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国产成人精品视频_91国视频在线_97av免费视频_韩国日本一级片

二維碼
云推搜

掃一掃關注

當前位置: 首頁 » 產業資訊 » 食品 » 正文

同期會議 |第四屆中國實驗室發展大會嘉賓陣容公布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23-05-07 04:48:00    來源:云推B2B網    瀏覽次數:89    評論:0
導讀

同期會議 |第四屆中國實驗室發展大會嘉賓陣容公布。

   第二十屆中國國際科學儀器及實驗室裝備展覽會 CISILE 2023     2023年5月10-12日     北京·國家會議中心
    CISILE2023科儀展同期會議     第四屆中國實驗室發大會CLC2023     于2023年5月10-11日     北京·國家會議中心     與CISILE2023科儀展同期舉辦!     本屆大會院士領銜、業內大咖云集、群英薈萃,攜手推動我國實驗室的技術創新和高水平發展一起來看看我們本屆大會的嘉賓陣容吧!     嘉賓介紹     院士領銜 大咖匯聚     王海舟
  中國工程院 院士     方向,男,1963年出生,研究員,博士生導師。1984年畢業于長春地質學院,先后任地礦部宜昌地礦所研究員、國家標準物質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副院長,中國標準化研究院副院長,2007年任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總工程師、副主任,2014年至今任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院長、兼任國家時間頻率計量中心主任、國家標準物質研究中心主任。     王海舟,中國工程院院士,冶金分析表征專家,中國鋼研科技集團教授。現任國際鋼鐵工業分析委員會終身榮譽主席,中國材料與試驗標準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實國金國際實驗室能力驗證研究中心主任,金屬材料表征北京重點實驗室主任,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委員會實驗室專門委員會能力驗證專業委員會主任。     武彤
  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先進測量工程中心
  主任/研究員     方向,男,1963年出生,研究員,博士生導師。1984年畢業于長春地質學院,先后任地礦部宜昌地礦所研究員、國家標準物質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副院長,中國標準化研究院副院長,2007年任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總工程師、副主任,2014年至今任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院長、兼任國家時間頻率計量中心主任、國家標準物質研究中心主任。     武彤,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先進測量工程中心主任。主要承擔智能工程領域的先進測量研究,電磁環境計量和標準化、數據中心可靠性和可用性評價、電磁環境與干擾的測試研究。熟悉信息化工程領域計量技術、研究方法和標準化工作。具有豐富的科研工作經驗,完成了多項科研工作,組建多個領域的先進測量實驗室。     程小衛
  安徽皖儀科技分析儀器事業部
  總經理     程小衛,藥學本科,工商管理學碩士(MBA),高級企業管理師。《千萬不要學銷售》作者,儀器信息網原創KOL Insight專家。現任安徽皖儀科技分析儀器事業部總經理,曾任依利特分析儀器營銷總監,賽默飛世爾東區銷售經理,并在安捷倫、島津等跨國公司就職多年。具有豐富的市場營銷、供應鏈管理經驗,擅長商業模式的創新、營銷和供應鏈管理。     肖良
  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中心副主任
  研究員/博士/副秘書長     肖良 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中心副主任,研究員,博士。現兼任國家產業基礎專家委員會委員,國家市場監管總局高評委(工程系列)副主任,TC261副秘書長,TC261SC1主任,亞太認可合作組織(APAC)互認委員會委員,CNAS評定專門委員會副主任,CNAS最終用戶專門委員會副主任等職。曾任國家認監委實驗室與檢測監管部主任、副主任,第一屆市場監管科技成果獎評審委員會委員,CNAS實驗室專門委員會副主任,衛生部生物安全委員,CNAL技術委員會副主任,中國檢驗檢測分會副會長,CNAS生物安全委員會副主任、CNAS動植物專業委員會副主任等職。     長期負責實驗室和檢驗機構認證認可工作,積極推動檢驗檢測產業快速發展。參與制訂第一個全國動物源性食品殘留監控計劃,參與設計和實施“中加小農項目食品檢測實驗室能力培訓”計劃,參與起草《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條例》等事項。發表了60多篇論(譯)著,出版了20多部專(譯)著。多次在國際或全國性的實驗室管理論壇發表主旨演講。榮獲“國家質檢總局學術技術骨干”稱號;獲質檢總局“科技興檢”二等獎和三等獎各1次。     宋桂蘭
  原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委員會副秘書長
  博士/研究員     方向,男,1963年出生,研究員,博士生導師。1984年畢業于長春地質學院,先后任地礦部宜昌地礦所研究員、國家標準物質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副院長,中國標準化研究院副院長,2007年任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總工程師、副主任,2014年至今任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院長、兼任國家時間頻率計量中心主任、國家標準物質研究中心主任。     宋桂蘭,博士,研究員。原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委員會副秘書長,主要負責我國實驗室和檢驗機構的認可管理工作。     參加組織建立我國檢測、校準、醫學、生物安全等實驗室國家認可制度,組織開發我國科研實驗室認可制度,組織專家將我國能力驗證計劃推向國際。     先后承擔國家“十五”重大科技攻關項目“食品安全檢測實驗室關鍵技術研究”課題,國家“十一五”重大科技支撐項目“移動P3 和P4高級別生物安全實驗室認可關鍵技術研究”課題,國家“973”項目“納米檢測儀器的量值溯源研究”課題,國家“十二五”科技支撐項目“碳排放和碳減排認可關鍵技術研究”課題,國家“十三五”重大科技專項“科研實驗室認可關鍵技術研究”等。     曾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和多項省部級科技進步一等獎。享受國務院政府津貼。     蔡皓
  菲尼克斯控制系統有限公司
  總經理     方向,男,1963年出生,研究員,博士生導師。1984年畢業于長春地質學院,先后任地礦部宜昌地礦所研究員、國家標準物質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副院長,中國標準化研究院副院長,2007年任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總工程師、副主任,2014年至今任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院長、兼任國家時間頻率計量中心主任、國家標準物質研究中心主任。     蔡皓,從事設備研發、產品設計、質量管理10年,熟悉實驗室所用設備的工藝制作、生產技術管理,不斷完善質量體系管理與產品技術的更新和集團生產運營等相關工作。熟悉多國語言,參加過各大型設備研討會,對技術設備研發和機械設計都有豐富的經驗。     趙赤鴻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實驗室管理處 處長     方向,男,1963年出生,研究員,博士生導師。1984年畢業于長春地質學院,先后任地礦部宜昌地礦所研究員、國家標準物質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副院長,中國標準化研究院副院長,2007年任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總工程師、副主任,2014年至今任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院長、兼任國家時間頻率計量中心主任、國家標準物質研究中心主任。     趙赤鴻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實驗室管理處處長,研究員。長期從事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及評價工作。先后兼任國家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專家委員會秘書、中國醫學裝備協會醫學實驗室裝備與技術分會副會長、亞太生物安全協會副秘書長等,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委員會生物安全專業委員會委員、實驗室生物安全認可評審員、國家級資質認定評審員。先后負責并參與國家多項重大課題研究工作、國際合作項目,多次參與重大活動與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實驗室安全保障工作。參與多部法規、標準制(修)定工作,參與多項技術方案、技術指南等編制工作。     陳彥長
  華測檢測北方區行政總裁
