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云區位于北京市東北部,屬于遠郊區縣。果樹是山區農民增收致富的重要產業。全縣果樹面積3萬hm2,其中設施果樹僅有26hm2,產量25萬kg,設施果樹發展十分緩慢,其主要原因是果農沒有掌握設施果樹栽培技術。設施果樹利用反季節進行促成栽培,果品提前上市,果品價格比露地高出5~10倍,效益高,農民增收快。大櫻桃尤其明顯,3月底設施大櫻桃上市,售價160~240元/kg,露地大櫻桃只賣到20~80元/kg,二者收益差別巨大。常言道“櫻桃好吃樹難栽”,北京地區春季風大,氣候干旱,不利于授粉受精,而且常遇倒春寒、冬季極端低溫凍害等,為了更好地推廣大櫻桃栽培技術,幫助農民脫貧致富,解決生產中出現的問題,筆者對密云區太師屯鎮流河峪村蜜水櫻桃種植園的設施大櫻桃栽培關鍵技術開展相應研究,總結出適合密云區設施大櫻桃豐產栽培技術,供參考。
密云區大櫻桃設施栽培現狀
密云區80%是山區,土地比較貧瘠,果樹種植面積最大的是板栗,為20000hm2,占果樹總面積的67%,其次為蘋果、梨、葡萄、核桃等。受立地條件的影響,大櫻桃發展比較緩慢,目前有435hm2,6~10年生盛果期樹400hm2,大櫻桃總產量110萬kg,總產值2100萬元,平均畝產值3230元,整體效益偏低。其中設施大櫻桃種植面積10hm2,平均畝產1100kg,效益6萬~10萬元。主要栽培品種有紅燈、紅艷、紅蜜、美早、大紫、薩米脫、那翁、拉賓斯、意大利早紅、溫哥華、雷尼爾、先鋒等,分布在太師屯、溪翁莊、高嶺、北莊、河南寨等鄉鎮。
試驗園概況
試驗園設在密云區太師屯鎮流河峪村,面積67hm2,其中日光溫室2hm2,東西走向,采光面向南,北墻、東西墻磚結構,上部鋼架結構,上覆無滴膜,膜上覆棉被。每個溫室長70~100m,寬9m,高4.8m。園內栽培了紅燈、美早、大紫、薩米脫、那翁等優新大櫻桃品種。地勢為緩坡山地,通風、光照條件較好,水電齊全,排灌條件良好。土壤為沙壤土,pH值6.9,通過增施有機肥、種草等措施后,土壤有機質含量為2.16%。該地區年平均氣溫10.9℃,1月平均氣溫-7.6℃,極端最低氣溫-25℃,平均年日照時數2801h,無霜期174d,平均年降水量670mm。大櫻桃行株距為4m×3m,自然紡錘形樹形,6~9年生盛果期結果樹。栽培管理條件較好,設施條件下畝產1500kg,平均畝效益為12萬元,是普通設施栽培的2倍。
大櫻桃設施栽培關鍵技術
品種的選擇 選擇需冷量低、早熟或早中熟品種;果實個大、色澤紅艷、品質優、耐貯運;樹體矮化緊湊、短枝型,適于密植栽培,早實豐產性好;栽培適應性廣、抗病性強;花粉量大、自花結實能力強或有一定自花結實能力。據此,適合密云區栽培的主要櫻桃品種如下。 ?。?)紅燈。大連市農業科學研究院育成。果實大,平均單果重9~12g,果實整齊美觀,紅色至紫紅色,富有光澤,果梗粗短,果肉淡黃色,汁多,酸甜適口,肉質肥厚。果實發育期40~50d,樹勢強健,萌芽率高,成枝力強;成熟早,需冷量850h,是目前保護地栽培最多的品種之一。 ?。?)大紫。原產于俄羅斯,也是目前我國主栽品種。平均單果重6~10g,果實心臟形,果梗中長而較細。果實成熟后深紫紅色,果肉淺紅色至紅色,果肉軟,汁多味甜,耐貯性差。 ?。?)那翁。又名黃櫻桃。果實中大,單果重6~9g,心臟形,果頂尖圓。果梗長,果皮黃色,有光澤,皮厚。果肉米黃色,肉質脆硬,甜酸可口。 ?。?)薩米脫。原產于加拿大。果實特大,單果重11~13g,果實長心臟形,果皮紫紅色,含糖量高達18%,風味濃厚。露地栽培雨后易裂果。 ?。?)早大果。俄羅斯引進品種,成熟早,果大,豐產,耐貯運。平均單果重11~12g,心形,鮮紅色至褐紅色,果柄短,果肉硬,酸甜。比紅燈早熟3~5d。 (6)美早。