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安徽省市場監管系統共查辦各類網絡交易違法案件1813件,同比增長57.79%。在2023年“3·15國際消費者權益保護日”來臨之際,安徽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2022年網絡交易違法十大典型案例,充分發揮社會輿論監督作用和典型案例警示作用,推進營造規范有序的網絡市場秩序,切實維護消費者權益。食品領域案例如下:
案例三:宣城迅雷配送服務有限公司未依法履行主體責任案。宣城市宣州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在日常監督檢查時,發現當事人未依法履行平臺審查、公示餐飲服務行政許可信息責任,明知某小吃店有小餐飲公示卡而未及時公示和某飯店未取得食品經營許可證(安徽省小餐飲公示卡),仍允許其接單運營,并收取平臺服務費,違反了《網絡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辦法(2020年修訂版)》和《食品安全法》相關規定,依法對當事人作出警告、罰沒金額合計8.3萬元的行政處罰。
案例四:安徽省武海商貿有限公司未核查網店經營許可信息案。利辛縣市場監督管理局發現當事人為其代理外賣平臺內某餐飲店和某飯莊提供餐飲入網經營服務時,未審查其經營許可證信息,允許其超范圍經營涼菜食品,違反了《網絡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辦法》的相關規定,依法責令其改正違法行為,并處罰沒金額共計5.03萬元。
案例八:安徽安妮電子商務有限公司銷售違規預包裝食品案。舒城縣市場監督管理局根據移交線索通報進行核查,發現當事人在拼多多“半個句號旗艦店”店鋪和京東“七巷與貓”店鋪銷售的三種預包裝食品外包裝袋(盒)標識與袋(盒)內實際食品不符,違反了《食品安全法》和《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預包裝食品標簽通則》相關規定,依法對當事人作出沒收違法所得,并處罰款合計3.06萬元的行政處罰。
案例九:馬鞍山市木林扎森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池州分公司虛構原價實施價格欺詐案。池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根據投訴舉報線索進行核查,發現當事人作為某外賣平臺代理商,與入網商家合作采取價格補貼的形式開展“嗨吃”促銷活動,對有關餐飲商品虛構原價,實施價格欺詐,違反了《價格法》《禁止價格欺詐行為的規定》(2002版)相關規定,構成價格欺詐行為。依據《價格違法行為行政處罰規定》責令當事人改正違法行為,并處罰款2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