪發起凌厲攻勢。 二是堅持緊盯網上交易平臺、社交平臺、直播平臺等涉網案件線索,立破一批新型網絡犯罪案件。 三是堅持“打源頭、端窩點、摧網絡、斷鏈條、追流向”,對跨區域、團伙化犯罪實施“全環節、全要素、全鏈條”打擊,摧毀了一批犯罪團伙、犯罪窩點,斬斷了一批犯罪鏈條。 四是堅持“打大、攻堅、懲惡”,綜合運用掛牌督辦、提級偵辦、異地用警等措施,打掉了一批“沙霸”“礦霸”及“保護傘”。 五是堅持“破大案、保穩定”與“破小案、暖民心”并舉,迅速偵破了一批與人民群眾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米、面、油、調味品等民生領域案件。 四、凝聚多方力量,推動共治共建,以“一盤棋”的全局觀全面深化源頭治理 山西公安機關始終牢固樹立“一盤棋”思想,堅持打整體戰、合成戰,全面加強與省自然資源廳、省生態環境廳、省農業農村廳、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省藥品監督管理局等部門的協作配合,以聯席會議、重大案件聯合督辦、重點領域聯合整治、行刑銜接機制建設等形式為載體,著力構建高效便捷、責任明晰、齊抓共管、配合密切的行刑銜接工作機制,推動構建共治共建共享社會治理新格局。2021年以來,省公安廳先后會同省生態環境廳、省自然資源廳等7部門聯合出臺了《關于服務保障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加強協作的意見》,會同省知識產權局聯合印發了《關于加強協作配合強化知識產權保護的意見》,會同省生態環境廳、省農業農村廳、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等部門聯合部署開展了嚴厲打擊危險廢物環境違法犯罪和重點排污單位自動監測數據弄虛作假違法犯罪“利劍斬污”專項行動、食用農產品“治違禁 控藥殘 促提升”三年行動、農村假冒偽劣食品整治等一系列聯合打擊行動,聯合指導偵辦了臨汾“11·16”假冒注冊商標白酒案、運城胡某某等人污染環境案等一系列重大案件,以切實有效的行刑銜接質效全面推動了打擊食藥環和知識產權犯罪取得新突破。 山西公安機關將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始終把群眾的“急難愁盼”放在心上。近日,按照公安部的部署,山西公安機關在全省開展了以打擊私挖盜采礦產資源犯罪專項行動、打擊制售假藥劣藥犯罪專項行動和打擊制售假劣白酒陳醋犯罪專項會戰為主要內容的“昆侖2022”專項行動。針對食品、藥品、生態環境、知識產權、野生動物五大領域,聚焦“網紅”經濟新業態下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私挖盜采礦產資源等二十六項突出犯罪,尤其是“3·15”曝光的相關問題,公安機關堅持嚴打的高壓態勢和嚴整的堅強決心,保障好人民群眾“舌尖”“針尖”上的安全和品質,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為我省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作出新貢獻。 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和治安形勢的變化,食藥環和知識產權領域犯罪形勢日趨復雜,打擊食藥環和知識產權領域犯罪各項工作需要良好的社會輿論環境和人民群眾的大力支持。在此,我代表山西省公安廳向積極宣傳和支持公安食藥偵工作的記者朋友們表示衷心的感謝!希望你們能夠繼續關注和支持我們的工作,也希望社會各界和廣大群眾能夠舉報違法犯罪線索,積極參與到公安機關打擊食藥環和知識產權犯罪活動中來,共同為三晉大地天更藍、水更綠、山更青,人民群眾吃得安全、用得放心貢獻力量。謝謝大家! 馬學英: 感謝馬潤生副廳長的介紹。 接下來,開始回答記者提問。請各位記者在提問前先通報所在新聞單位的名稱。 央廣網記者:
公安機關食藥偵部門的主要職責是什么?有哪些舉報渠道? 省公安廳食品藥品犯罪偵查總隊總隊長 劉元平: 感謝記者的提問。山西省公安廳食品藥品犯罪偵查總隊成立于2014年8月份,是公安系統年輕的警種。經過近8年的發展,目前主要承擔打擊食品藥品、知識產權、生態環境、森林草原、生物安全等領域犯罪的職責。主要任務是打擊涉及生產、銷售偽劣商品,侵犯知識產權和破壞生態環境等38種罪名的犯罪,依法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和財產安全,維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 會后我們將公布全省公安機關近年來偵辦的10起食藥環領域典型案例和全省各級公安機關的舉報電話、電子郵箱、信箱等舉報途徑。如廣大人民群眾發現違法犯罪線索時,也可以直接撥打110進行舉報。另外,省公安廳在2016年發布了《山西省公安機關食品藥品違法犯罪案件舉報獎勵實施辦法》,最高可獎勵20萬元;今年2月,省自然資源廳、省公安廳、省財政廳等部門聯合出臺了《山西省非法違法采礦線索舉報獎勵辦法》,最高可獎勵50萬元。我們歡迎廣大人民群眾積極舉報食藥環犯罪線索,對侵犯廣大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違法犯罪形成“過街老鼠、人人喊打”的局面,警民攜手,織就圍剿食藥環犯罪的天羅地網,打一場保衛食藥環安全的人民戰爭。謝謝! 山西日報記者:
今年的打擊重點是什么?對于老百姓關心的侵犯山西特色品牌犯罪,將采取哪些措施?