  博士/研究員     方向,男,1963年出生,研究員,博士生導師。1984年畢業于長春地質學院,先后任地礦部宜昌地礦所研究員、國家標準物質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副院長,中國標準化研究院副院長,2007年任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總工程師、副主任,2014年至今任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院長、兼任國家時間頻率計量中心主任、國家標準物質研究中心主任。     一、學歷背景     陳彥長,1987年畢業于武漢大學生物系微生物專業,后在職獲得中國農業大學公共管理碩士(MPA)和武漢大學管理學博士學位。2004年獲得研究員(教授)職稱。2000年任中國進出口商品檢驗技術研究所副所長,2004年任中國檢驗檢疫科學研究院裝備所所長(副局級),2016年任華測檢測認證集團北方區行政總裁。加入華測后主要負責的業務負責北方區行政和集團公共關系總協調。     社會兼職為中國科學技術協會高級專家,中國儀器儀表學會理事,中國儀器儀表學會檢驗檢疫儀器應用技術分會秘書長,中國質量檢驗協會理事,中國光機電一體化應用技術協會理事,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委員會(CNAS)技術專家等。     長期從事食品安全檢驗、科研工作。主持和參與國家級科技項目2項、省部級科技項目2項;曾獲國家質檢總局科技興檢三等獎1項、中國標準創新二等獎1項、外經貿部科技進步三等獎1項;參與制定1項國家標準、4項行業標準。參與國家發明專利3項;主編和參與編輯6本學術專著,共50余萬字;在食品安全領域發表學術論文20余篇。     李勁松
  軍事醫學研究院
  研究員     方向,男,1963年出生,研究員,博士生導師。1984年畢業于長春地質學院,先后任地礦部宜昌地礦所研究員、國家標準物質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副院長,中國標準化研究院副院長,2007年任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總工程師、副主任,2014年至今任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院長、兼任國家時間頻率計量中心主任、國家標準物質研究中心主任。     李勁松,軍事醫學研究院研究員(教授),醫學博士,博士生導師。現任上海環境生物安全儀器和裝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副主任。     主要從事生物安全理論與安全防護技術、空氣微生物學、生物氣溶膠采樣和監測技術等理論和技術的研究。主持20多項國家級科研項目,是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實驗室生物安全項目首席專家;主編了GB19489-2004《實驗室 生物安全通用要求》等四項國家標準,其中,主編的GB19489-2004《實驗室 生物安全通用要求》獲得國家標準創新貢獻二等獎。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省部級科技進步二等獎共3項。     金芬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質量標準與檢測技術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     方向,男,1963年出生,研究員,博士生導師。1984年畢業于長春地質學院,先后任地礦部宜昌地礦所研究員、國家標準物質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副院長,中國標準化研究院副院長,2007年任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總工程師、副主任,2014年至今任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院長、兼任國家時間頻率計量中心主任、國家標準物質研究中心主任。     金芬,女,1978年生,博士,研究員。現任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質量標準與檢測技術研究所副所長,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技術創新團隊首席,主要從事是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技術研究。兼任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分析儀器分會青年工作者委員會主任委員,快速檢測技術及儀器專業委員會副秘書長,中國分析測試協會第七屆青年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近年來主持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農業行業標準制修訂項目等多個項目,發表文章100余篇。     邢志
  清華大學  博士/教授     方向,男,1963年出生,研究員,博士生導師。1984年畢業于長春地質學院,先后任地礦部宜昌地礦所研究員、國家標準物質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副院長,中國標準化研究院副院長,2007年任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總工程師、副主任,2014年至今任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院長、兼任國家時間頻率計量中心主任、國家標準物質研究中心主任。     邢志,理學博士,清華大學化學系,國家級資質認定主任評審員。     多年來一直從事原子光譜與無機質譜的科學及應用研究工作,主要研究領域為原子光譜與無機質譜分析;元素形態價態分析;元素成像;食品及環境分析。     主持多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科技部重大科學儀器專項項目,首都科技條件平臺項目。     被聘為中國科技論文在線特聘專家,《Atomic Spectroscopy》、《光譜學與光譜分析》、《中國無機分析化學》、《分析儀器》、《質量與認證》編委。入選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評審專家庫,擔任全國儀器分析測試標準化技術委員會(TC481)委員,全國電工電子產品與系統的環境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有害物質測量方法分技委(TC297/SC3)主任委員。     兼任中國檢驗檢測學會測試裝備分會秘書長,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分析儀器分會副秘書長,中國物理學會質譜分析學術委員,全國標準物質委員會審評專家,農產品食品檢驗員培訓首席專家,中國稀土學會稀土生物醫學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地質學會巖礦測試專委會委。     獲得教育部自然科學一等獎,多次獲得清華大學成果獎。發表科技論文50余篇,其中包括Anal. Chem、Agew. Chem. Int. Ed.、JAAS等。負責起草驗證多項國家標準,并研制國家二級標準物質50余項。申請并授權發明專利多項。     曹實
  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中心
  研究員     方向,男,1963年出生,研究員,博士生導師。1984年畢業于長春地質學院,先后任地礦部宜昌地礦所研究員、國家標準物質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副院長,中國標準化研究院副院長,2007年任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總工程師、副主任,2014年至今任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院長、兼任國家時間頻率計量中心主任、國家標準物質研究中心主任。     曹實,研究員 CNAS評審員培訓教師,長期從事實驗室認可工作。     2002-2011年  CNAS實驗室處處長,負責實驗室認可工作。     2012-2018.11  CNAS認可五處處長  負責能力驗證提供者、標準物質/標準樣品生產者認可、能力驗證等工作。     李喜俊
  中國認證認可協會技術標準部 主任     方向,男,1963年出生,研究員,博士生導師。1984年畢業于長春地質學院,先后任地礦部宜昌地礦所研究員、國家標準物質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副院長,中國標準化研究院副院長,2007年任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總工程師、副主任,2014年至今任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院長、兼任國家時間頻率計量中心主任、國家標準物質研究中心主任。     李喜俊,畢業于吉林大學化學系,多年從事科研和標準化工作,曾在中日友好環境保護中心、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中心從事認證人員注冊培訓等工作。全國認證認可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261)秘書處負責人,國家標準化組織合格評定委員會(ISO/CASCO)戰略監管與聯盟工作組(STAR)成員,中國認證認可協會標準化工作委員會秘書長。科技部國家科技獎評審專家,“十三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NQI專項《服務認證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項目承擔單位主要研究人員。     李備
  長春長光辰英生物科學儀器有限公司
