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廣西食品安全工作將圍繞自治區“穩大局保安全攻堅戰”工作部署,立足嚴的主基調,按照“食安廣西12345N”思路,堅決筑牢食品安全底線,重點做好6個方面工作。
守住“一條底線”。即守住“不發生系統性區域性食品安全風險的底線”。立足保障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的政治要求,全面排查化解隱患,以“一失萬無”的警惕,確保“萬無一失”的安全,全力維護大局穩定。
用好“兩個抓手”。即評議考核和雙安雙創。按照國務院食安委部署,進一步優化考評辦法,多維度綜合評價各地各部門食品安全履職情況。持續抓好食品安全示范城市、示范縣創建和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創建工作,以點帶面整體提升全區食品安全治理水平。
壓實“三個責任”。即壓實食品安全“黨政同責,相關部門各負其責,生產經營者主體責任”。通過跟蹤督辦、履職檢查、考核評議、責任約談、定期調度等形式,從嚴壓實屬地和部門責任。引導生產經營者開展主體責任自查、質量安全自檢、質量安全自我承諾、投保食安責任險,督促落實主體責任。
遵循“四個最嚴”。即遵循“最嚴謹的標準,最嚴格的監管,最嚴厲的處罰,最嚴肅的問責”。建立最嚴謹的標準。加快制修訂一批廣西產業發展和監管急需的地方食品安全標準。實施最嚴格的監管。嚴把產地環境、農業投入品使用、食品加工、經營、餐飲服務等每道關,完善全鏈條監管體系。實行最嚴厲的處罰。開展2022“昆侖”“鐵拳”行動,落實“處罰到人”要求,形成有力震懾。堅持最嚴肅的問責。按照黨政領導食品安全責任清單,盡職照單免責、失職照單問責。
強化“五大體系”。強化智慧監管體系。總結冷鏈食品追溯工作經驗,加快建設食品安全追溯和智慧監管平臺,動態追溯食品從農田到餐桌各環節信息,實現實時監控、追溯定位、全鏈條監管。強化基層綜合治理體系。探索“綜治中心+市場監管+網格化+信息化”治理模式,將包括食品安全在內的市場監管治理工作納入綜治中心。強化監管執法隊伍體系。深化綜合執法改革,盡快統一各設區市市場監管綜合執法機構的名稱、人員編制身份和性質,大力充實保障基層監管隊伍。強化監管技術支撐體系。結合產業現狀,整合資源,深化改革,強化省市兩級和縣級區域性食品檢驗能力建設。強化共治共建體系。通過食品安全宣傳周、責任險、新聞發布會等,充分調動各方參與,加快構建共治共建格局。
開展“系列專項行動”。按照國務院食安委部署,結合廣西實際,開展“守底線、查隱患、保安全”行動、進口冷鏈食品風險防控行動、產地環境凈化行動、“治違禁 控藥殘 促提升”行動、農村假冒偽劣食品整治行動、餐飲質量安全提升行動、校園食品安全守護行動、保健食品規范經營整治行動、“優質糧食工程”行動、2022“昆侖”“鐵拳”食品安全專項執法行動、進口食品國門守護行動、助力食品產業高質量發展行動等系列專項行動,營造良好食品安全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