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肉精”是指一類能夠抑制動物脂肪合成,促進蛋白質合成的物質,統稱“β2-腎上腺素受體激動劑”(β2-adrenergic agonists),簡稱β-激動劑或β-興奮劑(β-agonists),主要有克侖特羅、萊克多巴胺、沙丁胺醇、苯乙醇胺A等。因其具有表觀提高動物瘦肉率的效果,俗稱“瘦肉精”;此外,β-興奮劑(特別是沙丁胺醇)對動物毛細血管具有顯著擴張作用,導致動物在采食后短時間內飲水量大增,達到虛高動物胴體重的效果,因此被非法用于動物養殖。“瘦肉精”的使用多在出欄或屠宰前的短時間內,因未經過充分代謝,會導致這類物質在動物組織中殘留量過高,人吃了含有“瘦肉精”殘留的動物性食品,容易造成慢性中毒,主要表現為心率加快、血壓升高、肌肉震顫、頭暈目眩、上吐下瀉等,若吃了“瘦肉精”殘留量高的動物性食品,還可能誘發急性食物中毒,出現頭疼、胸悶和肌肉麻木等等癥狀,如果存在基礎病,甚至會有生命危險,影響消費者健康。
為保障動物源性食品安全,保證人民生命健康,自1997年起我國就明令禁止在飼料和畜牧生產中使用“瘦肉精”。2002年2月,主管部門發布《禁止在飼料和動物飲用水中使用的藥物品種目錄》(農業部、衛生部、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公告第176號),明確了鹽酸克侖特羅、沙丁胺醇等腎上腺素受體激動劑為禁用藥物。2002年8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非法生產、銷售、使用禁止在飼料和動物飲用水中使用的藥品等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三條規定了“使用鹽酸克侖特羅等禁止在飼料和動物飲用水中使用的藥品或者含有該類藥品的飼料養殖供人食用的動物,或者銷售明知是使用該類藥品或者含有該類藥品的飼料養殖的供人食用的動物的,依照刑法第一百四十四條的規定,以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追究刑事責任”。2019年12月27日,農業農村部發布《食品動物中禁止使用的藥品及其他化合物清單》(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農村部公告第250號),再次明確規定了“β-興奮劑(β-agonists)類及其鹽、酯”為禁用物質。但由于“瘦肉精”促生長、提高瘦肉率效果顯著,且價格低廉,盡管已禁用20余年,且主管部門一直在進行各種途徑的宣傳警示教育,但仍屢禁不絕,依舊有部分養殖場戶冒著被法律制裁的風險在違法使用。2021年央視“3.15”晚會曝光河北滄州“瘦肉精羊肉”事件,又一次將該類藥物的濫用問題推向風口浪尖,也反映了部分養殖場戶對“瘦肉精”違法使用危害性問題的漠視。對此,主管部門態度明確,嚴厲打擊各類涉“瘦肉精”違法行為。2021年5月,農業農村部等七部委聯合印發了《食用農產品“治違禁 控藥殘 促提升”三年行動方案》(農質發 [2021]6 號),嚴防死守,全面控制,杜絕“瘦肉精”問題死灰復燃。
近年來,畜牧養殖過程中非法添加、飼喂“瘦肉精”行為呈現隱蔽性、頑固性等特點,成為畜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的重點和難點。新形勢下的質量安全監管的技術及手段亟需科技創新支撐。作為農業農村部開展飼料及畜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的技術支撐排頭兵,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質量標準與檢測技術研究所國家飼料質量檢驗檢測中心(北京)(以下簡稱“中心”)堅持需求和問題導向,多年來依托技術優勢,持續開展了系列創新研究工作,運用科技手段助力“瘦肉精”監管能力有效提升,為畜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提供更強的科技支撐。
“瘦肉精”的監管通常將尿液和血液樣品作為監測靶標,但對于活體牲畜來說,尿液和血液樣品均不易獲得,且樣品采集過程易導致動物產生應激反應,給監管帶來了一定的困難。基于此,“中心”配套開發了尿液、血液、唾液等多種樣品采集方法,較大程度上解決動物活體體液難以獲取的問題。但在實際監管過程中仍存在兩個難點,一是養殖戶飼喂行為更隱蔽;二是牛羊活體尿液取樣效率低。因此,“中心”基于需求導向,組織人員進行技術攻關,拓展監管靶標。毛發作為另外一種活體樣品,因采樣更為方便,樣品容易保存,逐漸受到關注。“中心”技術人員集多年研究工作基礎,基于液相色譜–串聯質譜技術開發了動物毛發中“瘦肉精”的檢測方法。該方法以毛發為檢測對象,樣品更容易采集,且毛發代謝慢,殘留時間長,能有效的反映飼喂歷史,為執法時固定證據鏈提供技術依據。2022年9月3日,《動物毛發中克侖特羅、萊克多巴胺、沙丁胺醇和苯乙醇胺 A 的測定 液相色譜–串聯質譜法》(農業農村部公告第600號)正式發布,該標準的實施彌補了生畜毛發中“瘦肉精”檢測的空白,使“瘦肉精”的檢測靶標更加全面、有效,可在一定程度上進行“瘦肉精”飼喂歷史的考察,對“瘦肉精”違法行為形成了更強的威懾力。此外,“中心”研制的“瘦肉精”快速篩查和精準定量檢測技術,攻克了復雜樣品基質干擾檢測的難題,研發出快速、高效、選擇性強的系列樣品前處理方法,“中心”研發的超聲探針輔助酶解技術、多重機制分散萃取技術、假性模板分子印跡快速識別材料等技術,已進入實際樣品監測的性能評價階段。獲得的相關成果已申報發明專利,并陸續發表在《 Food Chemistry 》、《 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 A 》、《 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 B 》、《分析化學》等國內外核心期刊上。經過多年持續技術攻關和集成,至此,“中心”已完整構建了“飼料-組織-血液-尿液-毛發”中“瘦肉精”的多靶標、多參數的檢測標準體系,形成一套穩定、可靠的多樣品類型全覆蓋監測體系,為飼料和畜產品質量安全監控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撐,可有效打擊“瘦肉精”的非法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