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大連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開展專項行動,對食品生產、流通環節全鏈條檢查,保障春節期間市民“舌尖上的安全”。
全面“體檢”,嚴把食品生產源頭關
1月18日,市市場監管局副局長朱贊兵帶領檢查組執法人員來到大連誠信食品有限公司,對企業生產車間、原輔料庫、成品庫、化驗室及相關生產記錄進行了檢查。經查,該企業車間衛生清潔,無交叉污染現象;庫房貨物分區分類規范貯存,食品添加劑做到專柜存放;化驗室設備經檢定或校準,各類檢驗試劑均在有效期內;進貨查驗記錄、投料記錄、出廠檢驗記錄及落實主體責任日檢查、周報告等記錄齊全,內容真實完整。該企業副總經理介紹,他們所有的進料程序都嚴格按照國家標準進行采購、驗收、入庫,原料肉的使用也經過嚴格的分選,食品添加劑也是嚴格按照國家相關標準,對單品或總量,都嚴格控制。
市市場監管局食品生產處副處長段錦介紹,節前,我市監管部門聚焦肉制品、白酒、糕點等節日消費量大的食品,對全市節令性食品生產企業(包括小作坊)開展了食品安全專項檢查,全面檢查企業進貨查驗、過程控制、出廠檢驗等環節,對企業“日管控、周排查、月調度”等主體責任制度建立及落實情況進行了重點督導。通過專項檢查,及時發現并糾正風險問題,嚴查違法行為,督促企業提高責任意識,加強質量管理,保證食品安全。
具體檢查內容包括:
一是肉制品有無違法添加,重點查看產品配方和實際生產中,是否添加未納入“藥食同源目錄”的成分。檢查食品添加劑亞硝酸鹽使用情況,是否能實現來源可溯去向可追。督促企業防微杜漸,加強對輔料和食品添加劑管理,保障消費者吃上放心食品。
二是白酒是否純正,重點檢查白酒生產企業《白酒工業術語》(GB/T15109-2021)落實情況,是否存在白酒使用食品添加劑、是否存在用“調香白酒”冒充白酒等問題。指導企業嚴格按照標準要求生產和標注,杜絕不實宣傳和以次充好。
三是糕點食品添加劑使用是否規范,重點檢查生產加工過程中是否對食品添加劑的用量進行準確稱量,是否嚴格按照《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GB 2760)相關規定使用含鋁食品添加劑。督促企業加強學習,強化食品添加劑管理,保障糕點質量安全。
通過檢查可以看到,絕大多數生產單位都能嚴格按照相關法律法規和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的要求組織生產,對檢查中發現的進貨查驗記錄不規范、化驗室藥品(試劑)領用未記錄等問題已當場要求企業立行立改。
加強“巡檢”,突出食品全鏈條管控
隨后,執法人員來到大連沃爾瑪山姆會員商店有限公司,檢查了進口牛肉,超市提供了有效的進口牛肉進貨憑證、入境貨物檢驗檢疫證明和供應商資質證明;檢查了蔬菜和水果及相關的進貨憑證、供貨商的資質和農殘檢測報告。“我們在售貨的時候沒有進貨票決不售貨,且全過程可追溯。”該企業一位服務人員介紹。在新長興市場,執法人員重點檢查了生肉區、水產品區和糧油區。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食品流通監管處副處長楊雪介紹,從對全市農批市場、農貿市場、大型商超、小型食品銷售者進行督導檢查情況來看,我市食品銷售單位總體情況良好,春節市場供銷兩旺,但是在檢查過程中發現仍存在索證索票不到位、散裝食品無“三防”設施等問題,均要求食品銷售者立行立改,把好“進、銷、存、退”四大關口。
市市場監管局副局長朱贊兵表示,市市場監管局針對生產、流通、餐飲全鏈條,群眾節日期間食品消費集中的全品種,城市農村以及城鄉結合部全領域,多措并舉,市區聯動,對熟食品生產加工企業進行重點檢查,對商超、農貿市場經營的食品進行定向抽查,開展年夜飯經營場所專項檢查。同時,對節日期間群眾消費集中的大米、植物油等十大類食品,抽檢了200批次,結果將及時公布。通過這些舉措,營造安全放心的節日食品消費環境,確保市民度過一個歡樂祥和的春節。
消費提示:購買食品時要做到“七看”
提醒消費者注意以下幾點:
一是選擇正規場所,看資質。購買食品時優先選擇證照齊全、管理規范和售后服務完善的商場、超市或農貿市場,商場、超市和農貿市場應公示營業執照及食品經營許可等相關資質。
二是選擇預包裝食品,看包裝。選購預包裝食品時,應查看外包裝是否完好,包裝或標簽上是否標注有食品名稱、規格、凈含量、成分或者配料表,生產者的名稱、地址、聯系方式、產品標準代號、生產許可證編號、生產日期、保質期。不選購包裝標簽信息不完整、外包裝有破損、超過保質期的食品。
三是選擇散裝食品,看標簽。應查看盛放食品的容器上的標簽標識,是否注明食品的名稱、生產日期、保質期、生產經營者名稱及聯系方式等內容。選購在密閉容器放置或有防蠅、防塵、防蟲設施存放的散裝食品。不選購無標簽標識、無防蠅防塵防蟲設施可能被污染、外觀性狀不正常、超過保質期的散裝食品。
四是選擇冷藏冷凍食品,看溫度。選購有保鮮、保溫、冷藏或者冷凍等特殊貯存條件要求的食品時,應注意查看食品保存環境、溫度等是否符合食品包裝或標簽上標示的貯存條件要求,貯存設施設備是否有效運行。
五是選擇進口食品,看中文標簽。購買進口食品時,要注意查看產品包裝上是否有中文標簽標識,分割銷售的進口肉類產品,銷售者是否公示有入境貨物檢驗檢疫合格證明。避免購買無中文標識、來源不明、質量安全無保證的進口食品。
六是選擇肉類產品,看檢驗檢疫證明。選購豬肉、牛肉、羊肉、雞肉等肉類產品時,要注意查看銷售者是否公示有動物產品檢疫合格證、肉品品質檢驗合格證,豬肉的胴體上是否加蓋有動物檢疫驗訖印章和肉品品質檢驗驗訖印章。
七是選擇水產品,看新鮮程度。冬季海鮮多為冰凍后上市銷售,以挑選冰凍海魚為例,應注意觀察魚眼睛、魚肚和魚鱗,魚眼清澈明亮、魚肚完好不破裂、魚鱗完整無脫落的冰凍海魚較為新鮮。
市民在購買食品時,要注意留存購物小票,如遇食品安全、消費欺詐、虛假宣傳等違法行為,可撥打12345政務熱線,或向各級市場監管部門投訴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