大連市農業科學研究院從美國引進,是一個果大、質優、肉硬、耐貯運、豐產的早熟品種。平均單果重11~15g,寬心臟形,果柄短粗,紫紅色,肉質脆而不軟,肥厚多汁?;ㄆ谀偷蜏?,腋花芽多,豐產,抗裂果,成熟期一致,是早熟櫻桃的優良品種。 (7)先鋒。加拿大育成的中熟品種。果實中等偏大,平均單果重8.5g,最大可達12.5g。果實圓球至短心臟形,果皮紫紅色、艷麗、厚而韌,果肉玫瑰紅色,肉質脆硬、肥厚、多汁,味極甜,品質佳,耐貯運。成熟期一致,很少裂果。樹勢強健,枝條粗壯,豐產性較好;花粉量大,可作授粉樹或主栽品種。 扣棚升溫時間的確定 設施栽培大櫻桃扣棚時間越早,成熟上市越早,經濟效益越高。但扣棚時間不能無限制提前,必須滿足一定的低溫時數,通過自然休眠才可扣棚。一般認為,最有效低溫是0~7.2℃,0℃以下和7℃以上溫度基本無效。一般大櫻桃的低溫需求量為0~7.2℃下1100~1400h。不同品種的低溫需求量不同,研究結果也不相同,部分品種需冷量見表1。 目前解除果樹自然休眠最有效的方法仍然是低溫處理法,通過人工措施增加低溫時數。在北京地區11月上中旬,當日平均氣溫低于10℃時白天扣棚蓋苫防止氣溫上升,晚上打開通風口降溫。這樣處理30~40d,便可順利通過自然休眠。有條件時,可將冷庫中廢冰拋置于棚內,促進降溫,有利于破眠。密云區庫北山區日光溫室大櫻桃園,一般在11月10日扣棚降溫,12月20日開始揭棚升溫;庫南平原地區在11月15日扣棚降溫,12月下旬揭棚升溫。 溫濕度控制 溫濕度控制是設施栽培的關鍵,尤其在花期,保持適宜的溫濕度是授粉受精以及提高坐果率的基礎,也是溫室大棚種植大櫻桃的優勢所在。 溫度調節和控制 日光溫室內氣溫有以下特點:①受天氣變化影響大。晴天最高溫度可比陰天高出10℃以上。②受管理條件影響大。管理精細、保溫措施好的日光溫室晝夜溫差較小,溫度比較穩定;而管理粗放、保溫措施差的溫室,夜間氣溫下降速度比露地快。③晝夜氣溫日較差大于露地。從12月到翌年4月,5個月的平均日較差比露地高3~4℃,有利于果實糖分積累和果面著色,但溫差過大也會令果樹隨時可能遭遇高低溫脅迫的風險。只有把溫度控制在一定幅度內才能保證果樹正常生長發育。 棚內升溫要遵循大櫻桃自然生長要求,從扣棚至開花要循序漸進、逐步升溫??上冉议_1/3棉簾,再揭開1/2,1周左右全部揭開。溫度過高時,要及時通風降溫。催芽期白天18~20℃,夜間3~5℃;開花期白天20~22℃,夜間5~7℃;果實膨大期白天22~25℃,夜間10~12℃;果實著色至成熟期白天22~25℃,夜間12~15℃。果實著色至成熟期,白天溫度適當高,夜晚溫度適當低,保持10~12℃的晝夜溫差,可促進糖分積累。 另一方面,扣棚升溫后,地溫上升慢,氣溫上升快,二者不協調,常造成發芽遲緩,花期延長,甚至出現“先葉后花”現象。此外,根系集中分布的表層,一天中土壤溫度變幅過大,可能影響根系生長發育和吸收功能??梢栽诳叟锴?個月,充分灌水并覆地膜,可使地溫預先緩慢升高。至扣棚升溫時,地溫、氣溫能夠協調一致,并減小地溫日較差,有利于果樹生長發育。如白天氣溫20~22℃,夜間6~7℃,則適宜土溫為13~15℃。如地溫低于標準,則應采取措施,促進地溫上升。 保溫后大棚,晴天氣溫上升快,需要根據季節、天氣和植株生長狀態及時降溫。冬季和早春,通風一般在外界氣溫較高的中午進行,而且要控制放風口的大小和通風時間,以免降溫過度引起熱量不足。此外,還應注意放風口的方向。一般要求背風向放風,以防冷空氣倒灌,寒風直吹樹體。 濕度調節和控制 通風降濕是設施大櫻桃生產的重要環節,特別是灌水后應及時通風除濕。濕度過大,易引起病害和徒長。但若采用地下暗灌或滴灌技術,可使空氣相對濕度明顯降低。因此,除非特殊需要,現代設施大櫻桃園均不宜地表漫灌。 大櫻桃園地面應全部覆蓋地膜,減少土壤水分蒸發,降低棚內濕度。