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全面提升食用農產品批發市場食品安全規范化管理水平,銅陵市市場監管局決定6月至11月開展“雙提升”食品安全規范治理提升行動工作。
一是提升農批市場入場查驗和進貨查驗能力。市場開辦者與入場銷售者100%簽訂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協議,對場內銷售的食用農產品進行集中入場查驗,并做好記錄,統一查驗并留存入場銷售者的社會信用代碼或者身份證復印件以及食用農產品的可溯源憑證和承諾達標合格證等質量合格證明文件,有效提升管理效能。入場銷售者100%使用農批市場統一印制或統一格式的銷售憑證,建立信息化追溯系統的農批市場入場銷售者,通過追溯系統形成實時共享的數據臺賬,市場開辦者加大對入場食用農產品的抽樣檢測頻次,實現月度覆蓋市場內所有入場銷售者及主要食用農產品品種,年度覆蓋食用農產品所有檢測項目。快檢結果于每日市場交易高峰期前,通過電子顯示屏在市場內公布。對抽檢發現的問題食用農產品,市場開辦者能夠100%要求入場銷售者立即停止銷售,記錄相關情況,及時向所在地市場監管部門報告并監督銷毀,確保食品農產品質量安全。
二是提升農批市場食品安全信息化追溯管理水平。深入推進農批市場食品安全信息化追溯管理,實現對市場交易的食用農產品信息全程追溯。引導農批市場開辦者主動將信息化追溯系統與本轄區市場監管部門建設的食品安全信息化監管系統(平臺)對接,促成農批市場信息化追溯系統與農業農村部門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臺、商務部門重要產品追溯平臺的互聯對接,實現農批市場食品安全追溯信息共享。
此次行動圍繞保障食用農產品市場銷售質量安全的核心目標,狠抓農批市場食品安全管理能力,督促農批市場兩類主體(市場開辦者和入場銷售者)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引導農批市場逐步實現食用農產品追溯信息化,推動全市食用農產品市場銷售質量安全再上新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