省公安廳食品藥品犯罪偵查總隊總隊長 劉元平: 感謝記者的提問。省委省政府、公安部和省公安廳黨委高度重視打擊食藥環和知識產權領域犯罪工作。今年以來,省公安廳已在全省部署開展嚴厲打擊食品藥品、知識產權、生態環境和野生動物犯罪“昆侖2022”專項行動,同時,還組織開展打擊制售假劣白酒陳醋犯罪專項會戰、打擊制售假藥劣藥犯罪重點攻堅專項工作和打擊私挖盜采礦產資源等專項行動。今年的工作重點就是按照上述行動確定的重點,聚焦與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緊密相關的犯罪行為進行嚴厲打擊。 針對侵犯我省特色品牌犯罪,全省公安機關食藥偵部門將嚴厲打擊侵權假冒我省品牌老字號產品犯罪,維護山西品牌形象,護航企業健康發展。同時加大對高端裝備制造、節能環保新興產業、文旅康養服務等領域及地理標志農產品、道地中藥等我省名優特色領域知識產權的刑事保護力度,有效維護品牌權利人合法權益,提升市場競爭力。 下一步,全省公安機關食藥偵部門將在相關行政執法部門的協作配合下,進一步強化案件偵辦工作,堅持“打源頭、端窩點、摧網絡、斷鏈條、追流向”,確保“全環節、全要素、全鏈條”打擊犯罪,堅決維護人民群眾切身利益和市場主體合法權益,全力護航我省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謝謝! 山西廣播電視臺黃河節目中心記者: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耕地是我國最為寶貴的資源,關系十幾億人吃飯的大事,絕不能有閃失。請問,當前我省對違法占用耕地行為都采取了哪些措施?下一步將采取怎樣的措施和辦法嚴厲打擊違法占用耕地行為? 省自然資源廳執法局副局長 郝建剛: 感謝記者的提問。耕地是我國最為寶貴的資源,習近平總書記對此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我們自然資源部門一直以來對打擊非法違法占用耕地行為保持高壓態勢,實行耕地保護黨政同責,以“長牙齒”的硬措施,從嚴查處各類違法違規占用耕地或改變耕地用途行為,堅決遏制耕地“非農化”,防止“非糧化”。 2020年7月3日,國務院召開全國電視電話會議對農村亂占耕地建房專項整治工作作出全面部署后,全省自然資源系統對2013年以來的農村亂占耕地建房情況進行了全面排查摸底,同時,按照國務院電視電話精神,2020年7月3日以后違法占用耕地及基本農田新建、擴建、續建、翻建或非法出售的房屋,包括住宅類、產業類和公共管理服務類房屋,均屬于頂風違法建設的要求,我們對2020年7月以來新增的農村亂占耕地建房行為,嚴格按照國家不準占用基本農田建房、不準強占多占耕地建房等“八不準”要求,實行“零容忍”的硬態度,發現一起,嚴查一處。從2021年起,省自然資源廳堅持不定期召開新聞通氣會,公開通報新增農村亂占耕地建房問題整治整改情況,截至目前,全省已查處整改800余宗新增農村亂占耕地建房問題。 下一步,我們在持續抓好遏制新增農村亂占耕地建房和防止“大棚房”問題死灰復燃的同時,根據國家統一安排部署,結合我省實際出臺具體的實施辦法,做好農村亂占耕地建房問題存量問題整治工作。在此基礎上,我們將堅持開展嚴厲打擊違法用地用礦行為等方面的專項行動,特別是針對新《土地管理法》和《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實行以來的違法占地行為,嚴格按照新標準處罰,以最嚴厲的辦法、最嚴格的措施,做好耕地保護工作。謝謝! 黃河新聞網記者:
請介紹一下2021年全省打擊生態環境違法犯罪“利劍斬污”專項行動開展情況和2022年“利劍斬污”專項行動打擊重點。
省生態環境綜合行政執法總隊副總隊長 趙紅星: 各位新聞媒體記者朋友上午好!借此機會,首先,感謝新聞界朋友長期以來對我省生態環境保護執法工作的關心和支持! 按照省委、省政府生態環境保護決策部署和生態環境部、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統一安排部署,2021年5月—10月,省生態環境廳聯合省人民檢察院和省公安廳開展了以嚴厲打擊危險廢物環境違法犯罪和重點排污單位自動監測數據弄虛作假違法犯罪“利劍斬污”專項行動。專項行動開展以來,全省各級生態環境部門和公安、檢察機關密切配合,主動出擊,迅速行動,一舉破獲了太原市婁煩縣“4.23”污染環境案、運城市臨猗縣“2.08”違法傾倒廢液案、陽泉市盂縣“7.5”非法傾倒工業化學廢料污染環境案等多起跨省異地非法轉移傾倒危險廢物環境違法案件和晉中市太谷區“4.08”恒達煤氣化有限公司旁路偷排、在線數據造假案。期間,全省累計共出動各類執法人員1.4萬余人次,執法車輛5800臺次,與公安機關聯勤聯動執法500余次,辦理行政處罰案件850件,罰款1.05億元,各級生態環境部門共向公安機關移送涉及危險廢物和自動監測數據弄虛作假環境違法案件115件,拘留285人,其中,行政拘留97人,刑事拘留188人,在全省引起了強烈反響,極大地震懾了生態環境違法犯罪分子的囂張氣焰。 