  總經理     方向,男,1963年出生,研究員,博士生導師。1984年畢業于長春地質學院,先后任地礦部宜昌地礦所研究員、國家標準物質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副院長,中國標準化研究院副院長,2007年任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總工程師、副主任,2014年至今任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院長、兼任國家時間頻率計量中心主任、國家標準物質研究中心主任。     李備,2009年獲得英國布里斯托大學博士學位,曾任牛津大學高級研究員,2017年底歸國聘于中國科學院長春光機所光學系統先進制造全國重點實驗室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同時創立長春長光辰英生物科學儀器有限公司(長光辰英),任總經理。2019年獲得吉林省政府特殊津貼,吉林省突出貢獻專家以及吉林省領軍人才(B類);2020年獲得人社部國家高層次留學人才回國資助;2021年吉林省長白山特聘領軍人才,吉林省拔尖創新人才人員(一層次);2022年國家高層次人才計劃獲得者。     其在光電技術方面有著多年的實踐研究經驗,具有管理團隊的能力和從事科研項目的豐富經驗,近十年來在英國多個頂級實驗室學習和工作,并參與完成歐盟和英國多個科研項目,項目總資金超過1300萬英鎊,目前共發表SCI和EI收錄的論文50余篇,承擔和參與科技部、中科院、吉林省等重大項目30余項。     唐凌天
  北京中實國金國際實驗室能力驗證研究有限公司 總經理     方向,男,1963年出生,研究員,博士生導師。1984年畢業于長春地質學院,先后任地礦部宜昌地礦所研究員、國家標準物質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副院長,中國標準化研究院副院長,2007年任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總工程師、副主任,2014年至今任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院長、兼任國家時間頻率計量中心主任、國家標準物質研究中心主任。     唐凌天,北京中實國金國際實驗室能力驗證研究有限公司總經理,博士,正高級工程師。     從事能力驗證及其相關技術研究十余年。現任SAC/TC261/SC1實驗室認可分技術委員會委員,作為ISO/CASCO/WG57國際標準起草組成員參與國際標準ISO/IEC 17043修訂工作。     劉英
  有研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首席專家     方向,男,1963年出生,研究員,博士生導師。1984年畢業于長春地質學院,先后任地礦部宜昌地礦所研究員、國家標準物質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副院長,中國標準化研究院副院長,2007年任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總工程師、副主任,2014年至今任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院長、兼任國家時間頻率計量中心主任、國家標準物質研究中心主任。     劉英,教授級高級工程師,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有研科技集團有限公司首席專家;國家標準樣品、標準物質評審專家。CNAS主任評審員。是有色金屬、稀土學會等多個技術委員會委員。多次榮獲省部級科學技術一等獎。     馬聯弟
  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標物中心
  主任/研究員     方向,男,1963年出生,研究員,博士生導師。1984年畢業于長春地質學院,先后任地礦部宜昌地礦所研究員、國家標準物質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副院長,中國標準化研究院副院長,2007年任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總工程師、副主任,2014年至今任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院長、兼任國家時間頻率計量中心主任、國家標準物質研究中心主任。     1989年畢業于清華大學化學系,長期從事無機化學分析、電化學分析、化學計量及標準物質研究工作。主持完成了國家質量基礎專項項目、國家科技基礎條件平臺項目、科技部公益專項、科技部創新方法專項等7個重大項目,涉及化學計量基標準、食品安全、環境監測、電子電氣有害物質檢測等領域。     現任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標準物質研究與管理中心主任、亞太地區計量規劃組織(APMP)潔凈水工作組(CWFG)主席、全國環境化學計量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全國標準物質委員會審評專家組副組長、中國計量測試學會標準物質與化學計量專業委員會副秘書長、CNAS化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10次獲得省部級科技獎勵,主導/參加國際比對20余項,研制標準物質50余種,制修訂國家標準、規程、規范10余項,在國內外發表文章30余篇。     董蓮華
  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前沿中心
  主任助理     方向,男,1963年出生,研究員,博士生導師。1984年畢業于長春地質學院,先后任地礦部宜昌地礦所研究員、國家標準物質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副院長,中國標準化研究院副院長,2007年任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總工程師、副主任,2014年至今任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院長、兼任國家時間頻率計量中心主任、國家標準物質研究中心主任。     董蓮華,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研究員,核酸和蛋白質組學計量標準研究創新團隊帶頭人,國際計量局化學與生物咨詢委員會(CCQM)中國代表,CCQM核酸工作組(NAWG)委員,國際檢驗醫學溯源聯合會(JCTLM)質量體系評審組和核酸工作組委員,全國生物計量技術委員會(MTC20)秘書長,亞太區域計量組織青年科學家獎獲得者,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研發專項等課題共8項,參加國家科技支撐計劃、農業部轉基因生物新品種培育重大專項等課題4項。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排名第2),中國計量測試學會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1項(排名第2),原國家質檢總局“科技興檢獎”三等獎1項(排名第2);制定國家技術標準7項,申請發明專利12項;發表學術論文60余篇,其中SCI收錄30余篇。主導/參加國際比對10項,均達國際等效一致;研制國家標準物質80余種,其中國家一級標準物質59種。     任玲玲
  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前沿中心材料室
  主任     方向,男,1963年出生,研究員,博士生導師。1984年畢業于長春地質學院,先后任地礦部宜昌地礦所研究員、國家標準物質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副院長,中國標準化研究院副院長,2007年任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總工程師、副主任,2014年至今任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院長、兼任國家時間頻率計量中心主任、國家標準物質研究中心主任。     國家一級注冊計量師。凡爾賽新材料與標準化組織(VAMAS)石墨烯及相關二維材料工作組(TWA41)聯合主席、ISO/TC229與IEC/TC113中國代表、全國納米與新材料計量技術委員會秘書長、全國納米技術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和國家標準物質委員會委員、中關村材料試驗聯盟(CSTM)基礎與共性技術標準化領域委員會(FC00)秘書長。作為首席科學家,負責國家質量基礎重點專項2項。研究方向是新材料計量與標準化技術。研制標準物質30余種、制定國際標準2項,國家標準10余項,國際比對10余項,發明專利5 項。中英文專著2部,發表文章70余篇,多次受邀撰寫綜述論文、國際會議主題報告和邀請報告。獲得省部級獎勵3項。     張正東
  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
  環境中心油品室 主任/副研究員     方向,男,1963年出生,研究員,博士生導師。1984年畢業于長春地質學院,先后任地礦部宜昌地礦所研究員、國家標準物質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副院長,中國標準化研究院副院長,2007年任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總工程師、副主任,2014年至今任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院長、兼任國家時間頻率計量中心主任、國家標準物質研究中心主任。     張正東,博士,副研究員,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環境中心油品室主任,全國石油專用計量測試技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國際計量委員會(CIPM)質量及相關量咨詢委員會(CCM)密度黏度工作組(WGDV)委員,亞太計量規劃組織(APMP)國際校準能力評審專家,CNAS評審員,計量標準一級考評員。主持參與國家質量基礎專項、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等多項科研項目,負責申報國家標準物質百余種,發表學術論文50余篇,其中SCI 收錄30余篇。     楊明
