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自治區食品安全工作將始終把“四個最嚴”要求作為根本遵循,始終把維護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作為首要職責,堅持問題導向,推出“一二三四五”工作法,確保食品安全“兩個責任”機制落地“不跑偏”、落實“不走樣”,依托食安辦這個綜合協調平臺,加強交流協作,構建共治共享的工作格局。
圍繞“一個主題”持續性宣傳
聚焦“共創食安新發展 共享美好新生活”活動主題,舉辦“食品安全宣傳周”活動,突出宣傳重點,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宣傳活動。聯合自治區黨委宣傳部組織各類媒體播放《踐行食品安全法》《拒絕“剩”宴》等公益宣傳片,累計播出5800次,總時長4500分鐘;聯合新疆廣播電視臺舉辦《共同捍衛食品安全》《舌尖安全·為您守護》等專題節目;聯合自治區黨委網信辦開展“絲路捉謠記”食品安全有獎答題活動,吸引1.5萬人次參與答題。
面向“兩個對象”針對性宣傳 面向各級食安委成員單位食品條線監管干部按月舉辦“食安講堂”,邀請市場監管總局領導、食品安全相關領域專家作專題講座,錄制培訓課件,為基層提供工作指引。面向全區各族群眾舉辦食品安全宣傳“五進”活動,到農村、學校、社區、商超、街頭等區域開展食品安全宣傳咨詢活動2.2萬余場次、制作專題展板9142塊、張貼海報和標語9.3萬張(條)、發放宣傳材料139.6萬份、播放各類公益廣告9799次,有效增強群眾食品安全意識。 推行“三張清單”系統性宣傳 組織食安委成員單位從面向社會宣傳、面向單位內部宣傳、宣傳支持措施3個方面制定《自治區食品安全宣傳措施清單》,施行76條具體宣傳措施,配發宣傳海報、短視頻等宣傳資料,將食品安全宣傳工作拓展至全域全年,形成多點發力、共同推進的宣傳格局。 實施“四種舉措”實效性宣傳 舉辦10場“食安新疆”訪談活動,邀請地方政府和自治區食安委成員單位主要負責同志做客人民網,交流本地、本系統食品安全工作,曬成績、談思路、扛責任,進一步擴大食品安全宣傳覆蓋面。聯合食安委成員單位召開新聞發布會,共同介紹食品安全監管情況,并在國務院新聞辦網站全文發布,人民網、光明網、搜狐網等主流媒體發布有關信息132條。組織開展食品安全公益海報和短視頻征集活動,引導公眾積極參與食品安全宣傳,收到來自疆內外的632幅公益海報、165個短視頻參賽作品,加強政民互動。開展制止餐飲浪費專項宣傳,曝光典型案例251件、制作短視頻111部、印制海報6萬張,在各類媒體進行專題宣傳報道325篇次,有效遏制餐飲浪費現象。 使用“五種語言”全面性宣傳 組織新疆廣播電視臺使用漢、維、哈、蒙、柯五種語言24個頻率頻道播出食品安全宣傳報道208條、食品安全公益廣告2.7萬條次,總時長2.6萬分鐘,營造食品安全人人有責的良好氛圍。組織自治區主要新聞媒體多角度、全方位做好食品安全宣傳報道工作,刊播消息、通訊、評論、新媒體產品等各類報道1.1萬余篇次,廣泛普及食品安全知識,增強社會公眾對食品安全工作的認知度和認同感。
面向“兩個對象”針對性宣傳 面向各級食安委成員單位食品條線監管干部按月舉辦“食安講堂”,邀請市場監管總局領導、食品安全相關領域專家作專題講座,錄制培訓課件,為基層提供工作指引。面向全區各族群眾舉辦食品安全宣傳“五進”活動,到農村、學校、社區、商超、街頭等區域開展食品安全宣傳咨詢活動2.2萬余場次、制作專題展板9142塊、張貼海報和標語9.3萬張(條)、發放宣傳材料139.6萬份、播放各類公益廣告9799次,有效增強群眾食品安全意識。 推行“三張清單”系統性宣傳 組織食安委成員單位從面向社會宣傳、面向單位內部宣傳、宣傳支持措施3個方面制定《自治區食品安全宣傳措施清單》,施行76條具體宣傳措施,配發宣傳海報、短視頻等宣傳資料,將食品安全宣傳工作拓展至全域全年,形成多點發力、共同推進的宣傳格局。 實施“四種舉措”實效性宣傳 舉辦10場“食安新疆”訪談活動,邀請地方政府和自治區食安委成員單位主要負責同志做客人民網,交流本地、本系統食品安全工作,曬成績、談思路、扛責任,進一步擴大食品安全宣傳覆蓋面。聯合食安委成員單位召開新聞發布會,共同介紹食品安全監管情況,并在國務院新聞辦網站全文發布,人民網、光明網、搜狐網等主流媒體發布有關信息132條。組織開展食品安全公益海報和短視頻征集活動,引導公眾積極參與食品安全宣傳,收到來自疆內外的632幅公益海報、165個短視頻參賽作品,加強政民互動。開展制止餐飲浪費專項宣傳,曝光典型案例251件、制作短視頻111部、印制海報6萬張,在各類媒體進行專題宣傳報道325篇次,有效遏制餐飲浪費現象。 使用“五種語言”全面性宣傳 組織新疆廣播電視臺使用漢、維、哈、蒙、柯五種語言24個頻率頻道播出食品安全宣傳報道208條、食品安全公益廣告2.7萬條次,總時長2.6萬分鐘,營造食品安全人人有責的良好氛圍。組織自治區主要新聞媒體多角度、全方位做好食品安全宣傳報道工作,刊播消息、通訊、評論、新媒體產品等各類報道1.1萬余篇次,廣泛普及食品安全知識,增強社會公眾對食品安全工作的認知度和認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