為持續鞏固工作成效,深入推進危險廢物專項整治三年行動,按照生態環境部、最高人民檢察院和公安部的統一安排部署,今年,省生態環境廳、省人民檢察院、省公安廳決定于4月至9月分三個階段,聯合持續深入開展打擊危險廢物環境違法犯罪和重點排污單位自動監測數據弄虛作假違法犯罪“利劍斬污”專項行動。這次專項行動打擊的重點包括兩個方面。 一是嚴查廢礦物油、精(蒸)餾殘渣、農藥廢物、廢酸、廢鉛蓄電池等危險廢物,重點打擊下列危險廢物環境違法犯罪行為。1.無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或以合法資質為掩護的單位非法收集、貯存、利用、處置危險廢物;2.明知他人無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向其提供或者委托其收集、貯存、利用、處置危險廢物;3.非法排放、傾倒、處置危險廢物3噸以上;4.違反《危險廢物轉移管理辦法》規定,跨行政區域非法轉移、排放、傾倒、處置危險廢物;5.將危險廢物隱瞞為中間產物(產品)、副產物(品),非法轉移、利用和處置。 二是嚴厲打擊以篡改、偽造監測數據為主要手段逃避生態環境監管的環境違法犯罪行為。1.嚴查不正常運行自動監測設備違法行為;2.重點打擊篡改、偽造自動監測數據或者干擾自動監測設施的環境違法犯罪行為;3.對違法案件中出具比對監測報告的第三方監測單位進行延伸檢查,依法嚴肅查處提供虛假證明文件或出具證明文件存在重大失實的環境領域違法犯罪行為;4.拒絕接受生態環境保護檢查或在接受檢查時自動監測數據弄虛作假的違法犯罪行為。 目前,全省各級生態環境部門和公安、檢察機關按照第一階段工作要求,正在開展案件線索摸排。截至5月6日已對16起非法傾倒危險廢物環境違法案件實施了行政處罰,對7起環境違法案件線索移送當地公安機關處理。下一步,我省將按照專項行動階段工作計劃,進一步加大案件線索排查力度,強化行政執法部門與司法機關的聯勤聯動,持續保持方向不變、力度不減、標準不降,積極推進生態環境保護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的高效無縫銜接,以更高標準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提速建設美麗山西,以優異的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謝謝大家! 山西農民報記者:
請介紹一下今年農資打假工作情況。
省農業農村廳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局局長 曹慶: 感謝記者的提問。農資是農業生產的基礎,直接關系到糧食安全和農產品質量安全,也關系著農業產業發展和農民切身利益。3月21日,省農業農村廳會同省公安廳、省市場監管局等七部門聯合召開會議,第一時間制定印發了《2022年全省農資打假專項治理行動暨放心農資下鄉進村宣傳周活動實施方案》,對全省農資打假工作進行了全面部署,啟動農資打假“春雷”行動,各級各部門迅速行動、主動出擊、嚴查嚴打,全省農資打假第一槍已經打響。 近年來,我省農資打假形勢持續向好,農資質量是有保障的。但問題隱患仍然存在,有的不法商家進村入戶、走村竄鄉,打一槍換一個地方;有的以送禮品、請吃飯、小恩小惠“忽悠”老百姓。特別是今年以來,農資價格持續高位運行,在暴利驅動下,不法分子勢必鋌而走險,導致今年成為農資打假形勢最為嚴峻的一年。 我們始終堅持問題導向,真抓真管、嚴查嚴打,決不讓坑農害農的不法分子逍遙法外。以“長牙齒”的方式開展農資質量安全執法行動,對信譽差、屢查屢犯的農資市場和經營戶從嚴從快調查,對制售假劣種子和農獸藥非法添加違法行為從嚴從重處罰,以壯士斷腕的勇氣整頓區域頑疾,保護農業生產安全。同時,暢通信息公開渠道,豐富違法曝光形式,今年我廳將遴選發布兩批20個典型案例,并推薦大案要案參評農業農村部典型案例。 4月8日,山西省農資打假廳際協調小組辦公室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化肥等重要農資監管的緊急通知》,緊盯春耕春種春管關鍵節點,對種子、化肥、農藥等農資市場全面巡查檢查,開展隱患排查,強化案件查處,集中整治制售假劣農資違法行為,嚴厲打擊“農資忽悠商”。截至4月底,全省共查辦農資類案件292件,其中生產銷售假冒偽劣農資42件,涉案貨值金額共計42.6萬元,罰沒金額50.5萬余元,成功打掉3個“農資忽悠”團伙,移送公安機關1件。近期各地根據當地疫情形勢,已陸續開展放心農資下鄉進村宣傳活動,持續加強對農民群眾的宣傳教育和風險提示,普及農資識假辨假常識,指導農民從正規渠道科學購買農資產品,提高農民群眾識假辨假意識和能力,在全社會營造了共管共治共享的良好氛圍。 農資打假工作關乎黨和政府形象,關乎國家社會穩定,關乎穩糧保供大局,下一步我們將下大力氣抓好農資打假專項治理行動,把全省農資市場秩序維護好,把廣大農民群眾的利益維護好,以實際行動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謝謝! 中新社記者:
省市場監管局在打擊食品違法行為上有哪些舉措?下一步有什么工作打算?
