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是世界第二大禽肉生產國,禽肉出口在我國對外貿易和服務“三農”發展中占據重要地位。禽肉出口的主要程序和檢驗檢疫要求有哪些呢?小編帶您詳細了解一下吧。
什么產品可以出口?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食品安全管理辦法》(海關總署令第249號)第四十條、第四十二條規定,出口食品原料種植、養殖場應當向所在地海關備案,出口食品生產企業應當向住所地海關備案。因此,屠宰、加工禽肉產品的企業應辦理出口食品生產企業備案,活禽養殖場需辦理養殖場備案,進出口貨物收發貨人采購獲得備案的生產企業的產品方能出口。
生產企業可通過“互聯網+海關”(http://online.customs.gov.cn)或中國出口食品生產企業備案管理系統(http://qgs.customs.gov.cn:10081/efpe)提交出口食品生產企業備案申請;通過“互聯網+海關”(http://online.customs.gov.cn)或登錄中國國際貿易“單一窗口”(https://www.singlewindow.cn)向所在地主管海關提出養殖場備案申請。
出口食品生產企業備案名單和出口食品原料種植、養殖場備案名單查詢方法:海關總署-企業管理和稽查司-信息服務。
出口前
需要確認哪些事項? #1 擬出口國家(地區)是否有準入要求。為防止高致病性禽流感等動物疫病傳入,很多國家(地區)對允許進口的禽肉及其品種需經官方政府批準,如允許出口歐盟的熱加工禽肉僅限于山東省,且提供原料的生產企業需要獲得注冊資格。由于不是所有的國家(地區)都有準入要求,出口商在出口前需通過客戶問詢、海關總署網站查詢、所在地海關業務咨詢等方式確認相關要求。 確認擬出口國家(地區)是否有注冊要求。輸入國家(地區)對中國出口禽肉產品生產企業有注冊要求的,如中國香港、中國澳門、俄羅斯、美國、歐盟、加拿大等,需要出口生產企業對外注冊。申請境外注冊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1.已完成出口食品生產企業備案手續; 2.建立完善可追溯的食品安全衛生控制體系,保證食品安全衛生控制體系有效運行,確保出口食品生產、加工、貯存過程持續符合中國相關法律法規、出口食品生產企業安全衛生要求; 3.進口國家(地區)相關法律法規和相關國際條約、協定有特殊要求的,還應當符合相關要求; 4.切實履行企業主體責任,誠信自律、規范經營,且信用狀況為非海關失信企業; 5.一年內未因企業自身安全衛生方面的問題被進口國(地區)主管當局通報。 出口食品生產企業應當向住所地海關提出申請,海關根據企業申請組織評審,結合企業信用、監督管理、出口食品安全等情況,符合條件的向進口國家(地區)主管當局推薦。需經進口國家(地區)主管當局現場檢查合格方能獲得注冊資格的,企業應當配合做好相關檢查工作。 獲得貿易國家注冊的生產企業名單在海關總署網站公布(查詢方法:海關總署-企業管理和稽查司-信息服務),也可以登錄貿易國家政府主管部門網站查詢。 #2 出口時申報、
檢驗檢疫流程有哪些? 出口申報前監管 出口商或者其代理商提出出口申報前監管申請,產地海關受理申請后,依系統指令要求對需要實施檢驗檢疫的貨物按照輸入國家(地區)法律法規要求、雙邊協議、相關標準依法實施現場檢查和監督抽檢,并依據上述結果實施綜合評定。 根據評定結果,海關分別做以下處理:(一)經評定合格的,形成電子底賬數據,由海關出具檢驗檢疫證書,準予出口。進口國家(地區)對證書形式和內容要求有變化的,經海關總署同意可以對證書形式和內容進行變更。(二)經評定不合格的,簽發不合格通知單,由海關書面通知出口商或者其代理人,相關貨物可以進行技術處理的,經技術處理合格后方可出口;不能進行技術處理或者經技術處理仍不合格的,不準出口。 報關申報 貨主或其代理人按照海關進出口貨物申報管理規定的要求,通過單一窗口報關,需提交以下材料:代理報關委托書(僅適用于代理報關的);電子底賬數據號、相關許可證件及隨附單證、相關商業單據以及海關總署規定的其他出口單證。 口岸海關按照布控要求實施口岸查驗,查驗不合格的,不得出口。 出口的產品
