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從古至今,樹立憂患意識都是處世之智,推及市場監管領域亦是如此。呼和浩特市市場監管局嚴格落實“四個最嚴”要求,防范化解區域性、系統性食品安全風險,進一步提升食品安全治理能力。
1、因事制宜,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把風險“分等級”
對食品生產企業實行風險分級監管,可優化監管資源配置、落實食品安全責任。《食品生產經營風險分級管理辦法》規定食品生產經營者風險等級從低到高分為A級風險、B級風險、C級風險、D級風險四個等級。呼和浩特市市場監管局以風險分析為基礎,結合企業的食品類別、生產規模、食品安全管理能力和監督管理記錄等情況,按照風險評價指標,對食品生產企業實施不同程度的差異化、精準化監督管理。共評定A級風險企業126家,B級風險企業219家,C級風險企業185家,D級風險企業44家,實施動態風險分級管理。
2、提綱挈領,監督抽檢核查處置,讓風險“顯出來”
“千里之堤,潰于蟻穴”,“小風險”不解決,日積月累會引來“大禍患”。呼和浩特市市場監管局開展“回頭看”行動,確保監督抽檢不合格和風險監測問題產品企業整改取得實效。對5家監督抽檢3批以上不合格和風險監測問題產品企業,實施重點監管,督導查找、分析問題原因,督促提交整改報告和檢驗合格報告,核查處置率達到100%,直至產品質量合格,確保問題不積壓。此外,在風險監測中發現一家生產企業鄰苯二甲酸二丁酯(DBP)超標,已與企業分析產生問題的原因,督促企業認真整改,使風險化解于萌芽。
3、一企一單,制定方案分類施策,將風險“早化解”
“隱患險于明火”,隱患不除,食品生產風險不消。呼和浩特市市場監管局對此高度重視,制定了《呼和浩特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關于開展食品生產安全風險排查防控專項治理行動工作方案》,并已下發至呼和浩特市各旗縣區市場監管局執行。工作方案強調從食品生產重點區域、重點企業、重點品種加強食品安全監管,并及時開展食品生產安全風險排查和防控,完善食品生產環節“一企一單”、“一企一檔”,建立區域性食品安全風險清單、措施清單和責任清單。同時推動“守底線、查隱患、保安全”專項行動持續發力,進一步規范市場主體經營行為,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及時處置風險隱患。
“防患于未然,遏難于未發”,呼和浩特市市場監管局實施動態風險分級管理,將動態監管與專項治理相結合,雙管齊下,相輔相成,全面提升食品生產企業風險防控能力,大力加強食品生產安全監管,切實保障食品生產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