  北京市理化分析測試中心
  環境中心環境室 主任     方向,男,1963年出生,研究員,博士生導師。1984年畢業于長春地質學院,先后任地礦部宜昌地礦所研究員、國家標準物質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副院長,中國標準化研究院副院長,2007年任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總工程師、副主任,2014年至今任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院長、兼任國家時間頻率計量中心主任、國家標準物質研究中心主任。     楊明,北京市理化分析測試中心環境室主任,學歷碩士,職稱高級工程師,主要從事環境有機污染物分析,先后主持和參與科研課題10多項,發表論文16篇,參與制定國家標準1項,入選北京市土壤詳查質量監督檢查專家庫;第一批全國檢察機關生態環境公益訴訟技術專家。     張磊
  檢測家 銷售經理     方向,男,1963年出生,研究員,博士生導師。1984年畢業于長春地質學院,先后任地礦部宜昌地礦所研究員、國家標準物質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副院長,中國標準化研究院副院長,2007年任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總工程師、副主任,2014年至今任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院長、兼任國家時間頻率計量中心主任、國家標準物質研究中心主任。     2018年入職北京攜測技術有限公司,現任北京攜測(檢測家)銷售經理 ,有豐富的銷售服務經驗。     楊睿
  清華大學 教授     方向,男,1963年出生,研究員,博士生導師。1984年畢業于長春地質學院,先后任地礦部宜昌地礦所研究員、國家標準物質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副院長,中國標準化研究院副院長,2007年任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總工程師、副主任,2014年至今任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院長、兼任國家時間頻率計量中心主任、國家標準物質研究中心主任。     楊睿,清華大學化工系教授,173計劃重點項目技術首席專家。擔任中國材料研究學會青年委員會理事、高分子材料老化與服役壽命分會副理事長、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分會副秘書長,中國機械工程學會理事、材料分會常務理事、高分子材料專委會秘書長,中國化工學會工程熱化學專業委員會專家委員。擔任Polymer Degradation and Stability、Polymer Testing等多個國際國內期刊編委。主編教材《聚合物近代儀器分析》和教材Analytical Methods for Polymer Characterization。獲教育部自然科學二等獎和北京市科技進步二等獎各一項。     姜瀛洲
  上海牽翼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副總經理     方向,男,1963年出生,研究員,博士生導師。1984年畢業于長春地質學院,先后任地礦部宜昌地礦所研究員、國家標準物質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副院長,中國標準化研究院副院長,2007年任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總工程師、副主任,2014年至今任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院長、兼任國家時間頻率計量中心主任、國家標準物質研究中心主任。     CNAS 實驗室/能力驗證提供者評審員、CNAS 能力驗證評審員授課老師(統計技術)、T/CSCA130002-2020《數字化實驗室 數據控制和信息管 理要求》標準主要起草人。長期從事檢測實驗室能力建設與業務管理工作,承擔“互 聯網+檢驗檢測”平臺建設及運營,擁有實驗室數字化轉型 實施經驗,涵蓋機電、生物、化工等領域。作為項目負責人, 設計并完成實驗室數字化轉型升級項目 30 余項。     尹洧
  北京市化工研究院
  研究員     方向,男,1963年出生,研究員,博士生導師。1984年畢業于長春地質學院,先后任地礦部宜昌地礦所研究員、國家標準物質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副院長,中國標準化研究院副院長,2007年任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總工程師、副主任,2014年至今任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院長、兼任國家時間頻率計量中心主任、國家標準物質研究中心主任。     尹洧,男,1969年畢業于南京化工學院無機物工學專業,1976-1979年在蘭州大學進修有機分析,師從中科院院士陳耀祖教授。高級工程師,任北京市化工研究院總工程師、北京化工集團化工環保監測站站長、黃河流域水資源保護局咨詢專家、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分析儀器學會理事、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分析儀器學會環境與安全檢測儀器分會常務理事、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分析儀器學會在線監測儀器分會理事、中國化學會前處理學會理事、中國環保機械行業協會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化工學會環保分會監測學組組長,入選國家環保總局環評專家庫、商務部評標專家庫、北京市科技成果評審專家庫、北京市環保局專家庫、北京市環境應急專家庫、北京市工業促進局專家庫、北京市安全技術監督局專家庫、北京市項目評標專家庫、北京市高級職稱評審專家、北京化工協會顧問、《現代儀器與醫療》雜志常務編委、《現代科學儀器》雜志編委、《中國無機分析化學》雜志編委、《食品安全與檢測》雜志指導專家。編寫或參與編寫著作16部,發表論文109篇,專利3部。     劉剛
  上海市計量測試技術研究院
  博士     方向,男,1963年出生,研究員,博士生導師。1984年畢業于長春地質學院,先后任地礦部宜昌地礦所研究員、國家標準物質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副院長,中國標準化研究院副院長,2007年任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總工程師、副主任,2014年至今任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院長、兼任國家時間頻率計量中心主任、國家標準物質研究中心主任。     劉剛,博士,教授級高工,專業方向為生物計量和生物傳感研究,先后承擔和參與科研項目15項,包括科技部行業公益項目,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上海市重大專項等。發表SCI論文30余篇。獲授權發明專利10項。編制國家標3項、國家計量校準規范3項。研制國家有證標準物質15項。曾獲上海市科技進步二等獎,上海市青年科技啟明星,上海市青年拔尖人才,上海市抗疫先進個人等。     雷雯
  上海化工研究院
  博士/正高級工程師     方向,男,1963年出生,研究員,博士生導師。1984年畢業于長春地質學院,先后任地礦部宜昌地礦所研究員、國家標準物質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副院長,中國標準化研究院副院長,2007年任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總工程師、副主任,2014年至今任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院長、兼任國家時間頻率計量中心主任、國家標準物質研究中心主任。     雷雯,女,分析化學博士,正高級工程師。從事穩定同位素的研究開發及應用。現任上海化工研究院生物醫藥檢測中心主任、同位素所副所長,上海市穩定同位素檢測及應用研發專業技術服務平臺副主任,中國化工學會生物化工委員會委員、上海市優秀技術帶頭人、《同位素》《應用技術學報》《化學試劑》編委。     作為項目負責人,先后主持包括十四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在內的國家、省部級等項目11項;參與國家科技部、市經信委下達的科研項目10余項;制定國家、行業標準8項,團體標準1項;在JCA 等國內外刊物上發表論文40余篇(SCI收錄10篇,EI 3篇);累計申請發明專利14項(授權6項)。研究成果獲中國石化聯合會技術發明三等獎(排名1)、上海市技術發明三等獎(排名1)、上海市優秀發明選拔賽銀獎(排名1)、上海市優秀標準化成果獎(排名1)等。曾獲全國巾幗建功標兵,上海市優秀技術帶頭人,上海市產業菁英青年英才,上海市青年科技啟明星,上海市人才發展資金等獎項。     李杰
  中國上海測試中心
