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金邊郵報》報道,柬埔寨龍眼輸華談判已經進入最后階段。
由于植物檢疫要求議定書已經于3月16日正式生效,柬埔寨農業部敦促拜靈龍眼種植者、拜靈龍眼協會(PLA)和相關私營企業盡快完成種植園和包裝廠注冊,以便順利將龍眼出口到中國。
柬埔寨農林漁業部部長翁薩坤(Ngin Chhay)在3月18日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在最后一步談判中,中柬雙方將確定龍眼輸華的時間點。該部門正在“密切關注”提交給中方的種植園、包裝廠和農藥相關審查,以確保龍眼在出口前符合議定書的規定。
柬埔寨拜靈?。≒ailin)農業廳廳長Say Sophat表示,該省去年參加相關培訓的龍眼種植者中,“只有大約30%”申請了果園注冊。他把注冊率低的原因歸咎于“未受過培訓的”農民不愿冒險種植龍眼出口到中國,有些種植者擔心疫情影響出口,還有些種植者對龍眼出口到中國持觀望態度。
據介紹,拜靈省缺乏灌溉系統,當地龍眼種植量低于臨近的馬德望?。˙attambang)。但是拜靈省農業部“正在準備開發更多灌溉系統,以便將來龍眼可以出口到中國”。
拜林龍眼生產合作社(PLAPC)負責人Suos Siyat表示,拜林2000多個種植者中,只有大約50個遵循良好農業規范(GAP)種植并進行了注冊。
目前柬埔寨拜靈龍眼種植規模正在顯著增加,全國種植面積超過13608公頃,主要分布在馬德望省、拜靈省和班迭棉吉省(Banteay Meanchey)。拜靈龍眼的平均產量為7-30噸/公頃,根據產量根據種植水平而有所差異。
此前由于植物檢疫問題,柬埔寨龍眼無法直接出口到中國,通常先出口至泰國,重新包裝后與泰國龍眼混合銷售至中國。柬埔寨龍眼完成準入后,將成為繼大米、木薯、玉米、香蕉和芒果之后,獲準直接輸華的第6種農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