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国产成人精品视频_91国视频在线_97av免费视频_韩国日本一级片

二維碼
云推搜

掃一掃關注

當前位置: 首頁 » 產業資訊 » 食品 » 正文

青島科技大學馬翠萍教授團隊在核酸檢測食源性致病菌領域取得新進展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22-07-02 00:04:08    來源:云推B2B網    作者:云推小編    瀏覽次數:184    評論:0
導讀

近日,青島科技大學海洋科學與生物工程學院馬翠萍教授團隊在國際著名期刊《Food Control》上(中科院JCR一區期刊)發表了題為“An all-in-one nucleic acid enrichment an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 platform for rapid detection of Listeria monocytogenes”的研究成果。

  近日,青島科技大學海洋科學與生物工程學院馬翠萍教授團隊在國際著名期刊《Food Control》上(中科院JCR一區期刊)發表了題為“An all-in-one nucleic acid enrichment an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 platform for rapid detection of Listeria monocytogenes”的研究成果。學院五層次人才李勇副教授為論文第一作者,馬翠萍教授為通訊作者,青島科技大學為唯一通訊單位。     單增李斯特菌是一種重要的人畜共患食源性致病菌。該菌廣泛存在于多種食品中,如肉制品、奶制品、水產品等,如何有效控制食品中的單增李斯特菌,是食品安全的重要任務,其中快速、準確的檢測技術是關鍵手段之一。在課題組前期自主研發的基于變性泡介導的等溫鏈交換擴增(SEA)技術的基礎上,本研究報道了一種將核酸提取、擴增和可視化檢測于一管中的單增李斯特菌一體化檢測平臺。在簡單的細菌裂解后,釋放的DNA和RNA被殼聚糖改性的二氧化硅膜(CMSM)提取和富集,然后將吸附核酸的CMSM直接用于后續擴增和比色檢測。該平臺對于純培養單增李斯特菌的檢測限為1.0×102 CFU/mL,而對于豬肉中單增李斯特菌的檢測限為1.0×103 CFU/g,經過4小時增菌后檢測限可以達到1.0×100 CFU/g。整個檢測流程僅需一小時,其檢測靈敏度達到市場檢測需求。此外,研究中開發的基于比色的可視化結果判讀完全省略了復雜設備的使用。因此,該平臺具有在資源受限環境中快速和現場鑒定單增李斯特菌的巨大潛力。     近三年,馬翠萍教授團隊在食品科學TOP期刊《Food Chemistry》和《Food Control》均發表過食源性致病菌檢測方法的研究成果。除此之外,該團隊在核酸提取和電化學核酸檢測方面也取得了重要進展,2022年上半年,已在國際高水平期刊上發表SCI論文7篇,其中包括中科院JCR一區論文2篇、二區論文2篇。課題組研發的食源性致病菌核酸檢測試劑盒經北京冬奧會指定食品承檢機構試用后,列為應對食品安全保障的微生物輔助檢驗方法,為2022年北京冬奧會食品安全保駕護航。
 
(文/云推小編)
打賞
免責聲明
本文為云推小編原創作品,作者: 云推小編。歡迎轉載,轉載請注明原文出處:http://www.lfxiangjie.com/news/show-8241.html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未對其內容進行核實,請讀者僅做參考,如若文中涉及有違公德、觸犯法律的內容,一經發現,立即刪除,作者需自行承擔相應責任。涉及到版權或其他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
0相關評論
 

??2021 云推網絡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