  博士     方向,男,1963年出生,研究員,博士生導師。1984年畢業于長春地質學院,先后任地礦部宜昌地礦所研究員、國家標準物質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副院長,中國標準化研究院副院長,2007年任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總工程師、副主任,2014年至今任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院長、兼任國家時間頻率計量中心主任、國家標準物質研究中心主任。     李杰,博士,正高級工程師,全國標準物質計量技術委員會委員,全國化學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有機化工分技術委員會委員,全國化學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石油化工分技術委員會委員,國家標準物質技術評審專家。主要從事色譜-質譜聯用等有機小分子檢測方法和標準物質、能力驗證等有機分析量值溯源研究。近年來主持或參與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重大科學儀器設備開發專項、國家質量基礎的共性技術研究與應用專項、國家質檢總局科技計劃項目、上海市科委科技創新行動計劃等人才計劃和科研項目17項,發表SCI、EI等科技論文30篇申請、授權發明專利9項,制修訂ASTM標準1項、國家標準3項,獲批國家二級標準物質6項。獲得上海市人才發展資金資助1次,上海市科技進步三等獎2次,國家質檢總局科技興檢獎三等獎1次,上海市標準化優秀學術成果二等獎2次,上海市標準化優秀學術成果三等獎1次。     陳武煉
  上海安譜實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博士     方向,男,1963年出生,研究員,博士生導師。1984年畢業于長春地質學院,先后任地礦部宜昌地礦所研究員、國家標準物質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副院長,中國標準化研究院副院長,2007年任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總工程師、副主任,2014年至今任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院長、兼任國家時間頻率計量中心主任、國家標準物質研究中心主任。     陳武煉,復旦大學博士,高級工程師,現任上海安譜實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發中心總監,主要從事稀有化學品和穩定同位素內標物的合成,固相萃取材料、色譜填料等方面的開發應用工作,相關產品累計銷售額已超6000多萬。發表SCI核心期刊論文10余篇,申請發明專利70余項,國內授權11項,國外授權3項。主持承擔了松江區關鍵技術產業化專項、松江區“卡脖子”領域專項、上海市“科技創新行動計劃”、國家科技部重點專項等。2017年獲松江區五一勞動獎章,2019年入選松江區第五屆拔尖人才培養計劃,2021年獲上海市青年五四獎章,松江區優秀人才,同年獲上海市啟明星人才項目資助。所帶領的團隊在2022年獲長三角G60科創走廊策源地松江年度突出貢獻人才團隊。     周曉偉
  上海泰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副總裁     方向,男,1963年出生,研究員,博士生導師。1984年畢業于長春地質學院,先后任地礦部宜昌地礦所研究員、國家標準物質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副院長,中國標準化研究院副院長,2007年任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總工程師、副主任,2014年至今任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院長、兼任國家時間頻率計量中心主任、國家標準物質研究中心主任。     周曉偉,畢業于華東理工大學應用化學專業,在精細有機化學行業有15年的管理經驗,積累在跨國公司例如CIBA、Alfa Aesar的市場開發和產品管理經驗,目前周曉偉先生在泰坦科技擔任化學品產品副總裁。加入泰坦科技以后,周曉偉先生和他的團隊已成功建立中國最大的化學品服務平臺,管理運營超過100萬種化學試劑;并帶領團隊創建最安全可靠的阿達瑪斯試劑復驗質量控制系統。     2015年,發起創建【上海實驗室安全培訓聯盟】,帶領團隊為幾十所高校和科研院所作過安全培訓,其中包含中科院藥物所、中科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華東理工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江蘇省生命科技創新園、中國藥科大學、生物醫藥科技創業園、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西北大學、鄭州大學、廈門大學等。經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邀約,著有《化學實驗室安全管理》一書,受到全國各大化學專業師生好評。     吳孝蘭
  國藥集團化學試劑有限公司
  副主任     方向,男,1963年出生,研究員,博士生導師。1984年畢業于長春地質學院,先后任地礦部宜昌地礦所研究員、國家標準物質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副院長,中國標準化研究院副院長,2007年任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總工程師、副主任,2014年至今任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院長、兼任國家時間頻率計量中心主任、國家標準物質研究中心主任。     吳孝蘭,國藥集團化學試劑有限公司技術研發部經理、企業技術中心副主任。帶領團隊,乘承“創新驅動、服務科技”的理念,圍繞“精制一檢測一包裝”三個核心技術,完成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服務國家戰略。通過參與“國家、地方科創中心”建設、承擔科技部國家科技支撐項目、國家發改委重大專項等十多項國家地方政府的科研項目,開展“產學研用”合作,促進研究落地和成果轉化。     吳軼
  上海市食品研究所
  副主任     方向,男,1963年出生,研究員,博士生導師。1984年畢業于長春地質學院,先后任地礦部宜昌地礦所研究員、國家標準物質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副院長,中國標準化研究院副院長,2007年任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總工程師、副主任,2014年至今任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院長、兼任國家時間頻率計量中心主任、國家標準物質研究中心主任。     吳軼,九三學社,高級工程師,研究生學歷,2003年本科畢業于華東理工大學藥物制劑專業,上海海洋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碩士研究生。在上海市食品研究所檢測中心工作,目前擔任中心副主任,主要從事食品安全與檢測技術研究,主持和參與過的課題有:上海市商務委《本市屠宰環節食品安全技術保障研究》項目,主持科技部重大儀器專項子課題《多用途聯用樣品前處理儀器在加工食品安全檢測領域應用開發》。擔任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分析儀器分會副秘書長、青年工作者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等社會工作。     周蕾
  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
  研究員     方向,男,1963年出生,研究員,博士生導師。1984年畢業于長春地質學院,先后任地礦部宜昌地礦所研究員、國家標準物質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副院長,中國標準化研究院副院長,2007年任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總工程師、副主任,2014年至今任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院長、兼任國家時間頻率計量中心主任、國家標準物質研究中心主任。     周蕾,博士,女,1979.05出生。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生化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員、全軍生物藥制造和劑型工程重點實驗室副主任,中國生物檢測監測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秘書長。2019年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食品安全關鍵技術研發”重點專項項目負責人。自2001年開始從事新型生物檢測監測技術研究與產業化,提出了“將納米材料、器件與傳統生物檢測技術融合,從而大幅提升檢測技術性能,并開拓納米材料、器件生物應用領域”的研究思路,建立了“基于納米材料、器件生物應用探索的新型生物檢測監測技術研究”這一新的研究方向。在十數年研究中,基于“學科交叉”的研究思想與“產學研用”的創新模式,深入探索了上轉發光材料、碳量子點、結構電極、通訊光纖等材料器件的生物應用價值,并提出了“以生物應用需求導向材料、器件研究”的模式,建立了多項原始創新生物檢測技術。授權專利41項,其中排名第一授權國際專利12項(澳、日、港各2項,美、英、法、德、意、荷各1項)、發明專利4項、實用新型8項,知識產權保護覆蓋10個國家和地區;以第一或通訊作者發表SCI論文20余篇;以共同第一貢獻者獲得醫療器械注冊證書14項,2015年單年銷售突破1億元;以排名第2,先后獲得2015年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2014年北京市科學技術二等獎、2014年中華醫學科技二等獎等獎勵。個人獲得2017年中國產學研合作軍民融合獎。     曾靜
  中國海關科學技術研究中心
