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至5月份,安徽省結合茶葉大省實際,扎實開展春茶地理標志保護專項行動,加大春茶保護力度,優化茶葉市場營商環境,取得了豐碩成果。
一是深入宣傳發動,強化保護意識。3月份,安徽省市場監管局(知識產權局)專門下發通知,指導各級市場監管(知識產權)部門主動公開春茶保護產品及用標企業信息,明確保護范圍和要求。各級市場監管(知識產權)部門,以“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4·26”世界知識產權日等為契機,充分利用報紙、網絡、電臺、宣傳手冊、板報櫥窗和在主流媒體開設專欄、組織志愿者走上街頭宣傳、致茶葉生產經營者及消費者的“一封信”等多種載體,廣泛開展春茶保護宣傳“進機關、進商超、進校園、進社區、進企業”等“五進”活動,大力開展春茶地理標志保護相關知識和法律法規宣傳,提升產品識別能力,曝光侵權假冒案例,聚合社會共治力量。期間,各級共派出15191人次,開展“五進”宣傳2233次、屏幕宣傳1985次、板報櫥窗宣傳315次、網絡宣傳879次、發放各類宣傳手冊(單)27301份。
二是加強部門聯動,強化閉環監管。結合春茶地理標志生產地、銷售地及流通環節涉及相關執法部門較多的實際,各級市場監管(知識產權)部門主動協同屬地公安、司法、農業農村、文旅、法院、檢察院、海關、茶葉協會等相關執法部門和社會組織,加強對春茶地理標志的聯動保護和聯合執法。期間,各級共派出6341人次深入企業、市場檢查2449批次,檢查企業3548家,檢查市場營銷點4091家,檢查電子商務平臺980家,春茶地理標志質量特色監管力度和效率得到進一步提高。
三是加大執法力度,強化震懾效應。“4·26”世界知識產權日期間,安徽省在池州市石臺縣舉辦春茶地理標志保護專項行動啟動儀式。各級市場監管(知識產權)部門積極開辟線下線上兩條戰線,加強春茶地理標志保護。線下主要圍繞“五個重點問題”進行現場執法檢查;線上充分利用12315投訴舉報平臺、網絡監管系統等,加強對淘寶、天貓、京東、抖音等電商平臺春茶銷售的動態監管。針對不同情況,以對相關市場主體下發“警示提醒書、整改通知書、處罰告知書”的形式,大力開展春茶地理標志保護專項執法行動,對相關侵權假冒等違法違規行為及時依法依規處理。期間,共查處擅自使用和假冒地理標志專用標志及商標等案件19起,罰沒金額4.59萬元,為春茶地理標志保護提供了有力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