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糖還能放心吃嗎?
隨著人們健康意識的日漸提升,越來越多的人追求“控糖”“戒糖”的健康生活方式,代糖食品尤其是代糖飲料受到了越來越多人的青睞。
然而,7月14日,國際癌癥研究機構、世界衛生組織和糧食及農業組織食品添加劑聯合專家委員會(JECFA)最新發布了非糖甜味劑阿斯巴甜對健康影響的評估報告:將阿斯巴甜歸類為可能對人類致癌的物質,每日可接受的攝入量為40mg/kg[1]。
“阿斯巴甜可能致癌?”這一消息瞬間把代糖的健康安全問題推上了風口浪尖。那么,阿斯巴甜真的致癌嗎?代糖食品還能吃嗎?
阿斯巴甜會致癌嗎? 首先我們來看看致癌物等級是如何劃分的。目前,國際癌癥機構(IARC)對致癌物分為以下等級: 阿斯巴甜被歸類為2B類致癌物,即對人類可能致癌但缺乏充分的科學證據,需要進一步的研究考證。實際上,致癌與否是個概率問題,通過對其用量進行控制管理,能夠保障其使用的安全性。 7月15日,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聯合國家癌癥中心結合JECFA最新評估結果和我國居民消費情況進行安全性評估,阿斯巴甜按照我國現行標準規范使用可以保障安全[2]。 什么是代糖? 代糖指有甜味、甜度高但沒有熱量或熱量比較低的一大類食品添加劑。常見的有兩大類: 非糖甜味劑 非營養性甜味劑,按其生產方式又可以分為人工(合成)甜味劑和天然甜味劑。常見的人工甜味劑包括三氯蔗糖、阿斯巴甜、甜蜜素等,天然甜味劑包括甜菊糖苷、羅漢果糖等。 人工甜味劑使用較少劑量就可以達到高甜度,而且其生產成本較低,所以很受食品廠商的青睞。 醇糖類 營養性甜味劑,能提供部分能量, 常見的如赤蘚糖醇、木糖醇等。 為了方便理解,我們看下面的分類表格: 代糖真的健康嗎? 代糖雖然具有甜味,但是不產生熱量或者產生的熱量較小。因此人們認為這是一種健康的飲食方式,將代糖廣泛應用于食品和飲料中,在降低糖和熱量攝入的同時達到了減肥的目的。 但是在2023年5月15日,WHO發表了最新版本的《非糖甜味劑指南》,并提出建議:不應將非糖甜味劑用作控制體重,或者降低非傳染性疾病風險的手段(有條件建議)。
圖源:世界衛生組織《非糖甜味劑指南》(2023年5月15日) 根據我國現行的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GB 2760-2014,我國允許使用的甜味劑主要有人工甜味劑(糖精鈉、阿斯巴甜、安賽蜜、三氯蔗糖等)、天然甜味劑(甜菊糖苷、羅漢果甜苷等)和糖醇類甜味劑(赤蘚糖醇、麥芽糖醇、山梨糖醇等)。 這些甜味劑可以按照規定的使用范圍以及最大使用量應用于面包、糕點、餅干、飲料、調味品等食品中。 比如三氯蔗糖用于飲品的最大使用量為0.25g/kg,用于調制乳、風味發酵乳的限量是0.3g/kg; 甜菊糖苷用于風味發酵乳、飲料類的最大使用量為0.2g/kg,用于糕點的最大使用量為0.33 g/kg; 山梨糖醇用于飲料類、面包、糕點按生產需要適量使用[3]。
代糖到底能不能吃?
怎么吃? 代糖當然能吃,但是切不要因為代糖熱量低甚至不產生熱量就放肆食用。 代糖熱量低,所以并不能消除大腦的饑餓感,反而會“欺騙”大腦,以為不用擔心熱量負擔所以肆無忌憚地攝入更過的食物。除此之外,長期的攝入代糖可能會加劇我們對甜味的依賴,從長期來看反而增加了肥胖的風險。 如果你本身就喜歡喝飲料、奶茶,是個甜食愛好者而且比較難控制,那么可以適量選擇代糖飲料和代糖食品來過渡,淺嘗即止,滿足了當下對甜味的需求以后再慢慢將代糖飲料換成白開水。 總而言之,代糖從很大程度上并不能改變我們的膳食質量,想要真正的控糖、保持健康沒有捷徑,最重要的還是要養成健康的膳食習慣和生活方式。 參考文獻
[1]https://www.who.int/zh/news/item/14-07-2023-aspartame-hazard-and-risk-assessment-results-released.