  研究員     方向,男,1963年出生,研究員,博士生導師。1984年畢業于長春地質學院,先后任地礦部宜昌地礦所研究員、國家標準物質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副院長,中國標準化研究院副院長,2007年任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總工程師、副主任,2014年至今任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院長、兼任國家時間頻率計量中心主任、國家標準物質研究中心主任。     曾靜,中國海關科學技術研究中心 二級研究員,國務院政府津貼獲得者,第一屆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評審委員會委員,第二屆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評審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海關總署技術規范食品專業委委員。長期從事食品微生物檢測,以及檢驗方法的研究和建立等方面的工作,承擔國家級和省部級課題30余項,制定國家及檢驗檢疫行業標準46項,發表科研論文60多篇,獲得省部級科研獎勵9項。     孫曉輝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標準技術管理司
  研究員     方向,男,1963年出生,研究員,博士生導師。1984年畢業于長春地質學院,先后任地礦部宜昌地礦所研究員、國家標準物質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副院長,中國標準化研究院副院長,2007年任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總工程師、副主任,2014年至今任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院長、兼任國家時間頻率計量中心主任、國家標準物質研究中心主任。     孫曉輝 市場監管總局標準技術司信息技術處,現負責信息技術、電子技術、高新科技、軍民融合等領域標準政策研究、體系規劃、組織管理工作,參與標準數字化、數字標準化政策研究工作。     于亞笛
  國家標準技術審評中心
  副主任     方向,男,1963年出生,研究員,博士生導師。1984年畢業于長春地質學院,先后任地礦部宜昌地礦所研究員、國家標準物質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副院長,中國標準化研究院副院長,2007年任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總工程師、副主任,2014年至今任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院長、兼任國家時間頻率計量中心主任、國家標準物質研究中心主任。     于亞笛,高級工程師,國家標準技術審評中心審評二部副主任,長期致力于標準體系建設、標準質量評估、科技成果轉化等研究,完成了相關研究項目二十余項,組織開展了1000余項國家標準提案的評估工作。     徐定華
  國家計量器具質量檢驗檢測中心
  副主任     方向,男,1963年出生,研究員,博士生導師。1984年畢業于長春地質學院,先后任地礦部宜昌地礦所研究員、國家標準物質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副院長,中國標準化研究院副院長,2007年任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總工程師、副主任,2014年至今任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院長、兼任國家時間頻率計量中心主任、國家標準物質研究中心主任。     徐定華,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先進測量中心,副主任、副研究員,國家計量器具產品質量檢驗檢測中心副主任,從事計量科學和政策制度研究等工作,負責儀器儀表計量測試評價(NIM-CS)、科技成果計量測試評價(NIM-ME)、北京市“測量儀器與智能傳感”概念驗證平臺運行等工作。     黃秀
  清華大學 工程師     方向,男,1963年出生,研究員,博士生導師。1984年畢業于長春地質學院,先后任地礦部宜昌地礦所研究員、國家標準物質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副院長,中國標準化研究院副院長,2007年任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總工程師、副主任,2014年至今任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院長、兼任國家時間頻率計量中心主任、國家標準物質研究中心主任。     黃秀,分析化學,工程師。2008年至今,在清華大學分析中心工作。主要從事原子光譜與無機質譜的應用研究工作,包括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電感耦合等離子體發射光譜、原子熒光光譜等大型分析儀器設備。申請專利1項。負責起草了GB/T 37837-2019 《四極桿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方法通則》。主要負責實施高校比對項目2項。參與完成國家重大科學設備開發專項以及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多次獲得清華大學實驗成果獎。兼任中國檢驗檢測學會測試裝備分會秘書長助理。     邱燁
  中國海關科學技術研究中心
  高級工程師     方向,男,1963年出生,研究員,博士生導師。1984年畢業于長春地質學院,先后任地礦部宜昌地礦所研究員、國家標準物質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副院長,中國標準化研究院副院長,2007年任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總工程師、副主任,2014年至今任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院長、兼任國家時間頻率計量中心主任、國家標準物質研究中心主任。     邱燁,女,碩士,中國海關科學技術研究中心技術裝備研究所高級工程師,曾經從事食品安全檢驗檢測以及CMA計量認證體系管理等工作,現主要從事儀器設備技術驗證管理。曾完成國產原子熒光光譜-液相色譜聯用儀、自動核酸分析系統、自動化純水/超純水一體化系統等設備的驗證評價工作;作為參與國家級課題1項,完成省部級課題3項,獲得省部級一等獎2項;作為主要完成人獲得專利授權12項,發表《國產科學儀器發展現狀研究》、《國產3D面積測定儀表面積測定影響因素研究》等文章20篇。     程勁松
  國家食品質量檢驗檢測中心
  教授     方向,男,1963年出生,研究員,博士生導師。1984年畢業于長春地質學院,先后任地礦部宜昌地礦所研究員、國家標準物質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副院長,中國標準化研究院副院長,2007年任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總工程師、副主任,2014年至今任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院長、兼任國家時間頻率計量中心主任、國家標準物質研究中心主任。     1985.7—1992.7 武漢大學化學系分析化學專業碩士畢業;     1992.7—2020.11 中國食品發酵工業研究院、國家食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從事酒類檢測、科研服務及培訓工作。     2020.11至今  中輕食品檢驗認證有限公司、國家食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工作。     1. 2006年當選中國食品工業協會白酒專家委員會專家;     2. 2009年當選中國色譜學會理事;     3. 2010年當選第一屆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審評委員會委員;     4. 2010年當選北京理化測試學會和北京色譜學會常務理事;     5. 2010年當選為全國濃香和兼香白酒標準化委員會委員;     6. 2014年當選中國酒類流通協會名酒收藏專業委員會副會長。     7. 2015、2016、2018、2019比利時布魯塞爾(貴陽、墨西哥、保加利亞、汾陽)四屆國際烈性酒大賽評委。     張朝暉
  中國海關科學技術研究中心
  研究員     方向,男,1963年出生,研究員,博士生導師。1984年畢業于長春地質學院,先后任地礦部宜昌地礦所研究員、國家標準物質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副院長,中國標準化研究院副院長,2007年任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總工程師、副主任,2014年至今任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院長、兼任國家時間頻率計量中心主任、國家標準物質研究中心主任。     張朝暉: 2002年于中科院研究生院獲得“粒子物理與原子核物理”博士學位,同年就職于原北京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技術中心食品實驗室,從事食品安全檢測。現為中國海關科學技術研究中心食品安全研究所研究員,長期從事食品有毒有害化合物的識別與鑒定,食品安全和品質檢測的方法開發。北京市食品安全專家委員會委員。主持國家級課題2項,省部級7項。獲得省部級科技進步獎三等獎3項。     萬逸