扣棚前20~30d灌透水后覆地膜,至謝花后除地膜,其間一般不澆水?;ê鬂菜c否應視土壤含水量而定。土壤含水量保持在田間最大持水量的60%~80%為宜,并且相對穩定。大水漫灌引起土壤水分急劇上升,極易造成落花落果或者果實開裂。 空氣濕度調控的重點時期是花期。花期濕度過大,則花粉黏滯,擴散困難,不利于傳粉;濕度過小,柱頭干燥,不利于受精。因此,花期棚內空氣相對濕度控制在50%~60%為宜。萌芽期濕度稍高有利于花芽萌發,控制在80%以下。果實發育期濕度過大,易引起新梢徒長,影響光照,且爭奪營養,造成生理落果,應控制在60%左右。 花果管理 日光溫室中,空氣流通不暢,光照差,濕度大,光合能力差,果實糖分積累少,風味淡,著色差。需要加強花果管理,以利于果實品質提高。
授 粉 目前生產上栽培的大櫻桃品種多數自花不實,且對異花授粉品種的要求高,需要配置適宜授粉樹或者進行人工輔助授粉。同一個溫室中,至少要有2個品種,最好定植3個品種,各占1/3,呈品字形栽培。花期盡量一致,以利于授粉受精。 輔助方法包括人工授粉、蜜蜂授粉等。時間在盛花期。大櫻桃樹體高大,點授用工多,一般用柔軟的家禽羽毛制作毛撣,在授粉樹和主栽品種樹的花朵上往返輕掃,即可達到傳播花粉的目的。有條件時盡量采用蜜蜂授粉。蜜蜂在12~30℃范圍內均能活動,授粉效率高而且省工。 花期噴硼 在盛花期紅燈大櫻桃樹上噴施1次0.1%~0.5%硼砂+0.3%磷酸二氫鉀溶液,均能顯著提高大櫻桃坐果率(表2),其中效果最好的是0.3%硼砂+0.3%磷酸二氫鉀。與清水對照相比,增幅58.33%,差異達極顯著水平。 疏花疏果 大櫻桃疏花可結合冬剪和花期復剪進行,疏去樹冠內膛細弱枝及多年生花束狀果枝的弱花、畸形花。花量大且人工充足時,可適量疏花蕾以節約養分,提高坐果率,可于花前或花開時進行,疏邊芽,留中間芽。疏果應在生理落果后進行,程度視全株坐果情況而定。先疏小果、畸形果及不見光、著色不好、商品價值低的下垂果,盡量保留向上或斜生的大果。 改善光照 果實轉色期開始,適量摘除遮擋果實陽光的葉片,但不宜過多。每個骨干枝延長頭保留1個適當方向的旺長新梢,其余疏除。采果前10~15d,樹冠下鋪反光膜,增加樹冠下散射光,促進果實著色。
合理施肥 充足的有機肥是大櫻桃豐產優質的基礎,多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機肥,少用或不用碳酸氫銨化肥,減少氨氣發生。據研究,每生產100kg大櫻桃需N 1.04kg、P2O5 0.14kg、K2O 1.37kg,可見對氮、鉀肥需求量大,在大櫻桃果實生長期要多次施入鉀肥,提高果實的產量和品質。微量元素則以硼、鋅、鈣為主,硼對提高花粉活力、坐果率有很大作用。要做到多元復合,配方施肥。 盛果期樹1年至少施用2次有機肥,合計每株樹100kg。第1次為萌芽前,施入完全腐熟的優質有機肥,畝施2000kg,每株50kg,并澆足水,以改善地力,促進新梢生長。第2次為采果后,為了恢復樹勢,促進花芽分化,株施用量也為50kg。 果實發育期追施。第1次在幼果發育期,施入磷酸銨和磷酸二氫鉀,促進果實生長。第2次在果實硬核期,施用磷酸二氫鉀。第3次在果實采收后,結合施用有機肥,添加氮磷鉀復合肥,以利于樹體生長、花芽分化和樹體貯存養分形成。 根外追肥?;ê?周葉幕形成后開始,每10~15d噴施1次0.2%尿素+0.2%磷酸二氫鉀,還可以適當補充果實發育所需礦質元素,鋅、鈣、鎂等復合液體肥料,鈣肥防止裂果,鉀肥有利于增大果個,提高果實含糖量。 整形修剪
