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山東省農業科學院果樹所漿果育種與栽培創新團隊草莓學科在Frontiers in Plant Science(IF=6.627,JCR1區,中科院2區)發表了題為“Functional physiological phenotyping and transcriptome analysis provide new insight into strawberry growth and water consumption”的研究論文。該研究通過生理組和轉錄組分析相結合,揭示了草莓植株響應干旱脅迫的生理和分子機理。
據統計,農業灌溉用水占全球用水總量的70%,而全球氣候變暖正在加劇農業用水短缺。優化灌溉方案、提高農業用水效率對緩解水資源緊張意義重大。草莓根系分布淺、葉片蒸騰量大,對水分要求較為嚴格。在設施栽培條件下,操作管理不當常造成草莓過度灌溉。該論文通過Plantarray植物生理表型系統進行草莓干旱脅迫試驗,確定了‘紅顏’、‘香野’和‘章姬'3個主栽品種的土壤臨界含水量θcri。土壤含水量低于該值,草莓植株的蒸騰量急劇下降。
比較常規給水(CK),臨界點給水(WR_θcri)和嚴重缺水后復水(WR_SD)處理的植株生理特性發現,臨界點給水與CK相當,嚴重缺水后復水也無法完全恢復生理性狀。
轉錄組分析發現,參與礦質吸收和類黃酮生物合成的基因是草莓在土壤臨界含水量θcri條件下最關鍵的可逆轉錄基因之一。
該文的發表為草莓及其它農作物的節水、定量灌溉提供了新思路。果樹所姜莉莉博士和中國計量學院孫挺博士為該論文共同第一作者,果樹所武沖博士為該論文的通訊作者。該研究得到了山東省農業科學院創新工程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項目(CXGC2022F05)和中央引導地方科技發展專項魯甘協作項目(YDZX2021101)等項目的支持。
該文的發表為草莓及其它農作物的節水、定量灌溉提供了新思路。果樹所姜莉莉博士和中國計量學院孫挺博士為該論文共同第一作者,果樹所武沖博士為該論文的通訊作者。該研究得到了山東省農業科學院創新工程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項目(CXGC2022F05)和中央引導地方科技發展專項魯甘協作項目(YDZX2021101)等項目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