[2]如何看待有關國際機構發布的 阿斯巴甜評估結果-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 (cfsa.net.cn)
[3]GB 2760-2014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
供稿:市疾控中心食衛所
阿斯巴甜會致癌嗎? 首先我們來看看致癌物等級是如何劃分的。目前,國際癌癥機構(IARC)對致癌物分為以下等級: 阿斯巴甜被歸類為2B類致癌物,即對人類可能致癌但缺乏充分的科學證據,需要進一步的研究考證。實際上,致癌與否是個概率問題,通過對其用量進行控制管理,能夠保障其使用的安全性。 7月15日,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聯合國家癌癥中心結合JECFA最新評估結果和我國居民消費情況進行安全性評估,阿斯巴甜按照我國現行標準規范使用可以保障安全[2]。 什么是代糖? 代糖指有甜味、甜度高但沒有熱量或熱量比較低的一大類食品添加劑。常見的有兩大類: 非糖甜味劑 非營養性甜味劑,按其生產方式又可以分為人工(合成)甜味劑和天然甜味劑。常見的人工甜味劑包括三氯蔗糖、阿斯巴甜、甜蜜素等,天然甜味劑包括甜菊糖苷、羅漢果糖等。 人工甜味劑使用較少劑量就可以達到高甜度,而且其生產成本較低,所以很受食品廠商的青睞。 醇糖類 營養性甜味劑,能提供部分能量, 常見的如赤蘚糖醇、木糖醇等。 為了方便理解,我們看下面的分類表格: 代糖真的健康嗎? 代糖雖然具有甜味,但是不產生熱量或者產生的熱量較小。因此人們認為這是一種健康的飲食方式,將代糖廣泛應用于食品和飲料中,在降低糖和熱量攝入的同時達到了減肥的目的。 但是在2023年5月15日,WHO發表了最新版本的《非糖甜味劑指南》,并提出建議:不應將非糖甜味劑用作控制體重,或者降低非傳染性疾病風險的手段(有條件建議)。
圖源:世界衛生組織《非糖甜味劑指南》(2023年5月15日) 根據我國現行的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GB 2760-2014,我國允許使用的甜味劑主要有人工甜味劑(糖精鈉、阿斯巴甜、安賽蜜、三氯蔗糖等)、天然甜味劑(甜菊糖苷、羅漢果甜苷等)和糖醇類甜味劑(赤蘚糖醇、麥芽糖醇、山梨糖醇等)。 這些甜味劑可以按照規定的使用范圍以及最大使用量應用于面包、糕點、餅干、飲料、調味品等食品中。 比如三氯蔗糖用于飲品的最大使用量為0.25g/kg,用于調制乳、風味發酵乳的限量是0.3g/kg; 甜菊糖苷用于風味發酵乳、飲料類的最大使用量為0.2g/kg,用于糕點的最大使用量為0.33 g/kg; 山梨糖醇用于飲料類、面包、糕點按生產需要適量使用[3]。
代糖到底能不能吃?
怎么吃? 代糖當然能吃,但是切不要因為代糖熱量低甚至不產生熱量就放肆食用。 代糖熱量低,所以并不能消除大腦的饑餓感,反而會“欺騙”大腦,以為不用擔心熱量負擔所以肆無忌憚地攝入更過的食物。除此之外,長期的攝入代糖可能會加劇我們對甜味的依賴,從長期來看反而增加了肥胖的風險。 如果你本身就喜歡喝飲料、奶茶,是個甜食愛好者而且比較難控制,那么可以適量選擇代糖飲料和代糖食品來過渡,淺嘗即止,滿足了當下對甜味的需求以后再慢慢將代糖飲料換成白開水。 總而言之,代糖從很大程度上并不能改變我們的膳食質量,想要真正的控糖、保持健康沒有捷徑,最重要的還是要養成健康的膳食習慣和生活方式。 參考文獻
[1]https://www.who.int/zh/news/item/14-07-2023-aspartame-hazard-and-risk-assessment-results-released.
[2]如何看待有關國際機構發布的 阿斯巴甜評估結果-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 (cfsa.net.cn)
[3]GB 2760-2014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
供稿:市疾控中心食衛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