如不合格
應采取哪些措施? 出口產品因安全問題被國際組織、境外政府機構通報的,海關將組織開展核查,并根據需要實施調整監督抽檢比例、要求食品出口商逐批向海關提交有資質的檢驗機構出具的檢驗報告、撤回向境外官方主管機構的注冊推薦等控制措施。出口產品存在安全問題,已經或者可能對人體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損害的,生產經營者應當立即采取相應措施,避免和減少損害發生,并向所在地海關報告。 供稿單位:青島海關
需要確認哪些事項? #1 擬出口國家(地區)是否有準入要求。為防止高致病性禽流感等動物疫病傳入,很多國家(地區)對允許進口的禽肉及其品種需經官方政府批準,如允許出口歐盟的熱加工禽肉僅限于山東省,且提供原料的生產企業需要獲得注冊資格。由于不是所有的國家(地區)都有準入要求,出口商在出口前需通過客戶問詢、海關總署網站查詢、所在地海關業務咨詢等方式確認相關要求。 確認擬出口國家(地區)是否有注冊要求。輸入國家(地區)對中國出口禽肉產品生產企業有注冊要求的,如中國香港、中國澳門、俄羅斯、美國、歐盟、加拿大等,需要出口生產企業對外注冊。申請境外注冊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1.已完成出口食品生產企業備案手續; 2.建立完善可追溯的食品安全衛生控制體系,保證食品安全衛生控制體系有效運行,確保出口食品生產、加工、貯存過程持續符合中國相關法律法規、出口食品生產企業安全衛生要求; 3.進口國家(地區)相關法律法規和相關國際條約、協定有特殊要求的,還應當符合相關要求; 4.切實履行企業主體責任,誠信自律、規范經營,且信用狀況為非海關失信企業; 5.一年內未因企業自身安全衛生方面的問題被進口國(地區)主管當局通報。 出口食品生產企業應當向住所地海關提出申請,海關根據企業申請組織評審,結合企業信用、監督管理、出口食品安全等情況,符合條件的向進口國家(地區)主管當局推薦。需經進口國家(地區)主管當局現場檢查合格方能獲得注冊資格的,企業應當配合做好相關檢查工作。 獲得貿易國家注冊的生產企業名單在海關總署網站公布(查詢方法:海關總署-企業管理和稽查司-信息服務),也可以登錄貿易國家政府主管部門網站查詢。 #2 出口時申報、
檢驗檢疫流程有哪些? 出口申報前監管 出口商或者其代理商提出出口申報前監管申請,產地海關受理申請后,依系統指令要求對需要實施檢驗檢疫的貨物按照輸入國家(地區)法律法規要求、雙邊協議、相關標準依法實施現場檢查和監督抽檢,并依據上述結果實施綜合評定。 根據評定結果,海關分別做以下處理:(一)經評定合格的,形成電子底賬數據,由海關出具檢驗檢疫證書,準予出口。進口國家(地區)對證書形式和內容要求有變化的,經海關總署同意可以對證書形式和內容進行變更。(二)經評定不合格的,簽發不合格通知單,由海關書面通知出口商或者其代理人,相關貨物可以進行技術處理的,經技術處理合格后方可出口;不能進行技術處理或者經技術處理仍不合格的,不準出口。 報關申報 貨主或其代理人按照海關進出口貨物申報管理規定的要求,通過單一窗口報關,需提交以下材料:代理報關委托書(僅適用于代理報關的);電子底賬數據號、相關許可證件及隨附單證、相關商業單據以及海關總署規定的其他出口單證。 口岸海關按照布控要求實施口岸查驗,查驗不合格的,不得出口。 出口的產品
如不合格
應采取哪些措施? 出口產品因安全問題被國際組織、境外政府機構通報的,海關將組織開展核查,并根據需要實施調整監督抽檢比例、要求食品出口商逐批向海關提交有資質的檢驗機構出具的檢驗報告、撤回向境外官方主管機構的注冊推薦等控制措施。出口產品存在安全問題,已經或者可能對人體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損害的,生產經營者應當立即采取相應措施,避免和減少損害發生,并向所在地海關報告。 供稿單位:青島海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