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界市將“兩個責任”機制落實工作作為“一把手”工程,成立工作專班,堅持做好“三個結合”文章,上下同心同行、多方共建共治,強力推進“兩個責任”工作機制落實落細落地。
做好“上級精神”與“本土實際”結合文章,精準定人定責。作為新興的年輕旅游城市,張家界經濟基礎整體偏弱,全市13704家食品生產經營主體均為中小微企業。對照國家要求并結合主體現狀,按照“弱中選強、梯次接續”的思路,共劃定A級主體83家、B級主體403家、C級主體9056家和D級主體4162家。按照市級領導干部包保2-3家、縣處級領導干部包保2-3家、鄉鎮干部包保2-5家,村干部包保1-3家的原則,確定全市在職的31名市級領導干部、160名縣處級領導干部、3322名鄉鎮干部和1987名村干部共計5500名干部開展包保,避免包保任務畸輕畸重。同時,突出可操作、簡明便利化,編印干部包保“工具書”,為各級包保干部量身定制知識學習清單、任務清單和督導清單,助力包保干部“輕裝上陣”。
做好“具體主體”與“區域總體”結合文章,全域統籌包保。市、縣黨政領導干部除落實具體食品生產經營主體包保責任外,一并包保區域食品安全管理責任。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協主要領導每人包保1個區縣,區縣委、人大、政府、政協主要領導劃片包保鄉鎮(街道),實現領導包保區縣、鄉鎮(街道)全覆蓋。包保領導每季度與包保區域內的黨政班子研究一次食品安全工作,協調解決轄區內重大問題。包保領導堅持以“四不兩直”方式開展督導檢查,及時交辦發現的風險隱患,協調解決食品產業發展難題。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創建期間,包保領導每個月下沉包保縣區、鄉鎮督導。
做好“食品安全”與“城鄉建設”結合文章,多方共建共治。全市各級黨委政府將落實食品安全“兩個責任”機制工作同鄉村振興、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城市社區“三聯四建”等工作同部署、同調度、同推進。明確2171名駐村隊員、2238名社區“創文”隊員、520名“三聯四建”黨建指導員與1028名村食安協管員一道履行食品安全管理責任,充分發揮巡查員、宣傳員、信息員、監督員作用,推動“兩個責任”落實到“最小工作單元”,共同構筑食安風險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