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至27日,陜西省食品安全領域輿情應對能力提升培訓班在渭南舉辦。省市場監管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劉育民出席開班式并作動員講話。
會議指出,各級市場監管部門要提升發現問題能力,借助抽檢監測、“隨機查餐廳”、明查暗訪、輿論監督等手段,不斷拓寬發現問題的渠道,完善發現問題的機制,把發現問題的“網”織牢。要提升創新能力,通過食品安全“兩個責任”“六個十”專項行動、“陜食安”app、“互聯網+明廚亮灶”等創新方式,不斷提高信息化水平,改變傳統監管方式,讓工作跑在風險前面。要提升企業履行主體責任能力,督促企業嚴格落實原輔料進貨查驗、風險關鍵點控制、生產銷售記錄等制度規定,切實防范全產業鏈供應鏈食品安全風險,形成全省企業落實主體責任形成常態化、長效化機制。
會議要求,一是加強監測預警,及時穩妥處置輿情。食品安全輿情處置,既要通過面上治標,穩妥處置負面輿情,也要源上治本,通過這些表象,查找原因、剖析根源,建章立制,防止“舊病”復發、問題反彈。二是亮出鮮明態度,主動做好總結復盤。事件調查清楚后,要依法依規采取措施,該查封的企業要堅決依法查封,該處罰的要堅決依法處罰。處置結束后,要舉一反三、引以為戒,主動做好輿情復盤總結。三是強化協同聯動,形成合力應對輿情。網絡輿情需要多主體、多部門協同聯動、密切合作,對于重大和特別重大輿情,各市局既要按照屬地管理責任在當地黨委政府的領導下開展處置工作,也必須接受省局的業務指導,及時、如實向省局報告有關情況。
本次培訓邀請相關領域專家教授,圍繞食品安全輿情事件的負面影響和正確應對措施、關于做好食品安全突發事件應急處置的思考、新媒體環境下網絡輿情精準研判與治理等內容進行精心教學、深入探討,案例剖析生動具體,使參訓人員增長了知識、創新了理念,提升了預見輿情發展趨勢的能力水平。
省局食品安全總監、食品相關處室、新聞宣傳處主要負責人,各市局食品業務分管負責同志、食品流通和餐飲科(處)室、輿情工作負責人,稽查局分管負責同志共計60余人參加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