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以來,信陽市政府食品安全辦積極報請市委、市政府研究決定,創新建立市食安委成員單位協同包保工作機制,強化協同包保單位聯絡員、協管員、監督員作用,進一步壓緊壓實食品安全屬地管理責任和市場主體責任。
強化聯絡抓落實。在各級食品安全辦的統籌下,協同包保單位按照“領導分級包保、部門協同配合、機構履職監管、企業扛穩主責”的機制要求,充分發揮聯絡協同作用,積極協助同級包保干部全面落實“三張清單一承諾書”制度,不斷強化對包保干部、包保主體增減的動態管理,避免包保、管控脫節。該項措施實施后,一個月內全市6000多名包保干部、14000多家在產在營市場主體全部落實ABCD四級包保責任,迅速構建起分層分級、精準防控、末端發力、終端見效、上下貫通、左右協調的工作機制。
強化協管抓落實。各協同包保單位積極履職,及時提醒包保干部落實具體任務,每季度對包保市場主體至少開展1次現場督導,適逢重要節假日、重點時段則增加督查頻次,第一、二季度督導覆蓋率均達到100%。同時,加強對包保企業政策宣傳和食品安全知識培訓,督促企業自覺履行主體責任,建立健全食品安全責任體系,依法配備食品安全總監和食品安全員,加強日管控、周排查、月調度,嚴格落實風險管控自查清單,不斷調整補充食品安全“三本臺賬”,確保食品安全總監或食品安全員配備率隨時保持100%,也為企業規范化高質量發展奠定了基礎。
強化監督抓落實。圍繞“完善安全管理體系、抓好常態化防控、強化應急處置、加強宣傳和培訓”的工作目標,協同包保單位發揮監督員作用,監督包保干部“三張清單”落實情況,對包保干部督查中發現的問題整改情況進行跟蹤問效,不斷強化對包保市場主體的動態管理。同時,督促轄區市場監管所發揮監管“前哨”作用,認真履行監管責任,及時督促、指導市場主體整改糾偏,實現包保責任、監管責任、主體責任無縫銜接,全面打通責任落實“最后一公里”,有效推動企業整改和風險化解到位,全市所有督導整改率95%以上,真正實現末端發力、終端見效。
供稿:食品協調科