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国产成人精品视频_91国视频在线_97av免费视频_韩国日本一级片

二維碼
云推搜

掃一掃關注

當前位置: 首頁 » 產業資訊 » 食品 » 正文

2022年燕麥生產技術意見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22-05-26 00:28:15    來源:云推B2B網    作者:云推小編    瀏覽次數:535    評論:0
導讀

燕麥是重要的營養保健谷物,具有耐寒、抗旱、耐鹽堿、耐貧瘠等特性,既是種植制度中重要的搭配作物,又可作為退耕還林還草的過渡作物。同時,燕麥草具有粗蛋白含量高、莖葉柔軟、適口性好等特點,可為舍飼和半舍飼為主的農區畜牧業提供充足的優質飼草飼料。為提高各地燕麥種植水平,促進燕麥生產可持續發展,農業農村部小宗糧豆專家指導組會同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提出2022年燕麥生產技術意見。

  燕麥是重要的營養保健谷物,具有耐寒、抗旱、耐鹽堿、耐貧瘠等特性,既是種植制度中重要的搭配作物,又可作為退耕還林還草的過渡作物。同時,燕麥草具有粗蛋白含量高、莖葉柔軟、適口性好等特點,可為舍飼和半舍飼為主的農區畜牧業提供充足的優質飼草飼料。為提高各地燕麥種植水平,促進燕麥生產可持續發展,農業農村部小宗糧豆專家指導組會同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提出2022年燕麥生產技術意見。     一、華北區     包括內蒙古、河北、山西等省區。     (一)適時播種。該區雨熱同季,一般春天干旱少雨不利播種,可采用免耕播種或等雨播種。陰山北麓5月20日左右播種。使用寬幅條播燕麥播種機播種,播幅12—15厘米,播幅間距15厘米,播種深度5—6厘米,旱作畝播種量8—10公斤,畝保苗30萬株;水澆地畝播種量10—11.3公斤,畝保苗40萬株。內蒙古陰山南北麓旱灘地及土壤肥力和灌溉條件較差地塊,推薦種植燕麥草,旱地根據降雨情況適當推后播種,最晚可以到6月底、7月中上旬播種。     (二)病蟲草害防治。預防為主,綜合防控。播種前充分曬種、播種時用藥劑拌種防治黑穗病等常見病害。播種前或收獲后清除田間及四周雜草,集中粉碎還田或漚肥;深翻地滅茬、曬土,加強輪作等農業生物措施,防治苗期蠐螬、螻蛄、地老虎和金針蟲等地下害蟲。草害嚴重地塊,應采用農業、物理、化學等方法綜合防控。
  二、西北區     包括甘肅、青海、寧夏、新疆等省區,以種植飼用燕麥為主,干旱是限制燕麥產量的主要因素。     西北區干旱嚴重,應選擇抗旱性強的品種,有灌溉條件地區推薦使用滴灌。燕麥一般采用行帶播種,每4行燕麥形成行帶,行帶內行間距10—15厘米,行帶之間形成壟背,2個行帶間距為50—60厘米,行帶中間鋪設滴灌帶,2個滴灌帶之間距離100厘米,播種深度為2—3厘米。     西北區旱灘地及土壤肥力和灌溉條件較差地塊推薦種植燕麥草。燕麥草播種比生產籽粒可以推遲一個月左右播種,具體播種時間可以根據天氣情況而定,無灌溉條件的地塊在降雨后趁墑播種,充分利用雨熱同季的光熱資源,促進燕麥草快速生長。     西北區燕麥播種和病蟲草害防治技術同華北區。     三、西南區     包括云南、四川、貴州等省。     (一)選擇良種。該地區燕麥銹病較重,應注意選擇抗病品種。根據當地生態環境條件和用途,選擇適宜不同熟期的品種,雨水較大的地區宜選早熟品種。     (二)播種管理。春燕麥一般在2月中下旬至3月上旬播種,具體播期可根據海拔高低確定。收獲籽粒的春燕麥,畝播量7.5公斤。海拔高、氣候寒冷,以天然草原放牧方式從事畜牧業生產經營的地區,可采用高寒牧區臥圈種植燕麥技術,5—6月播種。云南麗江市、楚雄、迪慶州,四川涼山州和貴州畢節等地區的秋燕麥11月份播種。根據土壤肥力情況在燕麥分蘗拔節后,每畝追施尿素2.5—5.0公斤。沒有灌溉條件的,要根據天氣情況降雨前追肥。有灌溉條件的,在燕麥植株地上部分進入分蘗期、植株內部進入穗分化期時,采用小水飽澆方法,飽澆1次分蘗水;在燕麥第2節開始伸長時,輕澆1次拔節水;在燕麥頂芯葉時期,輕澆1次孕穗水。     (三)病蟲害防治。加強藥劑拌種,在返青后選擇適宜藥劑化學防治秋播燕麥區的白粉病、銹病和蚜蟲。應注意防控蚜蟲傳播黃矮病毒,做好瓢蟲、食蚜蠅、草蛉、蜘蛛、蚜繭蜂、絨螨和蚜霉菌等天敵的保護和利用。     四、東北區     包括遼寧、吉林、黑龍江3省及內蒙古東部地區,是燕麥的新產區。     (一)選擇良種。根據東北地區的氣候和土壤條件,選擇抗逆性強、產量高、品質優良的品種。     (二)播種管理。近年我國一年兩熟種植制度北界和面積出現北移、擴大的趨勢。此區域可采用燕麥復種技術,有效地利用無霜期前后燕麥的生長時期,提高單位面積產量和經濟效益。     糧—草模式:第一季選用生育期85天以內的優質、高產、抗逆性強的裸燕麥品種,第二季選擇生育期適合的優質、高產、抗病飼草燕麥品種。第一季當耕層土壤溫度達到5℃以上即可播種,一般在4月上旬完成播種;第二季于6月下旬至7月中旬播種。     草—草模式:選擇中早熟、產草量高、品質好的飼用燕麥品種,第一季當耕層土壤溫度達到5℃以上即可播種,一般在4月上旬完成播種;第二季于6月下旬至7月中旬播種。第二季播種時,播種量應增加10%左右。兩季播種均可按行距12—15厘米、播深3—5厘米進行。播后進行鎮壓,第二季鎮壓隨墑情而定,根據環境條件確定收獲時期。     (三)病蟲害防治。播種前充分曬種、播種時用藥劑拌種防治常見的黑穗病。在播種前或收獲后清除田間及四周雜草,集中粉碎還田或漚肥;深翻地滅茬、曬土,加強輪作,防治蚜蟲、玉米螟、雙斑螢葉甲為害。
 
(文/云推小編)
打賞
免責聲明
本文為云推小編原創作品,作者: 云推小編。歡迎轉載,轉載請注明原文出處:http://www.lfxiangjie.com/news/show-5905.html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未對其內容進行核實,請讀者僅做參考,如若文中涉及有違公德、觸犯法律的內容,一經發現,立即刪除,作者需自行承擔相應責任。涉及到版權或其他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
0相關評論
 

??2021 云推網絡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