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執法稽查處處長 許鋒: 感謝記者的提問。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四個最嚴”食品安全工作要求,嚴厲打擊食品違法行為,守護人民群眾舌尖安全,一直是我省各級市場監管部門工作的重中之重。近些年來,我局堅持問題導向、堅持改革創新、堅持依法行政、堅持協作聯動,將執法力量聚焦“民意最盼、危害最大、關注度最高”的重點領域,通過加大日常監管力度、擴大食品抽檢范圍、暢通投訴舉報渠道、依法打擊違法行為、集中銷毀涉案物品、公布宣傳典型案例等手段,上下聯動、多管齊下、重拳出擊,嚴厲打擊非法添加、銷售過期食品等食品違法行為,取得了積極成效,有效凈化了市場環境。 2021年,全省市場監管部門共查辦各類違法案件21227起,罰沒款2.05億元,其中食品違法案件7314起,罰沒款2932.86萬元,并移送公安部門案件189起,協助全省各級公安部門免費檢驗食品違法案件涉案物品69個批次,有效增強了兩部門行刑銜接工作效能,形成了共同打擊違法犯罪合力。為進一步擴大執法辦案影響,警示震懾違法分子,公開曝光8批次78起典型案件,其中太原、晉城等地市場監管部門查辦的不合格白酒、減肥巧克力等多起案件被市場監管總局列為典型案件。 下一步,我局將深入推進2022年民生領域案件查辦“鐵拳”行動,將食用油摻雜摻假;面向未成年人開展“無底線營銷”;聲稱減肥、壯陽等食品非法添加;假冒知名商標品牌、摻雜摻假酒類及食用醋等違法行為定為打擊重點,加強統籌協調。繼續通過“出鐵拳、樹典型、強聯合”,充分發揮市場監管綜合執法辦案集成效應,攥指成拳,查辦一批讓群眾廣泛稱道、對違法分子有力震懾的“鐵案”,切實保障群眾舌尖上的安全。謝謝! 山西廣播電視臺新聞融媒體中心記者: 藥品安全一直是全社會關注的焦點問題,我們也注意到近年來省藥監局在藥品監管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請詳細介紹一下近幾年我省在打擊藥品違法行為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下一步,在強化案件查辦,凈化市場秩序方面還有哪些舉措?
省藥品監督管理局稽查與應急管理處一級調研員(兼處長) 蔡裕詳: 感謝記者的提問。行政執法是主責主業,案件查辦是拳頭利器,是執法部門監管力度的重要體現。近年來,全省各級藥品監管部門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藥品安全“四個最嚴”要求,嚴厲打擊違法違規行為,著力防范化解風險隱患,有力凈化藥品市場環境。 一是健全機制強化辦案。省藥監局出臺了上下聯動機制,進一步強化省、市、縣三級協作配合;出臺了交叉檢查機制,進一步提升監督檢查和案件核查效能;出臺了風險研判會商制度,進一步加強監測數據進行綜合分析,及時研判潛在風險隱患,有效防控藥品安全風險。特別是與省檢察院、省公安廳、省市場局聯合出臺了《聯動機制暫行規定》,細化了線索通報協查、涉案物品檢驗鑒定、案件移送等8大機制,形成打擊危害藥品安全行為合力。 二是堅持監管和執法相結合,不斷深挖案源線索。省藥監局堅持問題導向,采取隨機抽查、交叉檢查、飛行檢查等方法,開展中藥飲片、特殊藥品、無菌和植入性醫療器械、美容美發機構經營使用化妝品等十余項專項整治,不斷強化安全風險隱患排查,有力打擊了各類違法違規行為。 三是不斷加大案件查辦力度。自2018年機構改革以來,全省共立案查處“兩品一械”違法案件12500余件,罰沒款6000余萬元,責令停產停業64家次,吊銷許可證5張,搗毀制假售假窩點5個,移送公安機關涉刑案件44件,對違法分子形成有力震懾。 下一步,全省藥監系統將持續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藥品安全批示指示精神,全面落實省委、省政府和國家藥監局藥品監管工作要求,嚴格落實新修訂的《藥品管理法》,著力提升稽查執法能力,加大藥品案件查處力度。對違法企業不僅要依法處以警告、罰款、沒收、停產停業直至吊銷許可證處罰,還要對相關人員依法做出禁止從業、沒收違法收入、處以罰款、吊銷執業證書,甚至是行政拘留的處罰。特別是要進一步加強與公安機關行刑銜接,依據《刑法修正案(十一)》和新發布的《兩高藥品司法解釋》,重點懲治生產、銷售假劣藥,以及包括“黑作坊”在內的非法生產、銷售藥品等妨害藥品管理的違法犯罪行為,始終保持對藥品犯罪的高壓態勢,規范藥品市場秩序。相信通過全系統上下共同努力,能夠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用藥安全有效。謝謝! 馬學英: 非常感謝省公安廳、省自然資源廳、省生態環境廳、省農業農村廳、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省藥品監督管理局等七位負責同志出席省政府新聞辦新聞發布會,也非常感謝各位記者朋友對我們工作的大力支持。 今天的新聞發布會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三、堅持多措并舉,以“零容忍”的態度強力破案攻堅 去年以來,山西公安機關—— 一是堅持靠前一步、主動擔當,忠誠履職、攻堅克難,多措并舉強化攻堅力度,向食藥環和知識產權領域犯罪發起凌厲攻勢。 二是堅持緊盯網上交易平臺、社交平臺、直播平臺等涉網案件線索,立破一批新型網絡犯罪案件。 