  海南大學 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     方向,男,1963年出生,研究員,博士生導師。1984年畢業于長春地質學院,先后任地礦部宜昌地礦所研究員、國家標準物質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副院長,中國標準化研究院副院長,2007年任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總工程師、副主任,2014年至今任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院長、兼任國家時間頻率計量中心主任、國家標準物質研究中心主任。     萬逸海南大學,南海海洋資源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申請人主要從事海洋微生物診斷機制及其技術研究。主持了中央引導地方科技發展資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藍色糧倉”專項子課題、海洋經濟創新發展示范城市項目孵化類項目、中國科學院青年創新促進會會員基金、海南省“南海名家”青年育才計劃、中科院-UCLA聯合訪問學者項目、山東省優秀中青年科學家科研獎勵基金計劃等項目12項;參與挪威科研理事會(The Research Council of Norway)等5 項。出版專著2部,發表研究論文42篇(包括SCI論文41篇),其中,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發表SCI收錄論文22篇(Chemical Reviews,IF=60);授權中國發明專利9項;獲得各類科技獎勵及榮譽13項,包括中國科學院優秀博士學位論文、中國科學院院長特別獎、中國腐蝕與防護協會優秀論文獎、青島市自然科學獎(排名第二)、海洋工程科學技術二等獎(排名第三)。入選海南省“南海名家”青年育才計劃、中國科學院青年創新促進會會員、中國科學院交叉創新團隊(發起人)。目前擔任美國- 以色列農業發展研究基金會(Binational Agricultural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Fund US-Israel,BARD)的項目評委和中國科學院海洋大科學研究中心客座教授等職。     王培龍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質量標準與檢測技術研究所研究員     方向,男,1963年出生,研究員,博士生導師。1984年畢業于長春地質學院,先后任地礦部宜昌地礦所研究員、國家標準物質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副院長,中國標準化研究院副院長,2007年任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總工程師、副主任,2014年至今任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院長、兼任國家時間頻率計量中心主任、國家標準物質研究中心主任     王培龍,男,博士,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質量標準與檢測技術研究所二噁英污染研究室副主任,國家飼料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北京)副主任,2019年入選中國農業科學院“青年英才”培育計劃。兼任中國毒理學會青年毒理學專業委員會委員,《Chinese Chemical Letters》(SCI)青年編委。主要從事飼料及農產品中有毒有害物質檢測新技術和分析毒理研究,在分子識別、納米標記、信號增強以及微納結構材料用于危害物控制等方面開展了系統的研究工作。主持國家重點研發專項課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北京市項目和農業行業標準等共12項,參與國家科技支撐計劃課題、863計劃課題、公益性行業(農業)科研專項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10余項,在Chemical Reviews, Advanced Materials, Nature Communications, Biosensors and Bioelectronics, Analytical Chemistry和Environmental International等國際權威刊物上發表SCI論文45篇(最高IF為54.3,IF大于10的4篇,IF大于5的20篇);授權國家發明專利4項,主持制定國家或農業行業標準4項,獲中國農業科學院青年科技創新獎、北京市科技進步獎等省部級獎勵4項以及中國農業科學院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評估青年創新人才一等獎1項。     熊行創
  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數據中心
  研究員     方向,男,1963年出生,研究員,博士生導師。1984年畢業于長春地質學院,先后任地礦部宜昌地礦所研究員、國家標準物質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副院長,中國標準化研究院副院長,2007年任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總工程師、副主任,2014年至今任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院長、兼任國家時間頻率計量中心主任、國家標準物質研究中心主任。     熊行創,工學博士,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數據中心副主任,研究員。     國際測量技術聯合會(IMEKO)數字化技術委員會委員     主要研究方向:     1) 數字計量基礎構架及共性關鍵技術研究,可信精準時間戳;     2) 科學數據FAIR化及數據質量評測研究;     3) 生物醫學數據全面解析、深度挖掘、機器學習與聯合分析;     4) 國家標準參考數據、計量基標準數據,計量檢測大數據挖掘;     榮獲2020年度”政府特殊津貼”;榮獲國家科技技術進步獎二等獎2次:“超痕量物質精密測量關鍵技術及應用”(2017年度,第二完成人)、“小型質譜儀關鍵技術創新及整機研制”(2010年度,第三完成人);榮獲省部級科技進步獎5次;已申報發明專利26項(已授權發明專利22項,其中美國發明專利2項、中國發明專利20項),發表SCI論文18篇,論著1項。已獲軟件著作權12項。““     李余豐
  廣東省出入境檢驗檢疫協會智慧實驗室標委會 秘書長     方向,男,1963年出生,研究員,博士生導師。1984年畢業于長春地質學院,先后任地礦部宜昌地礦所研究員、國家標準物質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副院長,中國標準化研究院副院長,2007年任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總工程師、副主任,2014年至今任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院長、兼任國家時間頻率計量中心主任、國家標準物質研究中心主任。     從事檢驗檢測工作18年,正高工程師,主導移動實驗室集成開發項目7年,移動實驗室項目獲2017年廣州市創業領軍團隊、2019年廣州市黃埔區創業領軍團隊;     主導制定國家標準3項;牽頭成立廣東省移動實驗室地標委1個,并任委員兼副秘書長;主導成立廣東省智慧實驗室設施技術標委會1個,并任委員兼秘書長;     移動實驗室相關專利5項,實用新型專利3項,軟著4項;研發并量產智能移動實驗室20臺,其中公安領域5臺、環境領域7臺、食品領域8臺。     張秀宇
  北京信睿浩揚科技有限公司
  董事長     方向,男,1963年出生,研究員,博士生導師。1984年畢業于長春地質學院,先后任地礦部宜昌地礦所研究員、國家標準物質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副院長,中國標準化研究院副院長,2007年任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總工程師、副主任,2014年至今任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院長、兼任國家時間頻率計量中心主任、國家標準物質研究中心主任。     張秀宇曾就職于吉林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組織實施了國家食品安全抽檢監測信息系統、保健食品注冊備案信息系統、嬰幼兒配方乳粉注冊系統、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注冊系統、特殊食品驗證評價技術機構備案系統的建設與應用。2017年12月起至今任北京信睿浩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貴州省分析測試研究院技術干部;認證認可行業標準技術審評專家。從事食品安全數字化工作多年,曾主持包括“十三五”重點研發計劃項目研究課題在內的6項科研課題,參與建設數字化項目23項。發布標準、學術論文9項;取得軟著、資質、專利等知識產權70余項。     樓超群
  南京市產品質量監督檢驗院
  主任     方向,男,1963年出生,研究員,博士生導師。1984年畢業于長春地質學院,先后任地礦部宜昌地礦所研究員、國家標準物質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副院長,中國標準化研究院副院長,2007年任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總工程師、副主任,2014年至今任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院長、兼任國家時間頻率計量中心主任、國家標準物質研究中心主任。     樓超群,歷任南京質檢院國家加工食品及食品添加劑質檢中心執行副主任,黨建辦副主任,南京林業大學研究生課程導師,全國食藥監管補助資金績效管理細則起草人,“南京市五一勞動獎章”、“南京市技術能手”“優秀共產黨員”等榮譽,開發“江蘇省市場監管局食品安全抽檢經費核算系統”,授權發明專利2項、授權實用新型專利3項,獲軟件著作權3項,主持或參與各級項目11項。     劉克新
  北京大學實驗室與設備管理部