控制先端,緩和樹勢 試驗園大櫻桃樹樹形為自由紡錘形,由于生長旺盛,樹姿直立,不易開張。整形修剪時,適當保持中心干優勢,其余所有主枝均拉枝開角,控制在60~80°,以緩和樹勢,增加花量,促生分枝,擴大樹冠。將頂端優勢最大限度地轉化到主枝和大型結果枝組的中后部,抑制優勢外移,克服內膛光禿,維持小樹體密植高產。 刻芽拉枝,培養短枝 于紅燈大櫻桃萌芽前在芽上方0.2~0.5cm處橫切半圈深達木質部刻芽,同時或者將直立枝拉成80~85°,以不刻芽也不拉枝為對照,結果發現(表3),與對照相比,葉叢枝數量明顯增加,花束狀果枝也明顯增多,刻芽后拉枝的效果更好。同時,長枝數量明顯減少,營養生長明顯受到抑制。 摘心促進花枝形成 在紅燈大櫻桃上,當新梢長到10cm時,進行第1次摘心,保留5~6cm。以后萌發形成的二次枝或三次枝,均可保留4~5片葉片,連續反復摘心,直至生長停止。從表4可以看出,對一次長枝進行摘心處理,不僅促進長枝成花,而且促進葉叢枝成花。摘心后總的花枝率為90.40%,其中長枝占68.75%,葉叢枝占21.65%,而不摘心的一次枝,其花枝率僅為7.26%。顯然,摘心大大地促進了花芽分化,提高了花枝比率,有利于樹體結構優化,促進早果豐產。 疏縮大枝和改造樹形 將不理想的樹形改造成紡錘形,疏、縮大枝應在果實采收后的生長季內進行。主要對象是過密、過亂的大枝,衰弱不堪的輔養枝、裙枝等。此期調整樹形對調節樹體各部分關系、均衡樹勢、改善冠內光照、促進花芽形成效果顯著。應該注意的是,帶綠葉疏大枝、疏外圍密枝應適當留樁,以利于次年再發新梢,并可減輕流膠和傷口風干對樹體的不良影響。 育新換弱 大櫻桃樹隱芽壽命短,弱枝易衰亡,內膛易光禿,更新較困難。因而,應注意輕剪長放,及早培育更新。每年在長放枝的中后部培養合適的側生枝,保證進入盛果期的樹內膛不空,在限制樹冠擴大時有充足的后備枝。盛果期樹修剪時,切忌死堵衰弱的結果枝群,應在多年生枝后部“育新”的基礎上,以“疏弱換新”的方式達到集中營養、復壯樹勢、延長盛果期年限的目的。 采后夏季修剪 密云地區設施大櫻桃在3月底開始成熟,一直延續到5月上旬。此后開始陸續揭棚。然而,完全揭棚后的樹體光照強度突然提高30%~40%,若遇雨,新梢極易出現補償性旺長,嚴重影響通風透光。另外,在設施中大櫻桃樹體葉片光合能力差,光合積累少,直接影響到花芽分化和花芽質量,導致翌年產量下降。為了保證連年豐產,需要更新修剪。應及時疏除擾亂樹冠的大枝和徒長枝。對大枝后部結果枝組或者長勢強且有生長空間的骨干枝,可選留壯枝繼續延伸。對于結果后變弱或無生長空間的骨干枝,可選留偏弱枝延伸,或輕回縮到偏弱的中枝上。回縮或疏除部分過密枝。8月下旬至9月,拉枝開角,調整枝條生長角度,促進短果枝形成。
病蟲害防治
紅蜘蛛 危害大櫻桃的紅蜘蛛多為山楂紅蜘蛛,又叫山楂葉螨。該蟲以成、若螨在葉片背面刺吸汁液,葉片初現褪綠斑點,后擴大成片,嚴重時葉片焦枯脫落,從而影響果樹生長和次年花芽形成。山楂紅蜘蛛1年發生5~10代,以受精雌成螨在枝干裂縫內、粗皮下越冬。翌年春天櫻桃芽膨大期出蟄,芽開綻后便轉移到芽上為害,展葉后危害葉片。紅蜘蛛喜高溫干燥,因此6—7月發生危害最重。進入雨季后,數量逐漸下降,9月以后成螨交配后進行越冬。 防治方法:防治紅蜘蛛重點抓2個關鍵時期,即越冬成蟲出蟄期和謝花后的1代卵孵化期,選用高效低毒的防治藥劑。芽萌動期用機油乳劑50~100倍液或3~5波美度石硫合劑噴灑枝干;謝花后噴灑20%螨死凈懸浮劑2000倍液;6—7月大發生期,選用15%掃螨凈乳油2000倍液或73%克螨特乳油2000倍液或1.8%阿維菌素乳油4000倍液。 根癌病 根癌病主要發生在大櫻桃的根頸處或側根上,甚至根頸上部。瘤塊大小不一,球形或不規則的扁球形。初生時,乳白色至乳黃色,表面光滑柔軟,后漸變為淡褐色至深褐色,表面粗糙、凹凸不平。根癌由病原細菌引起,病菌在發病組織內越冬,或在瘤塊破裂后在土壤中越冬。通過雨水、灌溉、修剪、昆蟲等傳播。在黏性土壤、管理粗放果園中發病率高。 防治方法:根癌病防治首先靠預防,即選用抗病砧木和無病蟲砧木。在苗木栽植前,用K84生物殺菌劑30倍液蘸根消毒。若田間有發病植株,則應扒開根際土壤,用K84藥液涂抹,并在根系周圍澆一些藥液,徹底清除癌瘤。