三是堅持“打源頭、端窩點、摧網絡、斷鏈條、追流向”,對跨區域、團伙化犯罪實施“全環節、全要素、全鏈條”打擊,摧毀了一批犯罪團伙、犯罪窩點,斬斷了一批犯罪鏈條。 四是堅持“打大、攻堅、懲惡”,綜合運用掛牌督辦、提級偵辦、異地用警等措施,打掉了一批“沙霸”“礦霸”及“保護傘”。 五是堅持“破大案、保穩定”與“破小案、暖民心”并舉,迅速偵破了一批與人民群眾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米、面、油、調味品等民生領域案件。 四、凝聚多方力量,推動共治共建,以“一盤棋”的全局觀全面深化源頭治理 山西公安機關始終牢固樹立“一盤棋”思想,堅持打整體戰、合成戰,全面加強與省自然資源廳、省生態環境廳、省農業農村廳、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省藥品監督管理局等部門的協作配合,以聯席會議、重大案件聯合督辦、重點領域聯合整治、行刑銜接機制建設等形式為載體,著力構建高效便捷、責任明晰、齊抓共管、配合密切的行刑銜接工作機制,推動構建共治共建共享社會治理新格局。2021年以來,省公安廳先后會同省生態環境廳、省自然資源廳等7部門聯合出臺了《關于服務保障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加強協作的意見》,會同省知識產權局聯合印發了《關于加強協作配合強化知識產權保護的意見》,會同省生態環境廳、省農業農村廳、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等部門聯合部署開展了嚴厲打擊危險廢物環境違法犯罪和重點排污單位自動監測數據弄虛作假違法犯罪“利劍斬污”專項行動、食用農產品“治違禁 控藥殘 促提升”三年行動、農村假冒偽劣食品整治等一系列聯合打擊行動,聯合指導偵辦了臨汾“11·16”假冒注冊商標白酒案、運城胡某某等人污染環境案等一系列重大案件,以切實有效的行刑銜接質效全面推動了打擊食藥環和知識產權犯罪取得新突破。 山西公安機關將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始終把群眾的“急難愁盼”放在心上。近日,按照公安部的部署,山西公安機關在全省開展了以打擊私挖盜采礦產資源犯罪專項行動、打擊制售假藥劣藥犯罪專項行動和打擊制售假劣白酒陳醋犯罪專項會戰為主要內容的“昆侖2022”專項行動。針對食品、藥品、生態環境、知識產權、野生動物五大領域,聚焦“網紅”經濟新業態下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私挖盜采礦產資源等二十六項突出犯罪,尤其是“3·15”曝光的相關問題,公安機關堅持嚴打的高壓態勢和嚴整的堅強決心,保障好人民群眾“舌尖”“針尖”上的安全和品質,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為我省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作出新貢獻。 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和治安形勢的變化,食藥環和知識產權領域犯罪形勢日趨復雜,打擊食藥環和知識產權領域犯罪各項工作需要良好的社會輿論環境和人民群眾的大力支持。在此,我代表山西省公安廳向積極宣傳和支持公安食藥偵工作的記者朋友們表示衷心的感謝!希望你們能夠繼續關注和支持我們的工作,也希望社會各界和廣大群眾能夠舉報違法犯罪線索,積極參與到公安機關打擊食藥環和知識產權犯罪活動中來,共同為三晉大地天更藍、水更綠、山更青,人民群眾吃得安全、用得放心貢獻力量。謝謝大家! 馬學英: 感謝馬潤生副廳長的介紹。 接下來,開始回答記者提問。請各位記者在提問前先通報所在新聞單位的名稱。 央廣網記者:
公安機關食藥偵部門的主要職責是什么?有哪些舉報渠道? 省公安廳食品藥品犯罪偵查總隊總隊長 劉元平: 感謝記者的提問。山西省公安廳食品藥品犯罪偵查總隊成立于2014年8月份,是公安系統年輕的警種。經過近8年的發展,目前主要承擔打擊食品藥品、知識產權、生態環境、森林草原、生物安全等領域犯罪的職責。主要任務是打擊涉及生產、銷售偽劣商品,侵犯知識產權和破壞生態環境等38種罪名的犯罪,依法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和財產安全,維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 會后我們將公布全省公安機關近年來偵辦的10起食藥環領域典型案例和全省各級公安機關的舉報電話、電子郵箱、信箱等舉報途徑。如廣大人民群眾發現違法犯罪線索時,也可以直接撥打110進行舉報。另外,省公安廳在2016年發布了《山西省公安機關食品藥品違法犯罪案件舉報獎勵實施辦法》,最高可獎勵20萬元;今年2月,省自然資源廳、省公安廳、省財政廳等部門聯合出臺了《山西省非法違法采礦線索舉報獎勵辦法》,最高可獎勵50萬元。我們歡迎廣大人民群眾積極舉報食藥環犯罪線索,對侵犯廣大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違法犯罪形成“過街老鼠、人人喊打”的局面,警民攜手,織就圍剿食藥環犯罪的天羅地網,打一場保衛食藥環安全的人民戰爭。謝謝! 山西日報記者:
今年的打擊重點是什么?對于老百姓關心的侵犯山西特色品牌犯罪,將采取哪些措施?
