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蘭州新區堅持問題導向,強化源頭治理、系統治理、綜合治理,從源頭上防范化解風險隱患,堅決守住不發生區域性、系統性食品安全事件的底線。
狠抓食品安全源頭治理。持續推進化肥農藥減量增效,集成推廣有機替代無機、改進施肥方式,實現化肥農藥使用零增長。獸藥使用減量化行動有序推進,確定甘肅新希望等5家企業開展減抗行動,企業主體責任不斷夯實。加強農業生態資源保護及面源污染治理,開展田間地膜殘留監測,建立健全回收體系,設置農藥包裝集中回收處理點18個,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率逐步提升。深入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全年環境空氣優良天數281天,平均達標率88.7%,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61項指標)達標率100%,4座污水處理廠主要污染物穩定達到一級A排放標準,排查整治企業危廢管理問題156個,規范處置危險廢棄物3.4萬噸。
全面落實食品安全風險監測。制定年度食品安全風險監測計劃,11家醫療衛生機構全面開展食源性疾病監測工作,處置食源性疾病事件7起,完成食品化學污染物和有害因素采樣64份、報送監測數據178條,實施食品安全風險專項監測29批次、農產品風險監測366批次。完成食品安全監督抽檢1742批次、快檢13361批次、重點農產品監督抽查230批次,食品安全監管靶向性和精準度進一步提升。
加強食用農產品監管。健全新區、園區、鄉鎮、村四級網格管理體系,推進農產品質量安全網格化管理,確定網格管理員85名。推行食用農產品合格證制度,融合省級追溯平臺開具農產品合格證11700余張,帶證上市農產品845噸。積極推進“陽光安農”試點,天欣養殖、新希望等大型養殖企業安裝視頻監控。加強農產品追溯體系建設,推動6家規模化種養殖生產主體入駐省級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平臺、4家溯源主體入駐國家追溯平臺,實現全流程可追溯監管。
充分運用智慧監管手段。實施“互聯網+明廚亮灶”單位1115家,接入設備2311臺,利用智慧化監管體系優勢,不斷提升監管效能。依托“隴上食安”一體化智慧監管平臺,對重點生產經營單位、學校食堂、農家樂等不間斷網上巡查13407次、記分處理2139次,并制定“風險清單”,深入抓好整改銷號,強化隱患治理閉環管理。
強化食品生產源頭管控。與省食檢院建立互助協作機制,為30余家食品生產企業把脈問診、精準施策,切實規范企業生產經營行為,從源頭緊抓食品安全質量。14家A、B級生產企業全覆蓋配備食品安全總監和食品安全員,嚴格落實食品安全自查制度,壓緊靠實企業主體責任,嚴防嚴控食品安全風險。深化小作坊綜合治理,強化登記管理,建立78家小作坊“一戶一檔”電子檔案。扎實推進“食安抽考”工作,18家在產企業100%參加考核,合格率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