  部長/教授     方向,男,1963年出生,研究員,博士生導師。1984年畢業于長春地質學院,先后任地礦部宜昌地礦所研究員、國家標準物質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副院長,中國標準化研究院副院長,2007年任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總工程師、副主任,2014年至今任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院長、兼任國家時間頻率計量中心主任、國家標準物質研究中心主任。     劉克新 北京大學實驗室與設備管理部部長,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聯席會秘書長,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常務理事,實驗室管理工作分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     陳溥
  北京市海淀區應急管理局
  副局長     方向,男,1963年出生,研究員,博士生導師。1984年畢業于長春地質學院,先后任地礦部宜昌地礦所研究員、國家標準物質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副院長,中國標準化研究院副院長,2007年任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總工程師、副主任,2014年至今任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院長、兼任國家時間頻率計量中心主任、國家標準物質研究中心主任。     陳溥,北京市海淀區應急管理局副局長、教育部實驗室安全技術專家組成員。自2009年起,一直負責海淀區轄區內生產安全事故的應急處置和調查處理,截止到目前已調查處理各類生產安全事故近650起,其中包括海淀區內高校的各類事故,對高校實驗室安全管理有深刻的體會。     施芝元
  廈門大學實驗室與設備管理處
  處長/教授     方向,男,1963年出生,研究員,博士生導師。1984年畢業于長春地質學院,先后任地礦部宜昌地礦所研究員、國家標準物質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副院長,中國標準化研究院副院長,2007年任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總工程師、副主任,2014年至今任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院長、兼任國家時間頻率計量中心主任、國家標準物質研究中心主任     施芝元,廈門大學實驗室與設備管理處處長,教授。擔任中國高教學會實驗室管理分會副秘書長、教育部實驗室建設與實驗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福建省高教學會實驗室管理專業委員會理事長。     史天貴
  北京理工大學實驗室與設備管理
  處長/教授     方向,男,1963年出生,研究員,博士生導師。1984年畢業于長春地質學院,先后任地礦部宜昌地礦所研究員、國家標準物質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副院長,中國標準化研究院副院長,2007年任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總工程師、副主任,2014年至今任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院長、兼任國家時間頻率計量中心主任、國家標準物質研究中心主任     史天貴,北京理工大學資產與實驗室管理處處長,博士,研究員。中國高教學會理事,全國高校實驗室研究分會監事長,北京市高教學會實驗室研究分會理事長。教育部實驗室建設與實驗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     周向陽
  南京市公安局治安管理局黨委 委員/教授     方向,男,1963年出生,研究員,博士生導師。1984年畢業于長春地質學院,先后任地礦部宜昌地礦所研究員、國家標準物質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副院長,中國標準化研究院副院長,2007年任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總工程師、副主任,2014年至今任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院長、兼任國家時間頻率計量中心主任、國家標準物質研究中心主任     周向陽,南京市公安局治安管理局黨委委員、警務技術二級主任,南京理工大學、南京工業大學顧問教授。擔任公安部爆炸物品教育訓練講師團成員、公安部人訓局部級教官;全國爆炸物品公共安全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委員(TC577)、全國危險化學品管理標準化委員會委員(TC251)、中國爆破行業協會專家委員會委員;《易制爆化學品名錄》(2017年版)修訂起草人,參與起草了《易制爆危險化學品儲存場所治安防范要求》(GA1511-2018)、公安部《易制爆化學品治安管理辦法》。     馮建躍
  中國儀器儀表行業協會實驗室建設與安全分會理事長/研究員     方向,男,1963年出生,研究員,博士生導師。1984年畢業于長春地質學院,先后任地礦部宜昌地礦所研究員、國家標準物質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副院長,中國標準化研究院副院長,2007年任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總工程師、副主任,2014年至今任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院長、兼任國家時間頻率計量中心主任、國家標準物質研究中心主任     馮建躍,研究員,曾擔任浙江大學實驗室與設備管理處處長、浙江大學分析測試中心常務副主任、中國高教學會理事、中國高教學會實驗室工作分會副理事長兼技術安全工作部主任、浙江省高教學會實驗室工作分會理事長等,2016年受聘擔任教育部首屆高校科研實驗室安全管理專家委員會主任。現擔任中國儀器儀表行業協會實驗室建設與安全分會理事長、浙江省分析測試協會副理事長、國家級實驗室資質認定評審員等。     馮建躍教授在實驗室安全管理方面鉆研深耕18年,是高校實驗室安全管理與安全檢查的領軍人。主編了《高校實驗室化學安全與防護》(2013)、《高校實驗室安全管理制度選編》(2016),《高校科研機構實驗技術隊伍建設專題研究與制度選編》(2018)、《高校實驗室安全與環保論文選編》(2019)、《高校實驗室安全工作參考手冊》(2020)、《高校實驗室安全環保建設與發展報告》(2021),參編《高等學校實驗室安全概論》(2007,副主編),在業內發揮了重要作用。研究成果《高校實驗室安全檢查指標》榮獲中國高等教育學會第9屆教學成果二等獎(2016年),并自2015年起被教育部采用用于高校科研實驗室安全督查,被廣大高校認可,發揮了積極作用,推廣應用成效顯著。     楊玲
  北京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副研究員/主講老師     方向,男,1963年出生,研究員,博士生導師。1984年畢業于長春地質學院,先后任地礦部宜昌地礦所研究員、國家標準物質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副院長,中國標準化研究院副院長,2007年任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總工程師、副主任,2014年至今任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院長、兼任國家時間頻率計量中心主任、國家標準物質研究中心主任     楊玲,北京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副研究員,化學實驗室安全技術必修課主講老師。2012年主持編寫了課程配套教材《化學實驗室安全知識教程》,有力填補了當時國內化學實驗室安全領域的教材空白,已被二十余所985重點高校選用,得到國內知名專家教授的好評與推薦。應教育部、中國化工學會、中國化工教育協會、多所大學、中國科學院研究所等單位邀請作實驗室安全講座培訓三十余個,受應急管理部、多所大學及科研院所邀請承擔實驗室安全檢查工作。     *具體到場嘉賓以實際為準     第二十屆中國國際科學儀器及實驗室裝備展覽會(CISILE 2023)將于2023年5月10-12日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召開,展示面積達25000平方米,參展企業600家,專業觀眾超30000人次。     同期將舉辦第四屆實驗室發展大會、第三屆中國危化品管理與實驗室安全高峰論壇等豐富的學術論壇,為廣大科研人員及行業人士便捷地獲取行業最新資訊、分享前沿技術和研究成果,搭建交流研討產業政策的互動平臺。     群英匯聚,只待君來,觀眾預登記、參會報名火熱進行中,趕緊報名參加吧!我們期待您著的加入!     第二十屆中國國際科學儀器及實驗室裝備展覽會     CISILE 2023即將開幕!     2023年5月10-12日     我們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等您!     博覽會情況

  01展會時間     2023年5月10-12日 (周三至周五)     02參觀時間     布展時間:2023年5月8 - 9日     展出時間:2023年5月10-12日     撤展時間:2023年5月12日下午16:00     03展會地點     北京·國家會議中心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奧林匹克公園天辰東路7號
 
(文/小編)
打賞
免責聲明
本文為小編原創作品,作者: 小編。歡迎轉載,轉載請注明原文出處:http://www.lfxiangjie.com/news/show-24119.html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未對其內容進行核實,請讀者僅做參考,如若文中涉及有違公德、觸犯法律的內容,一經發現,立即刪除,作者需自行承擔相應責任。涉及到版權或其他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
0相關評論
 

??2021 云推網絡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