省公安廳食品藥品犯罪偵查總隊總隊長 劉元平: 感謝記者的提問。省委省政府、公安部和省公安廳黨委高度重視打擊食藥環和知識產權領域犯罪工作。今年以來,省公安廳已在全省部署開展嚴厲打擊食品藥品、知識產權、生態環境和野生動物犯罪“昆侖2022”專項行動,同時,還組織開展打擊制售假劣白酒陳醋犯罪專項會戰、打擊制售假藥劣藥犯罪重點攻堅專項工作和打擊私挖盜采礦產資源等專項行動。今年的工作重點就是按照上述行動確定的重點,聚焦與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緊密相關的犯罪行為進行嚴厲打擊。 針對侵犯我省特色品牌犯罪,全省公安機關食藥偵部門將嚴厲打擊侵權假冒我省品牌老字號產品犯罪,維護山西品牌形象,護航企業健康發展。同時加大對高端裝備制造、節能環保新興產業、文旅康養服務等領域及地理標志農產品、道地中藥等我省名優特色領域知識產權的刑事保護力度,有效維護品牌權利人合法權益,提升市場競爭力。 下一步,全省公安機關食藥偵部門將在相關行政執法部門的協作配合下,進一步強化案件偵辦工作,堅持“打源頭、端窩點、摧網絡、斷鏈條、追流向”,確保“全環節、全要素、全鏈條”打擊犯罪,堅決維護人民群眾切身利益和市場主體合法權益,全力護航我省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謝謝! 山西廣播電視臺黃河節目中心記者: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耕地是我國最為寶貴的資源,關系十幾億人吃飯的大事,絕不能有閃失。請問,當前我省對違法占用耕地行為都采取了哪些措施?下一步將采取怎樣的措施和辦法嚴厲打擊違法占用耕地行為? 省自然資源廳執法局副局長 郝建剛: 感謝記者的提問。耕地是我國最為寶貴的資源,習近平總書記對此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我們自然資源部門一直以來對打擊非法違法占用耕地行為保持高壓態勢,實行耕地保護黨政同責,以“長牙齒”的硬措施,從嚴查處各類違法違規占用耕地或改變耕地用途行為,堅決遏制耕地“非農化”,防止“非糧化”。 2020年7月3日,國務院召開全國電視電話會議對農村亂占耕地建房專項整治工作作出全面部署后,全省自然資源系統對2013年以來的農村亂占耕地建房情況進行了全面排查摸底,同時,按照國務院電視電話精神,2020年7月3日以后違法占用耕地及基本農田新建、擴建、續建、翻建或非法出售的房屋,包括住宅類、產業類和公共管理服務類房屋,均屬于頂風違法建設的要求,我們對2020年7月以來新增的農村亂占耕地建房行為,嚴格按照國家不準占用基本農田建房、不準強占多占耕地建房等“八不準”要求,實行“零容忍”的硬態度,發現一起,嚴查一處。從2021年起,省自然資源廳堅持不定期召開新聞通氣會,公開通報新增農村亂占耕地建房問題整治整改情況,截至目前,全省已查處整改800余宗新增農村亂占耕地建房問題。 下一步,我們在持續抓好遏制新增農村亂占耕地建房和防止“大棚房”問題死灰復燃的同時,根據國家統一安排部署,結合我省實際出臺具體的實施辦法,做好農村亂占耕地建房問題存量問題整治工作。在此基礎上,我們將堅持開展嚴厲打擊違法用地用礦行為等方面的專項行動,特別是針對新《土地管理法》和《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實行以來的違法占地行為,嚴格按照新標準處罰,以最嚴厲的辦法、最嚴格的措施,做好耕地保護工作。謝謝! 黃河新聞網記者:
請介紹一下2021年全省打擊生態環境違法犯罪“利劍斬污”專項行動開展情況和2022年“利劍斬污”專項行動打擊重點。
省生態環境綜合行政執法總隊副總隊長 趙紅星: 各位新聞媒體記者朋友上午好!借此機會,首先,感謝新聞界朋友長期以來對我省生態環境保護執法工作的關心和支持! 按照省委、省政府生態環境保護決策部署和生態環境部、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統一安排部署,2021年5月—10月,省生態環境廳聯合省人民檢察院和省公安廳開展了以嚴厲打擊危險廢物環境違法犯罪和重點排污單位自動監測數據弄虛作假違法犯罪“利劍斬污”專項行動。專項行動開展以來,全省各級生態環境部門和公安、檢察機關密切配合,主動出擊,迅速行動,一舉破獲了太原市婁煩縣“4.23”污染環境案、運城市臨猗縣“2.08”違法傾倒廢液案、陽泉市盂縣“7.5”非法傾倒工業化學廢料污染環境案等多起跨省異地非法轉移傾倒危險廢物環境違法案件和晉中市太谷區“4.08”恒達煤氣化有限公司旁路偷排、在線數據造假案。期間,全省累計共出動各類執法人員1.4萬余人次,執法車輛5800臺次,與公安機關聯勤聯動執法500余次,辦理行政處罰案件850件,罰款1.05億元,各級生態環境部門共向公安機關移送涉及危險廢物和自動監測數據弄虛作假環境違法案件115件,拘留285人,其中,行政拘留97人,刑事拘留188人,在全省引起了強烈反響,極大地震懾了生態環境違法犯罪分子的囂張氣焰。 