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国产成人精品视频_91国视频在线_97av免费视频_韩国日本一级片

二維碼
云推搜

掃一掃關注

當前位置: 首頁 » 產業資訊 » 食品 » 正文

中國水稻研究所種質創新課題組揭示葉綠體穩定性調控水稻產量和品質新機制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22-07-24 00:05:50    來源:云推B2B網    作者:云推小編    瀏覽次數:874    評論:0
導讀

近日,中國水稻研究所種質創新課題組在SCIENCE CHINA Life Sciences發表了題為“LSL1 controls cell death and grain production by stabilizing chloroplast in rice”的研究論文,該論文揭示了一個含有未知功能結構域的蛋白參與調控葉綠體氧化還原穩態的機制,進而影響水稻的產量與品質。

  近日,中國水稻研究所種質創新課題組在SCIENCE CHINA Life Sciences發表了題為“LSL1 controls cell death and grain production by stabilizing chloroplast in rice”的研究論文,該論文揭示了一個含有未知功能結構域的蛋白參與調控葉綠體氧化還原穩態的機制,進而影響水稻的產量與品質。     葉綠體作為植物光合作用的重要場所,其能量轉移及氧化還原穩態的維持對于植物發育至關重要。水稻作為最重要的糧食作物之一,葉綠體發育異常通常會引起籽粒發育異常,導致減產和品質受損。解析葉綠體及籽粒發育的分子調控機制,為保障糧食安全提供分子育種策略。     研究人員通過EMS誘變分離得到了一個類病斑lsl1突變體,該突變體在全生育期均表現為類病斑表型。生理實驗表明,lsl1中活性氧過度積累,維持ROS穩態的關鍵酶活性嚴重失調。TUNEL和彗星實驗表明lsl1突變體中發生了DNA的異常降解和細胞死亡。lsl1突變體葉綠體發育異常,結合轉錄組數據表明,LSL1參與光合作用和葉綠素合成過程。葉綠體異常導致了光合作用受損,其籽粒大小和品質均降低。     深入探究LSL1潛在的分子機制,通過酵母雙雜實驗對LSL1蛋白進行互作篩選,鑒定到兩個葉綠體發育相關蛋白PAP10與PsaD。LUC和BIFC實驗也證實了這一互作關系。值得注意的是,突變的LSL1蛋白失去了與PsaD蛋白發生互作的能力。因此該研究認為LSL1通過與PAP10和PsaD互作來共同維持葉綠體和細胞正常發育,進而決定水稻產量和品質。     該研究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浙江省自然科學基金資助。任德勇研究員,謝偉碩士和徐乾坤博士為論文共同第一作者。任德勇研究員和錢前院士為共同通訊作者。     論文鏈接:https://www.sciengine.com/SCLS/doi/10.1007/s11427-022-2152-6
 
(文/云推小編)
打賞
免責聲明
本文為云推小編原創作品,作者: 云推小編。歡迎轉載,轉載請注明原文出處:http://www.lfxiangjie.com/news/show-9024.html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未對其內容進行核實,請讀者僅做參考,如若文中涉及有違公德、觸犯法律的內容,一經發現,立即刪除,作者需自行承擔相應責任。涉及到版權或其他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
0相關評論
 

??2021 云推網絡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