此外,刮下的發病組織應及時清理、燒毀,以斷病源。 櫻桃穿孔病 櫻桃穿孔病有細菌性穿孔病和褐斑穿孔病2種。細菌性穿孔病初為水漬狀半透明淡褐色小病斑,擴大成紫褐色或黑褐色圓形或不規則形病斑,病斑脫落穿孔。雨季發病較多。褐斑穿孔病初期,于葉片上形成針頭大的紫褐色小斑點,擴大后形成直徑1~5mm圓形褐色病斑,后期在病斑上產生灰褐色霉狀物,中部干枯脫落,形成穿孔,邊緣整齊。褐斑穿孔病由真菌侵染引起,并以菌絲體形式在病葉上越冬。次年氣溫回升,遇有降雨時,形成分生孢子,借風雨傳播,侵染葉片。5—6月開始發病,7—8月發病高峰,嚴重時造成落葉,降低產量。 防治方法:結合冬剪,清除病葉、落果,減少菌源。加強栽培管理,控制施氮,增強樹勢,提高樹體的抗病能力。大櫻桃發芽前,噴布1次4~5波美度石硫合劑,消滅越冬病源;謝花后及新梢速長期,噴布1~2次65%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500~800倍液,均有防治效果。 聲 明:本文摘編自《中國果樹》2022年第6期“北京密云大櫻桃設施栽培關鍵技術”(劉士莉)。
品種的選擇 選擇需冷量低、早熟或早中熟品種;果實個大、色澤紅艷、品質優、耐貯運;樹體矮化緊湊、短枝型,適于密植栽培,早實豐產性好;栽培適應性廣、抗病性強;花粉量大、自花結實能力強或有一定自花結實能力。據此,適合密云區栽培的主要櫻桃品種如下。 ?。?)紅燈。大連市農業科學研究院育成。果實大,平均單果重9~12g,果實整齊美觀,紅色至紫紅色,富有光澤,果梗粗短,果肉淡黃色,汁多,酸甜適口,肉質肥厚。果實發育期40~50d,樹勢強健,萌芽率高,成枝力強;成熟早,需冷量850h,是目前保護地栽培最多的品種之一。 ?。?)大紫。原產于俄羅斯,也是目前我國主栽品種。平均單果重6~10g,果實心臟形,果梗中長而較細。果實成熟后深紫紅色,果肉淺紅色至紅色,果肉軟,汁多味甜,耐貯性差。 ?。?)那翁。又名黃櫻桃。果實中大,單果重6~9g,心臟形,果頂尖圓。果梗長,果皮黃色,有光澤,皮厚。果肉米黃色,肉質脆硬,甜酸可口。 ?。?)薩米脫。原產于加拿大。果實特大,單果重11~13g,果實長心臟形,果皮紫紅色,含糖量高達18%,風味濃厚。露地栽培雨后易裂果。 ?。?)早大果。俄羅斯引進品種,成熟早,果大,豐產,耐貯運。平均單果重11~12g,心形,鮮紅色至褐紅色,果柄短,果肉硬,酸甜。比紅燈早熟3~5d。 (6)美早。大連市農業科學研究院從美國引進,是一個果大、質優、肉硬、耐貯運、豐產的早熟品種。平均單果重11~15g,寬心臟形,果柄短粗,紫紅色,肉質脆而不軟,肥厚多汁?;ㄆ谀偷蜏?,腋花芽多,豐產,抗裂果,成熟期一致,是早熟櫻桃的優良品種。 (7)先鋒。加拿大育成的中熟品種。果實中等偏大,平均單果重8.5g,最大可達12.5g。果實圓球至短心臟形,果皮紫紅色、艷麗、厚而韌,果肉玫瑰紅色,肉質脆硬、肥厚、多汁,味極甜,品質佳,耐貯運。成熟期一致,很少裂果。樹勢強健,枝條粗壯,豐產性較好;花粉量大,可作授粉樹或主栽品種。 扣棚升溫時間的確定 設施栽培大櫻桃扣棚時間越早,成熟上市越早,經濟效益越高。但扣棚時間不能無限制提前,必須滿足一定的低溫時數,通過自然休眠才可扣棚。一般認為,最有效低溫是0~7.2℃,0℃以下和7℃以上溫度基本無效。一般大櫻桃的低溫需求量為0~7.2℃下1100~1400h。不同品種的低溫需求量不同,研究結果也不相同,部分品種需冷量見表1。 目前解除果樹自然休眠最有效的方法仍然是低溫處理法,通過人工措施增加低溫時數。在北京地區11月上中旬,當日平均氣溫低于10℃時白天扣棚蓋苫防止氣溫上升,晚上打開通風口降溫。這樣處理30~40d,便可順利通過自然休眠。有條件時,可將冷庫中廢冰拋置于棚內,促進降溫,有利于破眠。