為持續鞏固工作成效,深入推進危險廢物專項整治三年行動,按照生態環境部、最高人民檢察院和公安部的統一安排部署,今年,省生態環境廳、省人民檢察院、省公安廳決定于4月至9月分三個階段,聯合持續深入開展打擊危險廢物環境違法犯罪和重點排污單位自動監測數據弄虛作假違法犯罪“利劍斬污”專項行動。這次專項行動打擊的重點包括兩個方面。 一是嚴查廢礦物油、精(蒸)餾殘渣、農藥廢物、廢酸、廢鉛蓄電池等危險廢物,重點打擊下列危險廢物環境違法犯罪行為。1.無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或以合法資質為掩護的單位非法收集、貯存、利用、處置危險廢物;2.明知他人無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向其提供或者委托其收集、貯存、利用、處置危險廢物;3.非法排放、傾倒、處置危險廢物3噸以上;4.違反《危險廢物轉移管理辦法》規定,跨行政區域非法轉移、排放、傾倒、處置危險廢物;5.將危險廢物隱瞞為中間產物(產品)、副產物(品),非法轉移、利用和處置。 二是嚴厲打擊以篡改、偽造監測數據為主要手段逃避生態環境監管的環境違法犯罪行為。1.嚴查不正常運行自動監測設備違法行為;2.重點打擊篡改、偽造自動監測數據或者干擾自動監測設施的環境違法犯罪行為;3.對違法案件中出具比對監測報告的第三方監測單位進行延伸檢查,依法嚴肅查處提供虛假證明文件或出具證明文件存在重大失實的環境領域違法犯罪行為;4.拒絕接受生態環境保護檢查或在接受檢查時自動監測數據弄虛作假的違法犯罪行為。 目前,全省各級生態環境部門和公安、檢察機關按照第一階段工作要求,正在開展案件線索摸排。截至5月6日已對16起非法傾倒危險廢物環境違法案件實施了行政處罰,對7起環境違法案件線索移送當地公安機關處理。下一步,我省將按照專項行動階段工作計劃,進一步加大案件線索排查力度,強化行政執法部門與司法機關的聯勤聯動,持續保持方向不變、力度不減、標準不降,積極推進生態環境保護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的高效無縫銜接,以更高標準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提速建設美麗山西,以優異的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謝謝大家! 山西農民報記者:
請介紹一下今年農資打假工作情況。
省農業農村廳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局局長 曹慶: 感謝記者的提問。農資是農業生產的基礎,直接關系到糧食安全和農產品質量安全,也關系著農業產業發展和農民切身利益。3月21日,省農業農村廳會同省公安廳、省市場監管局等七部門聯合召開會議,第一時間制定印發了《2022年全省農資打假專項治理行動暨放心農資下鄉進村宣傳周活動實施方案》,對全省農資打假工作進行了全面部署,啟動農資打假“春雷”行動,各級各部門迅速行動、主動出擊、嚴查嚴打,全省農資打假第一槍已經打響。 近年來,我省農資打假形勢持續向好,農資質量是有保障的。但問題隱患仍然存在,有的不法商家進村入戶、走村竄鄉,打一槍換一個地方;有的以送禮品、請吃飯、小恩小惠“忽悠”老百姓。特別是今年以來,農資價格持續高位運行,在暴利驅動下,不法分子勢必鋌而走險,導致今年成為農資打假形勢最為嚴峻的一年。 我們始終堅持問題導向,真抓真管、嚴查嚴打,決不讓坑農害農的不法分子逍遙法外。以“長牙齒”的方式開展農資質量安全執法行動,對信譽差、屢查屢犯的農資市場和經營戶從嚴從快調查,對制售假劣種子和農獸藥非法添加違法行為從嚴從重處罰,以壯士斷腕的勇氣整頓區域頑疾,保護農業生產安全。同時,暢通信息公開渠道,豐富違法曝光形式,今年我廳將遴選發布兩批20個典型案例,并推薦大案要案參評農業農村部典型案例。 4月8日,山西省農資打假廳際協調小組辦公室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化肥等重要農資監管的緊急通知》,緊盯春耕春種春管關鍵節點,對種子、化肥、農藥等農資市場全面巡查檢查,開展隱患排查,強化案件查處,集中整治制售假劣農資違法行為,嚴厲打擊“農資忽悠商”。截至4月底,全省共查辦農資類案件292件,其中生產銷售假冒偽劣農資42件,涉案貨值金額共計42.6萬元,罰沒金額50.5萬余元,成功打掉3個“農資忽悠”團伙,移送公安機關1件。近期各地根據當地疫情形勢,已陸續開展放心農資下鄉進村宣傳活動,持續加強對農民群眾的宣傳教育和風險提示,普及農資識假辨假常識,指導農民從正規渠道科學購買農資產品,提高農民群眾識假辨假意識和能力,在全社會營造了共管共治共享的良好氛圍。 農資打假工作關乎黨和政府形象,關乎國家社會穩定,關乎穩糧保供大局,下一步我們將下大力氣抓好農資打假專項治理行動,把全省農資市場秩序維護好,把廣大農民群眾的利益維護好,以實際行動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謝謝! 中新社記者:
省市場監管局在打擊食品違法行為上有哪些舉措?下一步有什么工作打算?
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執法稽查處處長 許鋒: 感謝記者的提問。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四個最嚴”食品安全工作要求,嚴厲打擊食品違法行為,守護人民群眾舌尖安全,一直是我省各級市場監管部門工作的重中之重。近些年來,我局堅持問題導向、堅持改革創新、堅持依法行政、堅持協作聯動,將執法力量聚焦“民意最盼、危害最大、關注度最高”的重點領域,通過加大日常監管力度、擴大食品抽檢范圍、暢通投訴舉報渠道、依法打擊違法行為、集中銷毀涉案物品、公布宣傳典型案例等手段,上下聯動、多管齊下、重拳出擊,嚴厲打擊非法添加、銷售過期食品等食品違法行為,取得了積極成效,有效凈化了市場環境。 2021年,全省市場監管部門共查辦各類違法案件21227起,罰沒款2.05億元,其中食品違法案件7314起,罰沒款2932.86萬元,并移送公安部門案件189起,協助全省各級公安部門免費檢驗食品違法案件涉案物品69個批次,有效增強了兩部門行刑銜接工作效能,形成了共同打擊違法犯罪合力。為進一步擴大執法辦案影響,警示震懾違法分子,公開曝光8批次78起典型案件,其中太原、晉城等地市場監管部門查辦的不合格白酒、減肥巧克力等多起案件被市場監管總局列為典型案件。 下一步,我局將深入推進2022年民生領域案件查辦“鐵拳”行動,將食用油摻雜摻假;面向未成年人開展“無底線營銷”;聲稱減肥、壯陽等食品非法添加;假冒知名商標品牌、摻雜摻假酒類及食用醋等違法行為定為打擊重點,加強統籌協調。繼續通過“出鐵拳、樹典型、強聯合”,充分發揮市場監管綜合執法辦案集成效應,攥指成拳,查辦一批讓群眾廣泛稱道、對違法分子有力震懾的“鐵案”,切實保障群眾舌尖上的安全。謝謝! 山西廣播電視臺新聞融媒體中心記者: 藥品安全一直是全社會關注的焦點問題,我們也注意到近年來省藥監局在藥品監管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請詳細介紹一下近幾年我省在打擊藥品違法行為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下一步,在強化案件查辦,凈化市場秩序方面還有哪些舉措?
省藥品監督管理局稽查與應急管理處一級調研員(兼處長) 蔡裕詳: 感謝記者的提問。行政執法是主責主業,案件查辦是拳頭利器,是執法部門監管力度的重要體現。近年來,全省各級藥品監管部門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藥品安全“四個最嚴”要求,嚴厲打擊違法違規行為,著力防范化解風險隱患,有力凈化藥品市場環境。 一是健全機制強化辦案。省藥監局出臺了上下聯動機制,進一步強化省、市、縣三級協作配合;出臺了交叉檢查機制,進一步提升監督檢查和案件核查效能;出臺了風險研判會商制度,進一步加強監測數據進行綜合分析,及時研判潛在風險隱患,有效防控藥品安全風險。特別是與省檢察院、省公安廳、省市場局聯合出臺了《聯動機制暫行規定》,細化了線索通報協查、涉案物品檢驗鑒定、案件移送等8大機制,形成打擊危害藥品安全行為合力。 二是堅持監管和執法相結合,不斷深挖案源線索。省藥監局堅持問題導向,采取隨機抽查、交叉檢查、飛行檢查等方法,開展中藥飲片、特殊藥品、無菌和植入性醫療器械、美容美發機構經營使用化妝品等十余項專項整治,不斷強化安全風險隱患排查,有力打擊了各類違法違規行為。 三是不斷加大案件查辦力度。自2018年機構改革以來,全省共立案查處“兩品一械”違法案件12500余件,罰沒款6000余萬元,責令停產停業64家次,吊銷許可證5張,搗毀制假售假窩點5個,移送公安機關涉刑案件44件,對違法分子形成有力震懾。 下一步,全省藥監系統將持續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藥品安全批示指示精神,全面落實省委、省政府和國家藥監局藥品監管工作要求,嚴格落實新修訂的《藥品管理法》,著力提升稽查執法能力,加大藥品案件查處力度。對違法企業不僅要依法處以警告、罰款、沒收、停產停業直至吊銷許可證處罰,還要對相關人員依法做出禁止從業、沒收違法收入、處以罰款、吊銷執業證書,甚至是行政拘留的處罰。特別是要進一步加強與公安機關行刑銜接,依據《刑法修正案(十一)》和新發布的《兩高藥品司法解釋》,重點懲治生產、銷售假劣藥,以及包括“黑作坊”在內的非法生產、銷售藥品等妨害藥品管理的違法犯罪行為,始終保持對藥品犯罪的高壓態勢,規范藥品市場秩序。相信通過全系統上下共同努力,能夠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用藥安全有效。謝謝! 馬學英: 非常感謝省公安廳、省自然資源廳、省生態環境廳、省農業農村廳、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省藥品監督管理局等七位負責同志出席省政府新聞辦新聞發布會,也非常感謝各位記者朋友對我們工作的大力支持。 今天的新聞發布會到此結束。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