密云區庫北山區日光溫室大櫻桃園,一般在11月10日扣棚降溫,12月20日開始揭棚升溫;庫南平原地區在11月15日扣棚降溫,12月下旬揭棚升溫。 溫濕度控制 溫濕度控制是設施栽培的關鍵,尤其在花期,保持適宜的溫濕度是授粉受精以及提高坐果率的基礎,也是溫室大棚種植大櫻桃的優勢所在。 溫度調節和控制 日光溫室內氣溫有以下特點:①受天氣變化影響大。晴天最高溫度可比陰天高出10℃以上。②受管理條件影響大。管理精細、保溫措施好的日光溫室晝夜溫差較小,溫度比較穩定;而管理粗放、保溫措施差的溫室,夜間氣溫下降速度比露地快。③晝夜氣溫日較差大于露地。從12月到翌年4月,5個月的平均日較差比露地高3~4℃,有利于果實糖分積累和果面著色,但溫差過大也會令果樹隨時可能遭遇高低溫脅迫的風險。只有把溫度控制在一定幅度內才能保證果樹正常生長發育。 棚內升溫要遵循大櫻桃自然生長要求,從扣棚至開花要循序漸進、逐步升溫??上冉议_1/3棉簾,再揭開1/2,1周左右全部揭開。溫度過高時,要及時通風降溫。催芽期白天18~20℃,夜間3~5℃;開花期白天20~22℃,夜間5~7℃;果實膨大期白天22~25℃,夜間10~12℃;果實著色至成熟期白天22~25℃,夜間12~15℃。果實著色至成熟期,白天溫度適當高,夜晚溫度適當低,保持10~12℃的晝夜溫差,可促進糖分積累。 另一方面,扣棚升溫后,地溫上升慢,氣溫上升快,二者不協調,常造成發芽遲緩,花期延長,甚至出現“先葉后花”現象。此外,根系集中分布的表層,一天中土壤溫度變幅過大,可能影響根系生長發育和吸收功能??梢栽诳叟锴?個月,充分灌水并覆地膜,可使地溫預先緩慢升高。至扣棚升溫時,地溫、氣溫能夠協調一致,并減小地溫日較差,有利于果樹生長發育。如白天氣溫20~22℃,夜間6~7℃,則適宜土溫為13~15℃。如地溫低于標準,則應采取措施,促進地溫上升。 保溫后大棚,晴天氣溫上升快,需要根據季節、天氣和植株生長狀態及時降溫。冬季和早春,通風一般在外界氣溫較高的中午進行,而且要控制放風口的大小和通風時間,以免降溫過度引起熱量不足。此外,還應注意放風口的方向。一般要求背風向放風,以防冷空氣倒灌,寒風直吹樹體。 濕度調節和控制 通風降濕是設施大櫻桃生產的重要環節,特別是灌水后應及時通風除濕。濕度過大,易引起病害和徒長。但若采用地下暗灌或滴灌技術,可使空氣相對濕度明顯降低。因此,除非特殊需要,現代設施大櫻桃園均不宜地表漫灌。 大櫻桃園地面應全部覆蓋地膜,減少土壤水分蒸發,降低棚內濕度。扣棚前20~30d灌透水后覆地膜,至謝花后除地膜,其間一般不澆水?;ê鬂菜c否應視土壤含水量而定。土壤含水量保持在田間最大持水量的60%~80%為宜,并且相對穩定。大水漫灌引起土壤水分急劇上升,極易造成落花落果或者果實開裂。 空氣濕度調控的重點時期是花期。花期濕度過大,則花粉黏滯,擴散困難,不利于傳粉;濕度過小,柱頭干燥,不利于受精。因此,花期棚內空氣相對濕度控制在50%~60%為宜。萌芽期濕度稍高有利于花芽萌發,控制在80%以下。果實發育期濕度過大,易引起新梢徒長,影響光照,且爭奪營養,造成生理落果,應控制在60%左右。 花果管理 日光溫室中,空氣流通不暢,光照差,濕度大,光合能力差,果實糖分積累少,風味淡,著色差。需要加強花果管理,以利于果實品質提高。
授 粉 目前生產上栽培的大櫻桃品種多數自花不實,且對異花授粉品種的要求高,需要配置適宜授粉樹或者進行人工輔助授粉。同一個溫室中,至少要有2個品種,最好定植3個品種,各占1/3,呈品字形栽培。花期盡量一致,以利于授粉受精。 輔助方法包括人工授粉、蜜蜂授粉等。時間在盛花期。大櫻桃樹體高大,點授用工多,一般用柔軟的家禽羽毛制作毛撣,在授粉樹和主栽品種樹的花朵上往返輕掃,即可達到傳播花粉的目的。有條件時盡量采用蜜蜂授粉。蜜蜂在12~30℃范圍內均能活動,授粉效率高而且省工。 花期噴硼 在盛花期紅燈大櫻桃樹上噴施1次0.1%~0.5%硼砂+0.3%磷酸二氫鉀溶液,均能顯著提高大櫻桃坐果率(表2),其中效果最好的是0.3%硼砂+0.3%磷酸二氫鉀。與清水對照相比,增幅58.33%,差異達極顯著水平。 疏花疏果 大櫻桃疏花可結合冬剪和花期復剪進行,疏去樹冠內膛細弱枝及多年生花束狀果枝的弱花、畸形花。花量大且人工充足時,可適量疏花蕾以節約養分,提高坐果率,可于花前或花開時進行,疏邊芽,留中間芽。疏果應在生理落果后進行,程度視全株坐果情況而定。先疏小果、畸形果及不見光、著色不好、商品價值低的下垂果,盡量保留向上或斜生的大果。 改善光照 果實轉色期開始,適量摘除遮擋果實陽光的葉片,但不宜過多。每個骨干枝延長頭保留1個適當方向的旺長新梢,其余疏除。采果前10~15d,樹冠下鋪反光膜,增加樹冠下散射光,促進果實著色。
合理施肥 充足的有機肥是大櫻桃豐產優質的基礎,多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機肥,少用或不用碳酸氫銨化肥,減少氨氣發生。據研究,每生產100kg大櫻桃需N 1.04kg、P2O5 0.14kg、K2O 1.37kg,可見對氮、鉀肥需求量大,在大櫻桃果實生長期要多次施入鉀肥,提高果實的產量和品質。微量元素則以硼、鋅、鈣為主,硼對提高花粉活力、坐果率有很大作用。要做到多元復合,配方施肥。 盛果期樹1年至少施用2次有機肥,合計每株樹100kg。第1次為萌芽前,施入完全腐熟的優質有機肥,畝施2000kg,每株50kg,并澆足水,以改善地力,促進新梢生長。第2次為采果后,為了恢復樹勢,促進花芽分化,株施用量也為50kg。 果實發育期追施。第1次在幼果發育期,施入磷酸銨和磷酸二氫鉀,促進果實生長。第2次在果實硬核期,施用磷酸二氫鉀。第3次在果實采收后,結合施用有機肥,添加氮磷鉀復合肥,以利于樹體生長、花芽分化和樹體貯存養分形成。 根外追肥?;ê?周葉幕形成后開始,每10~15d噴施1次0.2%尿素+0.2%磷酸二氫鉀,還可以適當補充果實發育所需礦質元素,鋅、鈣、鎂等復合液體肥料,鈣肥防止裂果,鉀肥有利于增大果個,提高果實含糖量。 整形修剪
控制先端,緩和樹勢 試驗園大櫻桃樹樹形為自由紡錘形,由于生長旺盛,樹姿直立,不易開張。整形修剪時,適當保持中心干優勢,其余所有主枝均拉枝開角,控制在60~80°,以緩和樹勢,增加花量,促生分枝,擴大樹冠。將頂端優勢最大限度地轉化到主枝和大型結果枝組的中后部,抑制優勢外移,克服內膛光禿,維持小樹體密植高產。 刻芽拉枝,培養短枝 于紅燈大櫻桃萌芽前在芽上方0.2~0.5cm處橫切半圈深達木質部刻芽,同時或者將直立枝拉成80~85°,以不刻芽也不拉枝為對照,結果發現(表3),與對照相比,葉叢枝數量明顯增加,花束狀果枝也明顯增多,刻芽后拉枝的效果更好。同時,長枝數量明顯減少,營養生長明顯受到抑制。 摘心促進花枝形成 在紅燈大櫻桃上,當新梢長到10cm時,進行第1次摘心,保留5~6cm。以后萌發形成的二次枝或三次枝,均可保留4~5片葉片,連續反復摘心,直至生長停止。從表4可以看出,對一次長枝進行摘心處理,不僅促進長枝成花,而且促進葉叢枝成花。摘心后總的花枝率為90.40%,其中長枝占68.75%,葉叢枝占21.65%,而不摘心的一次枝,其花枝率僅為7.26%。顯然,摘心大大地促進了花芽分化,提高了花枝比率,有利于樹體結構優化,促進早果豐產。 疏縮大枝和改造樹形 將不理想的樹形改造成紡錘形,疏、縮大枝應在果實采收后的生長季內進行。主要對象是過密、過亂的大枝,衰弱不堪的輔養枝、裙枝等。此期調整樹形對調節樹體各部分關系、均衡樹勢、改善冠內光照、促進花芽形成效果顯著。應該注意的是,帶綠葉疏大枝、疏外圍密枝應適當留樁,以利于次年再發新梢,并可減輕流膠和傷口風干對樹體的不良影響。 育新換弱 大櫻桃樹隱芽壽命短,弱枝易衰亡,內膛易光禿,更新較困難。因而,應注意輕剪長放,及早培育更新。每年在長放枝的中后部培養合適的側生枝,保證進入盛果期的樹內膛不空,在限制樹冠擴大時有充足的后備枝。盛果期樹修剪時,切忌死堵衰弱的結果枝群,應在多年生枝后部“育新”的基礎上,以“疏弱換新”的方式達到集中營養、復壯樹勢、延長盛果期年限的目的。 采后夏季修剪 密云地區設施大櫻桃在3月底開始成熟,一直延續到5月上旬。此后開始陸續揭棚。然而,完全揭棚后的樹體光照強度突然提高30%~40%,若遇雨,新梢極易出現補償性旺長,嚴重影響通風透光。另外,在設施中大櫻桃樹體葉片光合能力差,光合積累少,直接影響到花芽分化和花芽質量,導致翌年產量下降。為了保證連年豐產,需要更新修剪。應及時疏除擾亂樹冠的大枝和徒長枝。對大枝后部結果枝組或者長勢強且有生長空間的骨干枝,可選留壯枝繼續延伸。對于結果后變弱或無生長空間的骨干枝,可選留偏弱枝延伸,或輕回縮到偏弱的中枝上。回縮或疏除部分過密枝。8月下旬至9月,拉枝開角,調整枝條生長角度,促進短果枝形成。
病蟲害防治
紅蜘蛛 危害大櫻桃的紅蜘蛛多為山楂紅蜘蛛,又叫山楂葉螨。該蟲以成、若螨在葉片背面刺吸汁液,葉片初現褪綠斑點,后擴大成片,嚴重時葉片焦枯脫落,從而影響果樹生長和次年花芽形成。山楂紅蜘蛛1年發生5~10代,以受精雌成螨在枝干裂縫內、粗皮下越冬。翌年春天櫻桃芽膨大期出蟄,芽開綻后便轉移到芽上為害,展葉后危害葉片。紅蜘蛛喜高溫干燥,因此6—7月發生危害最重。進入雨季后,數量逐漸下降,9月以后成螨交配后進行越冬。 防治方法:防治紅蜘蛛重點抓2個關鍵時期,即越冬成蟲出蟄期和謝花后的1代卵孵化期,選用高效低毒的防治藥劑。芽萌動期用機油乳劑50~100倍液或3~5波美度石硫合劑噴灑枝干;謝花后噴灑20%螨死凈懸浮劑2000倍液;6—7月大發生期,選用15%掃螨凈乳油2000倍液或73%克螨特乳油2000倍液或1.8%阿維菌素乳油4000倍液。 根癌病 根癌病主要發生在大櫻桃的根頸處或側根上,甚至根頸上部。瘤塊大小不一,球形或不規則的扁球形。初生時,乳白色至乳黃色,表面光滑柔軟,后漸變為淡褐色至深褐色,表面粗糙、凹凸不平。根癌由病原細菌引起,病菌在發病組織內越冬,或在瘤塊破裂后在土壤中越冬。通過雨水、灌溉、修剪、昆蟲等傳播。在黏性土壤、管理粗放果園中發病率高。 防治方法:根癌病防治首先靠預防,即選用抗病砧木和無病蟲砧木。在苗木栽植前,用K84生物殺菌劑30倍液蘸根消毒。若田間有發病植株,則應扒開根際土壤,用K84藥液涂抹,并在根系周圍澆一些藥液,徹底清除癌瘤。此外,刮下的發病組織應及時清理、燒毀,以斷病源。 櫻桃穿孔病 櫻桃穿孔病有細菌性穿孔病和褐斑穿孔病2種。細菌性穿孔病初為水漬狀半透明淡褐色小病斑,擴大成紫褐色或黑褐色圓形或不規則形病斑,病斑脫落穿孔。雨季發病較多。褐斑穿孔病初期,于葉片上形成針頭大的紫褐色小斑點,擴大后形成直徑1~5mm圓形褐色病斑,后期在病斑上產生灰褐色霉狀物,中部干枯脫落,形成穿孔,邊緣整齊。褐斑穿孔病由真菌侵染引起,并以菌絲體形式在病葉上越冬。次年氣溫回升,遇有降雨時,形成分生孢子,借風雨傳播,侵染葉片。5—6月開始發病,7—8月發病高峰,嚴重時造成落葉,降低產量。 防治方法:結合冬剪,清除病葉、落果,減少菌源。加強栽培管理,控制施氮,增強樹勢,提高樹體的抗病能力。大櫻桃發芽前,噴布1次4~5波美度石硫合劑,消滅越冬病源;謝花后及新梢速長期,噴布1~2次65%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500~800倍液,均有防治效果。 聲 明:本文摘編自《中國果樹》2022年第6期“北京密云大櫻桃設施栽培關鍵技術”(劉士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